
在某個年歲以後,「找自己」「做自己」這幾個字,占滿了世界各個角落,從電影到書本,從音樂到社群平台,各式各樣的傳播媒體不難看見這些討論,從我童年聽著李明依唱的那首〈喜歡有什麼不可以〉中那句:「只要是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被視為一種對權威的挑戰,到後來的現今永恆討論不完的「自己」,始終高掛在出版發行或是點擊率的前幾名。
越過了三十歲之後,先是面對了「我到底是大人還是孩子」的那彆扭,說起話來開始有一點分量,但還不到可以讓別人停下來認認真真聽你說話,即使週遭有些人願意聽你說了,但總免不了還是會有點害怕自己「究竟有沒有能力表達自己」或是「到底有沒有人要聽我講些什麼」,但最常遇到的完全不是「能不能好好表達自己」,最後才能明白「每一個人都想要被傾聽」,聽見每一個「自己」,於是常常誤以為「沒有人想要讓我做自己。」而由心長出無盡的焦慮!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