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校園)霸凌為主軸的電影(故事)應該是永恆不會消失的題材,但在華語電影裡要拍到變成一椿命案肯定不是那麼受歡迎。在台灣校園裡要說誰因為被霸凌被弄死在廁所,通常只會凝視「被害者」並且檢討被害者應該要做卻沒有做的事:要反抗、要通報、要學會保護自己、要學習社交、要合群、要融入那小小的社會體制裡……
《少年的你》改編自玖月晞小說《少年的你,如此美麗》(就不談論抄襲事件了。)在故事的中後端放進「被害者的逆襲」,演變成一場被害者成為加害者的劇碼,好像關於「霸凌」這件事,從來只能以暴制暴去解決,如果不想隱忍就只能反擊回去,但不反擊就真的沒有一丁點方法可以阻止那樣沒有節制的「玩笑」「捉弄」「就好玩嘛」的行為嗎?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