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看《嘻哈囝》的時候,在網路上買回幾張CD,順便也把李千娜這張《查某囡仔》一起帶回,一直到今天才想起來有買這張CD,才拿出來聽。能夠台灣能發國、台語唱片的女歌手應該不多吧!李千娜的聲音真是難得,本來是要當歌手,但對她的印象一直都停在演員和幾首搭著電視劇的國語歌。這張《查某囡仔》台語專輯唱出她另一個樣貌、不同台語歌的風味。

離上一張買的台語專輯已經記不起來是誰的專輯,這幾年的流行音樂也追趕不上青少年的腳步,有什麼流行音樂,聽來也不習慣。除了獨立樂團和幾個特定的歌手外,最多就是聽電影原聲帶。要能起念找張台語專輯來聽,也希望聽到比較特別的,而不是記憶裡那些女歌手唱著有點悲情的歌曲。 Read More →

20130402

偶爾開啟廣播來聽,總是會聽到誰又發行新專輯。在《我是歌手》裡慘敗又復活的楊宗緯發行新專輯的消息就是這麼來的。

於是把楊宗緯在星光一班的表演又重頭在youtube上重溫。可能是隨性吧!重聽一遍他和林宥嘉的比賽片段,覺得林宥嘉第一名是名符其實,他的穩定度實在比楊宗緯好很多。不過,楊宗緯的聲音很迷人,也是不可置疑的。 Read More →

手上的方大同《橙月》是情人限定版,正好,比起第一個版本的封面,這個版本的封面比較適合這張專輯的調性。去年在聽方大同《未來》的專輯,只覺得這人的歌還不錯聽,丟在IPOD裡有意無意的聽起,還是覺得很不錯,倒是沒有特意的拿出來聽。這幾天為了要聽一下《未來》和《橙月》的差別,把兩張專輯放在一起播,聽久了,都是方大同的樣子,但《橙月》就有一些些不一樣!

《橙月》跟《未來》的差異就是「柔軟」,歌詞一樣愛呀、妳呀、我呀、浪漫的,《橙月》就是多了一些溫暖,柔柔的,也帶點戀愛甜甜的味道。《未來》裡,當然也有戀愛的感覺,不過稍微硬了些,聽起來像《橙月》的前篇,戀愛前的那種扭捏,彆彆扭扭的,所以有點稜角。《橙月》不同,音樂和歌詞的組合更容易融入那裡面的情緒,於是也在心裡想像了那些歌詞的畫面。

Read More →

我總是被說成是個不接受新東西的傢伙。例如:除了幾個特定導演、編劇的電視之外,我不看偶像劇,除了我喜歡的歌手外,我不聽我覺得很芭樂的流行音樂,這幾年更慘的幾乎都只聽獨立音樂。太容易限制自己在某一個區塊裡,一直是我很糟糕的習慣,常被提醒著:「給那些東西、那些人,一些機會。」

今年也不知哪來的改變,居然開始聽起吵死人的搖滾樂和饒舌歌,並且覺得頗好聽,從前覺得這些音樂吵得要死,沒法好好聽,現在居然也還聽得津津有味,還能在很吵的狀況下,很認真的做事,這是代表我的定力開始可以對抗吵雜了嗎?(大笑)

會買參劈《押韻的開始》,是始於前陣子那場「河岸留言」老莫被打的事件。要說是因為為了反暴力去買這張專輯也行,或者是說好奇聽看看那首害老莫被打的歌也是可以,但最主要的是看了歌詞覺得很有趣,就去買了回來。

以前聽歌總是會很仔細的看歌詞、記歌詞,後來不太看歌詞,就是重複一直聽,聽到後來也就記得整首歌的歌詞。但像饒舌這樣歌詞爆多的歌,根本就記不得完整在唱什麼,也就形成聽歌的一種樂趣。每一次聽到不同的段落,就有不同的趣味,就好像一直在聽新的歌一樣。

那首引發爭議的《Used to love her》,我很喜歡其中的一段歌詞「想要表達的思想一直在醞釀/只是不知該怎麼講直到有人教我說中文/台語甚至客家話講語言的能量散發」,若要認真講喜歡的原因,會太嚴肅,但是饒舌這種需要很精準的文字功力的音樂,真的需要用字的精準,如果不夠精準,就不夠有趣、不能表現出文字裡要講的事。

跟熱狗的詞比起來,參劈的詞比較有詩意一點,也比較沒有那麼猛的諷刺意味。所以聽完參劈再聽熱狗,就有另一種樂趣。聽參劈時是在聽很多關於有趣的故事,聽M熱狗像在聽另一種很特別的時事播報,一堆很熟悉的人名、事件在熱狗的歌裡,需要有一定的幽默感,才能跟與熱狗的歌貼近。(不然應該會很生氣,是說我一直都覺得這兩張專輯很好笑XD)。

剛開始是聽見廣播裡的熱狗《怎麼能夠》,很喜歡這歌的旋律,和熱狗在歌裡的那種和他外表很不一樣的感覺。唱到小熱狗時,大熱狗的聲音裡都是福啊!後來去買了《差不多先生》這張專輯。上網查了一下熱狗的資料,才知道他叫「姚中仁」,再聽參劈的《人體實驗》聽見這個名字,又笑了出來。(《人體實驗》這首歌也爆有趣!)

熱狗這張《差不多先生》每首歌都有趣得要死,我實在不會形容它有多有趣,聽著歌要介紹這張專輯,忽而發現寫不出來,不是因為沒靈感,而是聽著專輯就一直笑一直笑,寫都寫不出來,一定要聽過才知道它有多有趣。歌裡有很多人名,你都得知道那些人名的梗,不然就會不知道那些有趣在哪裡,像是「賭聖」和「綺夢」、「蔡依林和陶喆」,還有《怎麼能夠》裡出現的「yo yo yo yo 台」也很可愛哩~

靠,反正熱狗和參劈,我寫不出什麼像樣的東西。但饒舌歌真的很有意思,去買回來聽就對了啦!

附上《怎麼能夠》的MV(奇怪,用內嵌,不是這首歌噎~~)

 2008 滾石音樂國際股份有限公司──MC HOTDOG《差不多先生》
 2008 滾石音樂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參劈《押韻的開始》

P.S
高雄好熱好熱好熱。

換日線的話:《謝謝啞唬》其實很有趣啊~~

那天巴奈來高雄時,我沒遇見她;八年前她發《泥娃娃》時,我也還沒遇見她的歌聲。很幸運的,這次我很快就聽見她的聲音,還將有幸的,在高雄聽見她的演唱。

第一首歌《海歸》,像是置身於海邊伴著海風散步的感覺,讓人想起夏夜住在海邊的那個夜,沒有過多的資訊干擾,聽著海水的聲音,在夜裡舒服的睡去。也是從這 首歌開始,你也才知道,這個巴奈不一樣了,那種歌曲裡的壓抑、聲音裡的帶著的悲憤,像是被時間沖淡了,換來的是很溫暖的將人擁抱的聲音。

接下來的這首《媽媽請你不要放心》十分輕快,卻讓我想起了那首《不要不要討好》,想起這歌的歌詞「我不要不要不要變得那麼俗氣/我不要不要不要按照別人說 得規矩/我不要不要不要變成賺錢花錢的機器/我不要不要不要變得沒有愛的能力」是那般的築起城牆對抗那些關於現實的種種,而在《媽媽請你不要放心》裡,突 然明白原來有很多關於我們想要的生活,也是可以那麼輕鬆的,可以輕輕的,隨著自己的心去擺盪!

我最喜歡的一首歌《愛愛愛》,唱著的是母親對孩子的愛,你聽得見歌聲裡那些疼惜、那些愛,即使只是聽著歌,你都會以為這是母親對你哼唱的歌,於是便開始回想自己還小的時候,母親是不是也像歌裡的樣子,在夜裡看著自己熟睡的樣子?而很久很久以後,是不是也可以像巴奈那樣,看著自己心愛的孩子?

這張《停在那片藍》添增了一些更輕快,更溫柔的聲音。好像聽到了一段經過時間的旅程之後,呈現出來的自在,有種豁然開朗的心情。跟《泥娃娃》最大的不同, 大概是這張專輯裡,巴奈的聲音是幸福的,是滿足的,是非常快樂在生活裡的,不論是否辛苦!

這張專輯的設計很特別,是出自於蕭青陽大師之手。因為歌詞的設計是以折疊的方式裝訂,要讀歌詞很不容易,但你可以裁開它,也可以不顧歌詞寫什麼,聽這張專輯。如果你拆了,我想,會聽不見巴奈用聲音詮釋出那種對生命的熱愛,可以的話,就戴上耳機聽巴奈吧!

如果,你還沒聽過巴奈,那就來聽這張《停在那片藍》;如果你想聽以前的巴奈,就去買角頭唱片發行的《泥娃娃》;如果你不知道要去哪裡買巴奈,就到這裡看寄賣地點 吧!(還有試聽可以聽)或者你也來讀破報的介紹《巴奈與她的朋友,不曾停止》 ,再不然來看章魚寫[音樂]巴奈-停在那片藍 (裡面有很多專輯的照片,看了不買都不行啊!!當然,歌也是很重要的啊~~)

有人說,聽巴奈唱現場,會感動的想哭,來吧!巴奈,我等妳來高雄啊!(還有,我也是很後來才知道妳是女生啊!XD)

 2008 國際文化教育促進企業社──巴奈《停在那片藍》

P.S
我想買一堆來送朋友啊!!
高雄乎雨乎不雨的。

換日線的話:人生,怎麼可以沒聽過巴奈啊!!!

夜半,南方的躁熱天氣。很難想像都已經一月了,除了上一波的寒流外,幾乎沒有穿過長袖。就連夜半三更,窗外吹來的風也只能消除一點點熱意。很久沒有放CD到電腦的光碟機裡,前幾天收到華納寄來方大同的《未來》,就這樣在光碟機一直轉轉轉。跟推薦我聽這張專輯的小克說:「這張專輯很有魔力耶,一張曲調怎麼聽都不煩躁的R&B。」冬夜裡的躁熱,很詭異。但是有一張這樣舒服的CD陪伴,也就不那麼煩躁了。

「方大同」,很早之前,就聽過這個名字。遲遲沒去找他的歌來聽,實在是因為名字太像台語歌手的名字,一直到跨年晚會的那天,看到方大同的真面目,才知道這個歌手並不是唱台語歌的。恰好因為小克的介紹,我聽了久違的流行音樂,聽了這個被小克形容「值得等待的完美靈魂出口」的歌手的歌聲,感謝小克,才沒讓人錯過這個好聲音。(小克寫的《值得等待的完美靈魂出口‧方大同》

《Love Song》,這首歌的前奏很有趣,剛聽的時候,會以為是很俗套的流行歌,沒想到鼓聲一下、方大同的聲音一出,就將那俗套的感覺,全部撇得乾淨。這首歌聽起來,有王力宏的感覺、陶喆的調調、李玖哲的溫度,直到後來,就只會聽見一個聲音,「方大同」,沒有像誰、有誰的影子的問題,就是一首簡單的歌,一首屬於方大同的《Love Song》。

除了用「有魔力」來形容方大同的專輯之外,我想不出還有什麼更好的形容,這張專輯沒有任何一首歌,是會讓人想按下一首去略過的,你甚至會跟著歌聲搖頭晃腦、擺動身體,跟著這樣的魔力一首一首的律動著,一次又一次的重複讓它不斷的重複播放著。

真的很少有一張流行專輯,讓我幾乎不看、不聽他歌詞裡唱些什麼,這樣一再的重播著。等到拿起歌詞後,這張專輯又會呈現另一種風貌。充滿著「愛」,愛的甜美、愛的動心、愛的存在、愛的抱歉、愛的離開,通通一次都唱給你聽。你可以看著歌詞感受愛,也可以不看歌詞感受方大同音樂裡的每一刻安穩!

《愛在》,有人說失戀的時候最好不要聽情歌。戀愛的時候,悲傷的情歌不引人悲傷;失戀的時候,每一首歌都讓人難受。這首《愛在》,不知道是要引起失戀人的悲哀,還是?偏慢的曲調,有愛中的幸福,因為慢板,也加深了愛不在的無奈,把愛在與愛不在放在一起的時候,就發現愛其實無所不在。於是失戀人聽見這首歌的時候,不知道是該相信愛無所不在,還是繼續自己的悲哀?

如果你還沒聽過方大同,或是還在流行專輯裡尋找一點點不一樣,那麼這張溫柔中帶點感傷、深沈中帶點可愛的專輯,一定不容錯過。我們的可以錯過任何一次認識方大同的機會,卻不能錯過他的歌曲相伴,更不能失去愛的相隨。在這個季節,我們需要這樣聲音陪著我們到《未來》。

《方大同香港雅虎的個人部落格》

2007.12 華納唱片──方大同《未來》

※華納音樂提供授權

P.S
因為在高雄,沒法去The Wall聽方大同,嗚~~
高雄熱到爆。

換日線的話:方大同不是台語歌手喔~~

今年年初,在巴奈聽不膩的歌聲中,聽到這張昊恩和家家的《藍色情詩篇》,想說是角頭發行的新唱片,又是原住民,應該是跟巴奈或陳建年差不多的調性,沒有太注意什麼,任由CD一直重複的唱著,聽沒幾次,覺得還不賴聽,於是就讓CD這樣一直重複,從第一首的《流星》,一直到最後一首《記得說再見》。

直到有一天,聽到幾乎每一首都能跟著哼唱時,才知道原來以往太把原住民音樂給定義在某一個領域上,原來除了陳建年歌曲裡那種簡單哼唱以及巴奈那樣直入人心的沈重以外,還有這張帶著不一樣味道的《藍色情詩篇》,它唱出了很不一樣的風格,帶著很不一樣的味道,昊恩及家家用藍調牽引著每一個靈魂。

除了原住民音樂在這張CD裡,讓聽覺多了另一種選擇,情歌,也被昊恩家家的節奏,重新定義了一番。以往那些痛到要死的情歌,動不動就會讓失戀、單戀人對號入座,加深自己悲情的情歌,在這張CD裡,通通聽不到,留著的是那些還帶著活力的歌曲。

是誰說情歌就該悲傷,昊恩家家的歌就算是節奏較慢的,也都帶著輕輕的節奏,相對的就沒有那麼感傷,更沒有那種非要逼人感傷的該死情節了!當然唱起情歌總還是要有些甜蜜,昊恩家家也有唱這樣的歌曲,但是歌詞總是簡單,全用曲調帶著那些小幸福,好像光是聽歌就能揚起幸福的微笑。

另外,這張專輯裡,還有兩首不一樣語言的歌曲,一首是家家用日語唱的《星の流れに》(流星)和昊恩用卑南母語唱的《Tan-kan-ka-lan》(蜥蜴)。因為現在聽歌都不看歌詞,所以聽了幾十遍後,今天才知道它們都是其他語言的歌曲。但即使不懂歌曲裡唱的是什麼,這音樂聽來一樣是讓人覺得溫暖愉快。

細看了昊恩家家的部落格,看見許多他們的心情。我挺喜歡這樣另一個類型的音樂,卸除了一些過往給人的既定印象,也放下了那些重量,這樣的音樂給人另一種樣子,同時,也讓聽歌的人,適時的輕盈了起來。

※我還期待著下一張,拜託家家不要跟巴奈一樣只發一張啦~~(不然你們一起錄一張也成XD)

昊恩家家部落格 (要用IE開)
角頭昊恩家家試聽

 2006.12 角頭唱片──昊恩家家《藍色情詩篇》

P.S
沒有CD可寫了~~~再去挖寶。
熱得要死的颱風天。

換日線的話:好歌大家聽,好音樂就是要這樣聽不膩!

我還記得今年六月的那個週末,在小小書房聽伊恩森的畫面。伊恩森是一個很可愛的大男孩,充滿自信、很隨性,唱歌的時候很投入,說著每一首歌的故事,都很認真。聽他唱歌的時候,就像跟一個鄰家男孩一起坐在家門外,數著天上星星的那種簡單快樂。

剛聽他的CD時,就常在想這個聲音那麼乾淨,那麼好聽的大男孩,不知道是長得什麼樣子。我記憶中,那種抱著吉他唱這種輕輕的音樂的人,多半要不是是文藝美少女,就是斯文小帥哥,像伊恩森這樣高高壯壯又帶著運動選手陽光味的男生還真的不多,所以剛看到他的時候,還不小心被他那高大的樣子給嚇了一跳。

當他一坐下來,拿起吉他後,就開始和現場的人說話,於是我便不經意的說:「我要聽望春風!」,他停頓了一下,就彈唱起這首名叫《藝大咖啡》的歌曲。這首歌在伊恩森的網站上沒有分享出歌詞,但大意是在講有天他在藝大咖啡旁邊唱歌,有一個阿嬤害羞的走到他前面,說要聽一首老歌,他就這樣和阿嬤唱著《望春風》。

這首歌是我很喜歡很喜歡的一首歌,因為加入了《望春風》以及歌曲故事裡的阿嬤,當伊恩森一邊唱,我也就跟著哼著唱了起來。我對於在歌裡加入幾句台語的歌,一點反抗能力也沒有,每次聽到這樣的歌,就很容易喜歡上,又加上我去想像那個山邊的畫面,想像伊恩森和阿嬤的表情,就加入了更多的情感,那感覺就像是自己唱著歌給自己的阿嬤聽一樣!

就在我聽了那麼多次這張《2006秋》,聽了那麼多次《藝大咖啡》,有一次S問我:你覺得伊恩森這些歌跟流行歌有什麼不一樣?我想了想說,好像沒有什麼不一樣。我們知道他本來要簽約發唱片,但後來沒簽成。最後在我聽到他網站其他的歌曲,我終於知道這些歌跟流行歌有什麼不一樣。

他的歌聲很好,是混然天成的,只要一把吉他就可以聽得很快樂,不需要流行音樂那些賣弄音樂的技巧。我從前也很喜歡那些只用吉他唱歌的一些歌聲,只是後來,我聽不出來歌曲裡的純粹。聽伊恩森的時候,就可以讓人很強烈的感受著他的簡單,他唱歌的快樂。

寫這篇文章前,去伊恩森的網站看了一下,他說他被診斷得了非典型性肺炎,醫生說他必須休息一年。他說:「在這一年,你們將聽不見我的成長。當然,也是有人從不認為歌手是會成長的……」我很期待他的成長,期待他一年後可以冒出更多好聽的歌曲,但我想,我會希望,他不要越來越像流行唱片市場的音樂~~~

(我也喜歡流行樂啊~~只是現在比較少聽XD)

伊恩森的網站 (可試聽)
小小書房

伊恩森的CD哪裡買?辦過伊恩森說唱會的小小書房有在賣,介紹伊恩森給小小的台中咖啡胡同也有(當然還有藝大咖啡也在賣~~哇哇哇,伊恩森首頁還有一些購買資訊!很好聽就對了!)

  伊恩森──《2006秋》

P.S
下啥摸雨啊~~~人要發霉了。早上還醒著,但很累,於是就沒有寫了XD!
這篇好像是最晚貼的一篇吧!不過沒關係,還沒十二點!
突然發現一件有趣的事,這一輪的書、電影、音樂,都有數字耶,真是太厲害了。不是故意的!
(寫一半了噎~~~)

換日線的話:伊恩森,你要好好照顧你的肺!

輪到寫音樂的這一天,我翻著家裡的CD,找出被我記起,又老是會忘記的《下課啦》,其實還有其他的可以寫,但這麼聽著聽著,就把本來排在這一天的挪到後面去。想說這些孩子的聲音真迷人,應該先來寫這張讓人跟著孩子歌聲開始微笑起來的專輯。

《下課啦》是二○○五年五月,因為工作也因為出遊,到了苗栗華陶窯買回來的。那時剛聽過生祥的《臨暗》,再聽到這張以小孩為主的客語專輯,有著跟剛聽到《臨暗》時完全不同的感覺。我記得剛買回來的時候,正值進入夏日的炎熱。有好幾個週末,都會讓客聽充滿這些令人愉快的歌聲,於是跟著哼著哼著,在陽光的午後,聽著孩子的聲音經過一整個夏天。

時隔兩年,再聽這張CD時,生祥已經再發行《種樹》,另也聽了大大樹另一個客家歌手羅思容的《每日》。大人的聲音總是比孩子們的,多了一點時間加上的痕跡,雖然不看歌詞就聽不懂這些歌曲在唱些什麼,但聽見的這每一張,都讓人很舒服的沈浸在它們之中。

整張專輯除了第二首《新竹風情》的曲是改編自登雨賢的《十八姑娘一朵花》,詞曲皆由陳永淘製作。阿淘的詞曲配上那些天真的聲音,會帶著我們跟著進入河水、盯著老鷹、飛入夜空,然後在睡夢中回到童年,而童年是怎麼一回事,應該就是這樣無憂無慮的歌唱,隨著時間的逝去,不斷的哼著童年的歌曲,不斷的向前走去。

那首《新竹風情》是一九九八年十月為鄧雨賢音樂會而作。這樣的改編,加上客語歌詞,帶來的心情是比《十八姑娘一朵花》更有滋味的,就好像在腦中播放著過往記憶,慢慢慢慢的進入記憶中的那種美好。而我最喜歡的,則是《看天河》這首,不看歌詞時,便跟著曲調飄盪在空中。直至拿起歌詞才知道這首歌是孩子在問:「我們的未來,是什麼世界?」而當我輕輕閉上眼睛的時候,天空轉暗,夜空一點一點的光亮,彷彿也看見心中的小孩,在問著自己:「我們的未來,是什麼世界?」

《看天河》 詞/曲:陳永淘
(亻恩)个未來 係麼个世界(我們的未來 是什麼世界)
(亻恩)个未來 係麼个世界(我們的未來 是什麼世界)
愛問麼人 (要問誰)
係毋係河水有較清 (是不是河水會比較清澈)
係毋係天空會較明 (是不是天空會比較明朗)
(亻恩)个未來  係麼个世界 (我們的未來 是什麼世界)
(亻恩)个未來  係麼个世界 (我們的未來 是什麼世界)
愛問麼人 (要問誰)
係毋係日子較有自由 (是不是日子會比較自由)
係毋係生活較有快樂 (是不是生活會比較快樂)
(亻恩)个未來 係麼个世界 (我們的未來 是什麼世界)
(亻恩)个未來 係麼个世界 (我們的未來 是什麼世界)
愛問麼人 嗯……愛問麼人(要問誰,嗯,要問誰呢)
想度你去有火焰蟲个所在(想帶你去有螢火蟲的地方)
想度你去有揚尾仔个所在(想帶你去有蜻蜓的地方)
想度你去儘多儘多魚兒个所在(想帶你去很多很多魚兒的地方)
想度你去 度你去看天河(想帶你去 帶你去 看銀河)

這是一張很適合夏天聆聽的專輯,不論這個天氣多麼多麼的酷熱,當音樂開啟的那一刻,那些簡單而純真的歌聲,配著那些開懷的笑聲,心情也會跟著愉快起來。如果可以,在戶外聽著它,你可能會忘記自己待在城市裡!當然,如果去郊外聽,應該還滿美妙的。(嗯,下次出遊就帶它出去了)

 2004.10 春水出版社(喜瑪拉雅音樂)──陳永淘(阿淘)《下課啦》

P.S
每天都像在挖寶一樣,看書,找電影,挖CD。說累人是還滿累人的啦!
今天本來是電影,跟明天對調。後天本來是書,也先換了電影。

換日線的話:聽到想去學客語了。學著唱~~

前幾天跟朋友開玩笑說:「我們來討論一下巴奈吧!」朋友問我:「討論什麼?」我說:「討論這個男的怎麼唱歌會好聽成這樣子。」然後,我們都笑了。因為我一直到了聽她的歌很久以後,才知道,這個低沈的聲音,是一個女聲。簡直沒有把我嚇一大跳。巴奈,台灣的原住民歌手,聲音混厚還帶點歲月的感覺,你可以安靜聆聽她的歌聲,感受她歌裡的真誠。

某天晚上,下了一場大雨,我正在聽巴奈,剛聽。播著那首我們自小都能朗朗上口的《泥娃娃》,身旁的人說:「在這樣的夜晚聽巴奈,感覺好悲傷啊!」我其實一點都不覺得悲傷,我只知道這首歌,從巴奈的歌聲裡,唱著與我們以往未曾感受到的心情。說它聽來悲傷,我不同意,但感覺卻是很深刻的。就好像你不管走到哪裡,唱起這首歌時,都會想起那個「泥娃娃」,想起巴奈的歌聲!

說到悲傷。我覺得《不要不要討好》這首歌,反而比較悲傷,那種悲傷,是與現實對抗的狂吼。每次被問起現在在做的事情,總是會被問:「你靠什麼賺錢?你靠什麼生活?」我其實常被問到連自己都要反問自己,究竟為什麼不要依著社會想要塞給我們的模式過生活?要選擇跟別人不一樣的生活方式。聽到這首歌的時候,我都會跟著哼:「我不要不要不要變成賺錢花錢的機器 我不要不要不要變得沒有愛的能力 有沒有愛的能力 啦~」哼的時候,就會清楚知道為什麼自己不想跟別人一樣了。這是不是一種叛逆?我想,我這樣叛逆,才會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至少,我是這個樣子。

巴奈這張專輯,有一種令人想逃開的恐懼。因為歌詞都寫往心裡去,聽歌的時候,總是不斷的在歌聲中聽見那些敲打自己的疑問,它總是無時無刻的都在提醒著自己在生活裡要勇敢,也無時無刻的提醒自己,很多事情得內化,得從自己心裡問起。巴奈聲音裡帶來的力量,讓人停下來去思考那些她的歌裡要傳達的心情。有可能是她自己的心情,更有可能的是你的,或是我的,我喜歡跟著她的歌聲去思考這些過於沈重的心情!

我們或許都在生活裡,失去了一點什麼,但是我們總也還在生活裡找尋一些什麼,或得到些什麼。這不是一張流行音樂告訴你這世界的美好或殘酷,這不是一首又一首讓人心痛或幸福的歌曲,它傳遞的只是將自己帶回自己的內心,去回想那些被自己遺忘的自己。

我想,你會喜歡!如果你,聽,巴奈!

 2000.08 角頭音樂──巴奈《泥娃娃》

巴奈資訊網 可以試聽喲~~

P.S
再繼續寫吧!反正要不停的寫。

換日線的話:巴奈,妳要不要再出新專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