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家工作的有幾個必要的事情要學習,其中一項就是「作飯」。
母親也是在家工作的裁縫師,利用樓梯間形成了小型的成衣工廠,「客廳即工廠」並不是「兒時記憶」,而是「現在進行式」。自從家裡經濟條件好一點之後,我們便不再忙碌至常常外食,常有人會問我們:「高雄哪裡好吃?」我們都會說:「不知道耶!我媽天天煮耶,我們很少吃外面。」
*但母親並不會很多傳統小吃,舉凡逢年過節必要的餐點,她全部不會。我和姊姊都是不挑食的人,幾乎所有的東西都不挑,而且我們一家三口全部都可以自己打理食物這件事。
兒時母親非常忙著一天跟我差不多一樣工作十四~十六小時,我是負責外買張羅食物的人,若是工作比較不忙一點,姊姊則是一路從國中到開始工作就負責家裡幫忙煮飯的那個人。姊姊說,我有一半是吃她的手藝長大的孩子。這也的確是!
母親有一種母性,認為「早餐我就得幫你買、午餐點到了你就該一起吃、晚餐不要忙了快點來吃飯。」因為作習不同,我和母親「同時都在家工作」而成了我們會不斷爭鬥的導火線。母親有一段很長的時間天天都幫我買早餐,每回我都十一點醒來吃完早餐過一小時就要接著吃午餐。(她的早餐八點就吃完了。)加上母親買早餐時會帶一堆塑膠袋、一次性的杯子回來,看在盡量不製造垃圾的我眼裡,簡直又是另一個衝突點,講了幾次母親還是無法改變習慣,我便說:「妳不要再幫我買早餐了!」

人與人長時間相處在同一個時間、空間中,如果生活習慣不一樣,所製造出來的衝突常常是很難消化的巨大。你明明知道她是疼愛你而買了早餐回來,但是她明明知道你不喜歡吃冷掉又製造一堆垃圾的東西,她還是想要幫你買早餐,然後一小時後作午飯的時候又再次唸你:「生活很不正常。」如果好巧不巧兩人都很忙的時候,特別是在夏日熱得半死的廚房裡,母親與你的不耐煩都會升至最高級,每天戰火不斷也不是什麼太稀有的事!(母親常會問我一句話:「為什麼你工作很忙、我工作也很忙,但是飯都是我在煮?」)
於是在我向母親提議,讓她不要再張羅我的早餐、午餐,週間我與姊姊出門看電影和週六母親去上樂團課的時候不要煮晚飯,我們各自處理掉就好。(母親知道那是我對仍然十分忙碌的她,在時間上的體貼嗎?也許後來她有發現吧!)
開始自己作午飯後,有一件事有了非常奇妙的轉變。母親再也沒有「準十二點」吃自己的午飯,也就是說,她一開始都是為了想要讓我「正常作息」而認為「準十二點」吃飯是件重要的事。因為我起得晚(後來調整作息,大概十點前會起床)所以我午餐的時間也幾乎會挪到午後的一、兩點。母親真正吃飯時間也是十二點半以後接近一點。
(關於與母親無盡糾結的情緒,我會寫在另一個《其實。母愛》的系列裡。)
從2014年所接的案子開始像跳水一樣往下探,我的工作時間比較不長(但人非常焦慮),才開始找很多事來做,包括運動和作飯。工作忙的時候,人真的很難好好的吃一頓飯,更不可能「作飯」了。但說「作飯」是為了「省錢」嗎?更精準的說:

如果你是一個會作飯的人,你不只會省到錢也會省到時間,並且吃得比外食健康。
從2016年開始,我幾乎只要不要忙到一天需要工作十小時以上,是天天作早餐和午餐的。早餐可以簡單隨便吃,午餐很常就是兩道菜和一碗湯。忙的時候我會用三十分鐘解決煮飯到吃飯這件事,不忙的時候我會花比較多的時間去逛市場、超市,準備那些要花比較長時間的料理。
為什麼在家工作需要「作飯」這個環節的輔助呢?
第一,對工作狂來說,「起身動一動」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不然準你賺來的錢都要拿去針炙、復健、按摩、看醫生,你所剩的時間不是休息就是去候診,這是一件非常愚蠢的事。而對於「不是工作狂,但是根本離不開電腦、不想站起來動一動」的人來說,這更是超級愚蠢的事,因為你耗了太多時間在電腦前也沒在賺錢,也沒好好吃一餐又搞得全身痠痛,不是很得不償失?
第二,除了幫助你不要一直將自己放在「工作中」的腦力或體力勞動外,「作飯」這件事需要腦袋中比較輕鬆的那一塊區域來運作,你可以先把「工作腦」暫停一下,放鬆工作中的專注,讓食物的味道、作飯的肢體重組你工作上過分的投入。特別是吃下自己放鬆後做的料理,再發個呆就能再重新投入工作中。

第三,自己作飯需要出門備料,你會暫時離開工作環境(暫時離開跟母親共處一室的衝突XDDDDD)對於所有需要「創作力」的自由工作者,「備料」這個環結幾乎就是一種「創作力」的培養和找尋。作飯要有各種組合,你不想天天吃一樣的東西,你就得想出不同的變化,那比你坐在電腦前絞盡腦汁想不出來要做的案子、要寫的稿子,還能激發(放鬆)你腦袋裡的東西。(擺盤也是一種藝術啊!)
第四,自己煮真的比較健康。我也是天天自己煮之後,才發現我非常喜歡食物原來的味道(因為我不太會調味)我的料理幾乎很少加調味料,除了「鹹或甜」之外,它們都比較接近食物本身,不會有太多不必要的調味增加身體的負擔。
我與母親的衝突少了。她有時候會問我:「你今天煮什麼,我吃你煮的。」而有時我會偷夾她煮好的東西,她也會分著讓我吃。或有時她會說:「我今天煮什麼給你吃好不好?」更有時我會請她幫我買我太晚起而買不到的菜。那時與母親的交集就不像原來那樣分秒都處於爆炸的狀態。
倒是有一點母親還是頗難搞的。我常笑她說:「妳真的很好命,生到兩個不挑食的孩子。」母親如同所有難伺候的長輩一樣,沒有一次煮飯她會誇讚,總是非要挑一個毛病出來。而廚房,永遠是「會作飯的女人」的場域,要跟她們分得一點時間使用廚房,沒照她們的規矩是會被叨唸到死掉。

一個在家接案的自由工作者,注定就是會擁有比較「孤獨」的存在。學會作飯這件事,不是為了「自己煮比較省錢」而是它也是自由工作者的一項技能之一。不論幾點、不論何時,餵飽自己都是一件重要的事!至於「自己煮怎麼省錢、省時」,這還真是可以花兩千字再寫一篇了。
2018年我做過「月曆食譜」,那幾乎每一天的午飯,我從煮到吃完都不會花超過一個小時,那一小時就是我奮力工作的中途休息的時刻!
日子很長。要活得健康,吃就要吃得輕鬆和愉快!
圖:2018年我的月曆食譜和我的午餐們。(多半是用canon eosm2、3拍的),接著來做食譜當作贊助禮好了。
無法下班的接案人生全文:https://www.sun-line.idv.tw/blog/?cat=4028
我的instagram記錄了我很長時間的午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