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神作的《聽海湧》
《聽海湧》究竟值不值得花那麼多錢?是不是扭曲歷史?該不該說成故事?坦白說,台灣關於「歷史」的劇實在太少,不論是不是杜撰、改編或是擦邊球的被提及,都少之又少,能多一部是一部,拿「不符史實」來大砍預算,或許我們得先問「有多少人了解當時的歷史」來提問吧!
文字的背後,是軌跡!
台灣
《聽海湧》究竟值不值得花那麼多錢?是不是扭曲歷史?該不該說成故事?坦白說,台灣關於「歷史」的劇實在太少,不論是不是杜撰、改編或是擦邊球的被提及,都少之又少,能多一部是一部,拿「不符史實」來大砍預算,或許我們得先問「有多少人了解當時的歷史」來提問吧!
我想像若是我居住在這城裡,應該會經常地,在那樣日落時分坐在那兒打個盹吧!再坐在建築的四週看人來人往,好讓習於窩居於室內的身心,尋找跟著枝葉盛開那樣跳躍!
走在台北的街頭,快門按下的一次一次,像在說:走吧!再去拍拍生活中的景物吧!像從前一樣。(不用跟風,不隨潮流走,拍照還是很美好的!)
我雖也同意在與友人飯局上聊到的:「說穿了,這年頭的書就是有錢人的娛樂。」但在迪化街有著豐富台灣歷史的街道上,書店的存在應該算是完整了這個地方從歷史面上所擁有的想像。(至少我是這麼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