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了許多人寫了《投名狀》的影評,多數的人,都在探究納了投名狀的這三個男人的本性。不論是龐青雲(李連杰 飾)最後殺了趙二虎(劉德華 飾)的枉顧投 名狀的兄弟情、重情重義希望留下蘇州四千敵軍的趙二虎,以及固執相信投名狀的姜午陽(金城武 飾),都被拿出來討論一番。
看完了兩個小時的電影,戰爭場面浩大,橫屍遍野的畫面更是不在話下,對於這三個人的性格,比起當時朝廷的那三位老官,這三個主角顯露出來是無法做善惡之分 的比較。後來當上高官的龐青雲,不顧兄弟情誼殺了二虎,比較奸詐狡猾嗎?二虎最後赴青雲的約以致被殺,就比較善良老實嗎?為了投名狀「亂我兄弟者,必殺 之」殺了蓮生(徐靜蕾 飾)這唯一女角的午陽,就比較重兄弟之情嗎?
其實往哪個主角的位置站去,都無法去做誰是好人,誰又是壞人的分別。從頭至尾,顯露人性的部分,都是由戰事引起。因為內亂,民不聊生,二虎和午陽先是做了 匪,再成了軍。「搶錢、搶糧、搶娘們」這句口話,是匪的時候,做的理直氣壯,等到成了軍,便成了壞事。當龐青雲這個軍,遇上了匪,想要替百姓謀利的心情, 在兄弟眼裡,成了背信忘義的罪名。
大時代裡,戰爭是最殘酷的,管你內亂還外亂,只要遇上了這樣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情況,哪個人不自私?哪個人又真的善良或邪惡?為了活下去,每個人都想盡辦 法,這是戰爭的殘酷,也是人性最真實的部分!儘管還有個午陽這個堅持相信投名狀的傻蛋,不論怎麼樣都要保住兄弟的性命,卻選擇了讓另一個人面對死亡,這樣 的午陽,就算他再善良,一樣是個殺人的劊子手。
金城武在這部片,一直喊著「大哥是對的」,以及「兄弟殺兄弟者,必殺之」,看起來很蠢,全片以他說故事的獨白貫穿,還是聽得出聲音沒有什麼表情,但我覺得 他是有進步一些的。反倒是徐靜蕾最後要被刺死的那長串話,讓她的對白成了這部片最大的敗筆,不開口還好,一長串就露了破綻,金城武的口白不夠好,也就被蓋 掉了。
我其實沒有很愛這種歷史片,大概也是衝著金城武去看的吧!拍的還不錯,大場面很有看頭,就是劇本弱了一點,故事很簡單,沒有什麼太大的新意。最後破南京那段,被草草帶過,也可惜了一些。如果可以多著墨在主角心態上的轉換,或許會更有看頭吧!
《投名狀》The warloads/2007出品
導演/編劇:陳可辛
演員:李連杰、劉德華、金城武、徐靜蕾
P.S
一直都在殺人!
高雄人還滿多人看電影的!
zzzzjk:
我覺得二虎沒有那麼壞!
或許只能說傻~
人性的一種傻!
對亂我兄弟者的承諾比兄弟的承諾來得重要
為了自己的承諾,把饅頭分給亂我兄弟者
因為他把自己對亂我兄弟者的承諾,放的比山字營兄弟來的重
到底什麼對他來說才是最重要?
混亂淩亂的價值觀
把自己對亂我兄弟者的信,
放的比別人對兄弟,對百姓,對和平的信來得重
就是把個人榮辱來得比大局重要
就是自私的行為
二虎立了投明狀卻完全沒有尊守誠諾之心
兵變打亂軍心,分餉庭庭重罪
全都是亂我兄弟的不義.
那二虎本人就是亂我兄弟者,必殺之
一變再變,反復搖晃不定,註定他不會是個英雄,而是狗熊….
整就是一個跳樑小丑
人無信就是畜生
聽起來好像一諾千金
滿口道義模樣
但二虎立了投明狀自己卻完全沒有尊守誠諾之心
那他又算不算是畜生
亂我兄弟者必殺之
長毛首領及其下屬殺了許多山字營兄弟
城外哀鴻遍野,滿布兄弟屍體
長毛首領及其下屬就是亂我兄弟者
那是不是應該必殺之?
二虎的價值觀的確很混亂
投名狀本意是指盜賊入夥時殺無辜的人作為效忠盜賊的表示
(也表示洗黑雙手斷了後路)
現在是二虎要求投軍前也要殺無辜的人立狀
為百性打的仗卻先把百性殺掉
可見二虎黑白顛倒,是非不分之心態
刀架龐頸,逼人納狀
就是逼簽不平等條約
黑社會的卑鄙手段
投軍前竟然說‘當匪,我們要當最大’
可見二虎鬼詐,毫無道德底線之心態
屠城殘害百姓姦淫民女不自覺
無怪他一直當戰場是他私人遊戲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