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錄了大半個月,終於把第一批要給書店的商品全都做完寄出後,終於可以來發文請大家來買。年底這波過年商品的販售是我每年最忙碌的日子,算算,今年是第十一年做生肖商品,再一年就集滿一輪十二年!

興趣能不能當飯吃?每次談及這個問題的答案,應該都有了固定的回答:其實,我一開始也沒有想過要把它當飯吃!不論是做書的設計或是畫這些看起來很幼稚(但可愛、有人愛)的圖,或是寫字/寫作,我都沒有想過「要當飯吃!」可能就是非常認真且專心的投入,在所有的產出裡,都能散發出我強大的熱情,而感染了那些喜歡這些東西的人。

Read More →

國中的時候,我好像曾經想過要當一個學者、教授,可以上台分享許多知識?我不記得了,因為後來沒有好好讀書,也沒個好文憑,怎麼可能當講師?

有回,朋友問我:「你既然會架部落格,要不要來教別人弄部落格?」

前陣子我突然想起這事,除了手作外,我的確當過「跟電腦有關」的講師,這算是我工作歷程中,極少數的學以致用了。但「部落格」這玩意兒,明明就在我離開學校五六年後才開始有的東西,而且「搞個部落格需要教嗎?」

就像大部分在數位時代成長的年輕人,常常會很受不了父母、長輩一支手機什麼都不會弄一樣,冒出那個問題:「what the fuck!講了八百萬遍還不會。」(好的,我也是那個有這種疑問的人。)

我部落格課中的同學們,全部都是年長我二十歲以上的中年人,別說「上網」他們連「開關機」都惶恐的要命,我上課的口頭禪是:「不要怕按下去會壞掉,那又不是引爆炸彈。」

大不了當機,大不了重開機,大不了上一步,大不了就重來嘛!

Read More →

十五歲那年好不容易考上個公立學校的土木工程科,母親不讓讀,我一氣填了夜校的美工科,都準備要去報到了,母親還是不讓讀;後者是因為夜校又離家遠,母親怕我學壞,前者可能是因為母系家族裡多半都是做工的人,母親知道做工苦不讓讀,但母親給我的理由是,她說我本來就太粗魯,希望我選個文靜點的科系,而反對我填上那個科系。

我對讀書沒什麼想法,也沒什麼堅持,更不知道讀個土木工程能幹嘛?心裡就是喜歡後來現在所做的事:美術設計。旅行拍照的時候就只看建築,還不樂意拍自然風景。有趣的是,母親跟我都沒料到的事應該是我不只如她所言的依然喜歡敲敲打打的木工、組裝、拆解外,我竟然也耳濡目染地玩起縫紉機做起布製品。(打小我就覺得母親的職業太辛苦,我長大才不要跟她一樣在布料和線頭裡打滾。)

Read More →

為什麼開始做起布書籤?我也不記得了。最初應該是想做些什麼在聖誕節交換禮物用的。還記得一開始做了幾組,沒想到在市集一下就賣光,加上我常常看很多人讀書時弄個小紙片當書籤(我都用書腰),我想很多人一定需要這種小東西吧?而且它非常適合當小禮物送人,於是畫著畫著就畫了幾十個圖製成絹版,絹印在織帶上,再自己用縫紉機車成布書籤。(像這種小玩意兒都是我全手工,不需要媽媽那種大裁縫師幫我。)

做布書籤的本布色的織帶找了好久才想出用這個最方便,加上厚實的裡襯(它原來是用來做西裝褲頭的裡襯)絹印上圖樣後,再加上彩色的人字帶,就可以做成一個一個漂亮細緻的布書籤了。

Read More →

2019.1.23寫於Facebook

讀胡波《遠處的拉莫》裡那篇〈黯淡〉讓我想起我自己手作這事。我天生就喜歡動手作東西,應該是在娘胎裡看著母親車縫、熨燙那些她賴以為生的成衣,以及父親敲敲打打他那些鐵製的或是像刻章、焊接的任何玩意,所以我有莫名只在「手作」上有著其他沒有的專注,和那不用太花力氣就可以理解的悟力。

我第一個讓我賺錢的「手作」商品,不是那些顏色美麗的書袋、手提包、側背包,這部分的手工皆屬於母親的車工,倒是與我沒有太大的關係。而是在我剛學會「絹版印刷」時,完全不加思索的接下時報出版在二○一二年底發行《村上收音機》套書時附贈的絹印束口袋。當時出版社跟我提出的量,直至今日應該都是我再無法接下的數量。

Read More →

2015-05-05 00.22.07

桌子組好快一年了。有朋友叫我把組桌子的過程寫出來。後來就焦慮到忘記要寫,現在不焦慮時又想起這回事。所以過了一年後,就把它寫一寫好了。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