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與惡的距離》之一、二

每次遇到宣傳特別大的台灣電視劇,總是會讓人心驚膽跳,深怕只是宣傳大於質量,或者是看到最後爛尾。每一年總是要有一些能看的、好看的台灣電視劇來拯救一下被嘶吼的鄉土劇、中劇、韓劇、政論節目給迫使離開電視機前期待一道曙光的觀眾。

雖然CATCHPLAY的直播出了點問題,《我們與惡的距離》讓人甘心晚一個小時看完兩集,並且沒有猶豫地按下訂閱等待之後的接續播出。

還是非常喜愛呂蒔媛的劇本。從無差別殺人事件的死刑犯和律師、被害人的家屬、加害人的家屬,以及電視新聞媒體和網路媒體的相互拉扯與假新聞,到探討精神疾病存在,幾乎把台灣社會現存的幾個大議題全都塞進這個腳本裡。

當然會憂心,這麼多的議題在十集電視劇裡能不能完整講好講滿?卻也滿懷希望可以透過這樣不同角度的觀看,去討論在這麼忙碌、急促、高壓的社會氣氛下,每一個無法喘息的生活,要如何面對那些不斷壓向身上的重量。期待在無差別殺人犯身上,可以找出些什麼答案?在群體憤怒中還能看清楚無處可去的情緒是怎麼迫使我們的惡出現?

幾個角色的安排挺有意思的。像是賈靜雯飾演的宋喬安,很少會安排一個死去孩子的母親,是個將傷心轉移至工作而與家庭疏遠的女人。這回角色互換,讓父親成為陪伴孩子的角色,母親不再嘶吼、喊叫也不以淚洗面,而是以其他的形式,讓她以悲傷將整個世界隔開。

從《植劇場》出身的陳妤飾演加害者的家屬李大芝,也是很難會被社會、戲劇關注的角色。特別是她和父母的互動、在事件發生後他們所經歷的,都是台灣社會少數會被探討、甚至是集體霸凌指責,更別說有誰會去在乎這些人的情緒是不是也需要被照顧和安撫?

把李大芝和宋喬安放在一起,再將辯護律師和被害者的父親連結在一塊,最後再讓辯護律師也經歷一場驚心動魄、繪聲繪影的挾持事件。我們到底要用什麼樣的角度去思考,每一個人在生活上經歷的,都不是我們表面看到的模樣?我們到底要怎麼看待我們認為不在常軌生活的人?

這部電視劇會稍微解開一點點,那些常常被拿出來討論,但又沒有共識也沒有結論的議題背後形成的因素嗎?我們真的能夠透過這樣的方式去理解這些加害者背後的動機而加以預防和改善嗎?

前面兩集就把劇情的主幹、旁枝舖好,不知道後面會讓故事走到何處。但看著有人從媒體端下手寫下這個故事,去審視大眾與媒體的關係、媒體之於大眾所扮演的傳播角色,是如何左右我們看待事件本身的角度,好讓觀眾有機會從不同的角度思考。

呂蒔媛的劇本一直都挺有愛的,期待後面的故事發展,期待更多不同的視角解開這個極度壓迫的社會裡的糾糾結結。(是說編劇都會自己軋一角嗎?哈哈)

《我們與惡的距離》/2019
導演:林君陽 編劇:呂蒔媛
演員:賈靜雯、溫昇豪、吳慷仁、周采詩、洪都拉斯、陳妤、曾沛慈、林哲熹、林予晞、施名帥、于卉喬、檢場、謝瓊煖

很開心這部電視劇有發行劇本,希望台灣多一點人讀劇本,好的劇本就有機會能發行。

延伸閱讀:
《我們與惡的距離》之一、二
《我們與惡的距離》之三、四
《我們與惡的距離》之五、六
《我們與惡的距離》之七、八
《我們與惡的距離》之九、十
《我們與惡的距離》劇本電子書

圖片來源:《我們與惡的距離》Facebook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