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那麼遙遠/《愛在春光乍現時》(정말 먼 곳)
在現今可以慢慢大方討論起自己的性向的台灣社會中,那樣壓抑與被排擠而漂泊的人生或許是年輕一輩不容易想像的事,但卻是至今還未能被接納的人,繼續的人生!
文字的背後,是軌跡!
同志
在現今可以慢慢大方討論起自己的性向的台灣社會中,那樣壓抑與被排擠而漂泊的人生或許是年輕一輩不容易想像的事,但卻是至今還未能被接納的人,繼續的人生!
這篇是答客問:不是每個人在性向和性別認同都那麼強烈地需要外來的認同,或是那麼絕對的需要被區分開放在一定的位置上!但這絕對是一件非常個人的事,每個人都有自己不一樣的形狀,沒有特定的、一定的模樣!
二十多年後的某一刻,我決定甩開所有我身上被加上的那個「T」的名詞,我決定要召告世界:我喜歡一個人,是不分年齡、性別,更不想因為長得人高馬大就被框在「T」這個名詞裡,更不想要因為高壯帥氣就得扮演生活裡那些男性化、陽剛的角色!
那些曾經感到「自己是怪物」的人,都有一些被撫慰、療癒之感。跟別人不一樣並不可怕,成為怪物也不可怕,可怕的通常是每一個人面對所有存在於這世界的不同,有著過於尖銳的反應而刺穿了他人、刺傷了自己。
《人選之人》拍得很好,把台灣的大選拍得如此真實,把我們熟悉的日常情節都搬上了檯面,並突顯之中創作者想要表達的細節。誰說一定要拍那些懸疑血腥或是非得抽絲剝繭地尋找兇手才能吸引觀眾呢?誰說故事一定要多麼的創新且出奇不意才能吸睛呢?
「你怎麼確定你喜歡的是同性?」這個問句往往是心裡被性別框架框起來的人才會問出口的話,沒有人會問任何一個異性戀這個蠢問題。別被這種句子給震住,也不用多想它背後的潛台詞。每個人在遇到喜歡的人,肯定是要花一點時間在心裡不停的尋找這個問題的答案,每一種喜歡都有它各自不同的答案,只有自己心裡會知道這個問題的解答!
從來沒有想過二◯二二年,還得回頭去寫關於「性向認同」這些瑣事(也許我一直假想著有這法案一切就光明正大了!),也甚少願意將自己如此公開貼上「同志」的標籤,但我想有些「經驗值」的確可以成理成篇,於是整理了一些「成為同志以後」所遇到能寫下來「也許對誰有幫助」的篇章,或者恰好可以為誰解答一直卡在心裡那些想要得到回應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