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說一九七七年以後出生至一九八○年這幾年出生的孩子,好像消失在台灣的「世代」排序之中。我們前有野百合世代,接著迎來免試入學的一代,再來是野草莓、太陽花世代。這個六年級末段班好像跟社會運動就是沾不上邊,我們經歷過「不能說台語」的小學前段、我們剛識字時台灣還在戒嚴,我們上國中前後解嚴、野百合學運、六四天安門爆發,跟唱著〈歷史的傷口〉,開始決定我們的青春。
我們的青春,從國中畢業以後就畫出不同的路線,決定我們與這社會的連結是深或淺,我們關心社會議題、參與社會運動的腳步,也許從那一刻起,就形成極大的分野。在我們選擇繼續升學,或是選擇「一技之長」作為我們人生的發展時,定下我們與這個社會的親疏遠近。
別說「參與社會運動」,如果跟我一樣生在南部,從十五歲就讀職業學校到二十歲畢業工作賺錢,我們無從得知任何「社會運動」的知識、常識、歷史。那時網路還要用撥接、電腦只有學校有、windows是3.1,網路除了BBS,是荒蕪一片。
與我同讀「資料處理科」的同學,一旦十八歲讀的科系與電腦毫無相關,「資訊(訊息)」這種東西,也就退出他們的人生。直至智慧型手機在我們三十歲之後,大舉攻占我們的生活!我第一次站在街頭,是2008年的野草莓,我看著警察行使他們驅離的……的……權力。我感受到國家暴力,感受街頭抗議的肅殺氣息,讓人感到窒息。
傅榆這部紀錄片,記錄著陳為廷、蔡博藝,一中、一台兩個人的青春。這是三一八之前就展開的紀錄片。是稍早陳為廷的反媒體壟斷、蔡博藝參選學生會長選舉的風波,到經歷三一八一連串的拍攝,到最後讓陳為廷走下神壇的醜聞,不單是他們倆(或說他們仨)青春到成年進入社會的紀錄,更是台灣多人的集體記憶、集體的運動傷害。
比起待在鏡頭前後的拍攝與被拍攝,更難的應該是面對龐大的社會議題時,所需要的腦力、體力和思辨的能力,還有:勇氣。若沒有花時間去靠近這些離我們生活看起來很近,但又似乎有點無能為力的議題,我們很難能夠體會這樣年輕的青春,究竟為什麼要站在那裡;就算我們想花時間去了解、去參與,也不一定能夠真的感受,站在那裡的青年們,承擔了什麼、希冀什麼樣的改變?或者,真的能夠改變些什麼?
電視《他們在畢業的前一天爆炸2》裡,以三一八做為故事背景,其中一角黃茜描寫著中國學生參與台灣社會運動的情景,也正是蔡博藝那尷尬又敏感的身分。究竟,「青春」要以什麼樣的方式或內容留下記憶?是像我們那一代除了升學、就業乃至一定的年紀面對成家、生子的人生那樣,還是讓大量的「社會」、「國家」、「人權」、「土地」……種種意識(議題)侵入大人口中:「你為什麼不能安分一點」的人生?
看著《我們的青春,在台灣》這部記錄片,我腦中還是不禁會問著自己:「如果我的孩子站上街頭,我應該要以什麼樣的心情去面對?」、「我應當給他們什麼、不給他們什麼?」、「我能夠怎麼表達我對所有議題的立場?」、「我該留一個什麼樣的未來給未來的未來?」我不知道。我甚至相信,再有任何集體的社會運動,一定還是「青春」領在前面,帶給不再青春的人們,一點自我質疑、審視整個社會,以及期待能夠改變未來的勇氣!
《我們的青春,在台灣》Our Youth in Taiwan/2019
導演:傅榆 拍攝對象:陳為廷、蔡博藝
圖片來源:《我們的青春,在台灣》Facebook
嘖嘖 x 《我們的青春,在台灣》首映 x 奧斯卡集資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