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說只在金泰梨的戲劇作品看到這個「缺乏」其實不然,只是恰好她演出的角色裡比較容易看出台灣對「女角」這件事的定位,經常過於刻板,或者是根深蒂固的讓「女性」只能擁有一種樣態,若是偏離了那個定位,就會被貼上標籤,連帶著帶著男性的樣貌也隨之固定在無法柔軟的塑形。
金泰梨最經典的一角,是她出道飾演同志的作品《下女的誘惑》(아가씨)。從這個角色起一直到《外星+人》(외계+인 1부),很難不發現在金泰梨的角色裡看見剛柔並存的性格,並不因在《下女的誘惑》裡扮演女同志而刻意在兩個女角中取其一以較為男性化的裝扮,也沒有因為在《陽光先生》中與李炳憲大談戀愛而將其中高愛信一角打造成刻板印象中「男性才會喜歡」的模樣,時而在起義時穿上西裝像個男子,回到「小姐」的身分時,亦可有著女性溫暖細緻。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