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傷的《海邊的曼徹斯特 Manchester by the Sea》

MV5BNGZkZTZlYmMtNWU4OS00OWJkLWJjYjktZjcxZmFhNTY2M2M3XkEyXkFqcGdeQXVyMjc2NTc3NDA@._V1_SY1000_SX1500_AL_

忘了何時開始在網路上看到這部電影的消息。習慣著不看任何簡介,也許有預告看預告,也許有人寫介紹就瞄個幾眼,所有的結局都要在進到電影院那一刻,看完才會知道,整部電影究竟在說什麼樣的故事。常常踩到雷,但也常常意料之外的投入情感,在電影裡跟著情緒流動著。

去年的《寂寞公路》是如此,今年的《海邊的曼徹斯特》也是如此。在高雄上映的廳數少,有時候會因為先看了大片子而錯過這種不那麼受關注的片,每每趕在下片前,都有讓人意外好看的驚歎!

《海邊的曼徹斯特》沒有在開頭把演員角色關係處理明白清楚,看得我有點吃力,大概也是一種心境上的呈現。像主角李的狀態空空洞洞的,心死掉了也讓整個生活處於無法專注其他事情上,只能處理清單上交派的工作。看似實際上活著,卻又飄忽到他方的不在人間。

直到李回頭處理哥哥的後事,才開始挖出內心裡不能(不想、不敢)面對的往事。

一個人究竟深藏了多大的痛苦,會讓靈魂如此活著又像死去的游移?到底為什麼他心底有那麼多的憤怒,無法與人好好相處,卻又常在下一秒意識到自己經常性地傷害眼前那些親近的人?李給我的,是那樣的憤怒感。帶著不知道該怎麼說出口的痛苦、也不該說出來的痛苦,從心裡冒出的那些,都一一轉換成憤怒的情緒。

一個人到底做了什麼事,無法好好的面對,只想從那裡逃開。遠遠地。特別是後來看顧哥哥的孩子派崔克,也會讓李陷入很深很深的痛苦裡。電影裡沒有演的,是長成高中生的的派崔克,在李心中產生的衝擊。那不斷地堆疊的情緒,直至到了頂端,才一口氣爆炸開來。

《海邊的曼徹斯特》沒有刻意把故事交代得很清楚,把該說的都說了,輕輕地帶過,留下的就是故事角色間的情緒交錯。李陷在過去和現在的悲傷裡、派崔克陷在父親離開的傷心中,彼此都無法在當下放掉傷痛去安慰彼此,卻又相互陪伴。

有時會覺得派崔克更沈穩地在看著李,看著李這個叔叔,究竟要把自己浸泡在過去的悲傷裡多久?才會發覺到自己身在現在而不在過去裡?才能將自己從過去拯救出,跟上現在生活的步調。終於在最後,李跟前妻蘭蒂一場像是告解般的對話,才讓往事可以停在某一個定點上,不再跟著生命繼續延伸無限的痛苦。

原諒不是容易的事。原諒別人並且開口讓對方卸下綑綁自己的痛苦不容易;原諒自己並且誠實面對自己對別人造成的傷害也不是件事容易的事。也許唯有到達一種身心完全平靜的狀態下,那樣的痛苦才能被原諒給拯救出來!

海邊的曼徹斯特(Manchester by the Sea)/2016
導演/編劇:肯尼斯·洛勒根
演員:凱西·艾佛列克、蜜雪兒·威廉絲、凱爾·錢德勒、珂茜·莫爾、盧卡斯·海吉斯

圖片來源:IMDB

P.S
配樂很好聽

2 Thoughts to “悲傷的《海邊的曼徹斯特 Manchester by the Sea》”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