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朋友提起去年年初的一場病痛,她問我是不是哪裡受過傷?那場病痛大概是除了頭暈、胃痛外,過去幾年讓我最難消化的、身體的痛。

幾乎不記得它怎麼開始以及結束的,只記得一月一日那天醒來,我就開始無法直接起身,必須用很慢很慢很慢的速度,先是側身讓身體稍微動一下,再躺平、再側身,然後拱起身體慢慢地坐起身,接著再慢慢扶著身旁的東西,改變姿勢站起,稍微動動身體看會不會痛,才能開始走路。

Read More →

寫於2019.07

游泳是一種修行,日日以它為一天的起始或者結束,在泳池裡來來回回游完既定的距離,不間斷、不停歇,也不與任何人交談;在水裡感受呼吸的頻率、肢體的動作,以大腦記錄眼中的景象、記憶每一次划水擺動的姿勢、蹬牆轉身的距離,是不是可以再不斷地修正到最流暢的動作?才明白這不只是一種運動,而是一種修行。

游泳應當是運動裡所耗時間最精簡也最必須心無旁騖、從外至內面對自我的運動。從下水開始調整呼吸,在水面上用嘴巴吸氣、在水面下用鼻子吐氣,來回十數次的韻律呼吸調整身與心的不平靜,才是暖身儀式的完成,才能潛入水裡雙腳往牆上一蹬,朝無人的前方獨行。

Read More →

游泳前的準備是這樣:換掉舊得模糊的泳鏡、丟掉鬆垮穿了數年的泳衣泳褲、補充隨身的洗髮精和肥皂(討厭沐浴乳)、換上新的牙刷、充好心率錶和下水用MP3的電。

我走到售票口,阿姨猛一抬頭看著我說:「啊!是你啊!」我早上不到七點就被鬧鐘叫醒先是打電話問了冬季休館的泳池是不是今天有開?實在是快三點才入睡,睏得很又倒頭回去睡。這個冬季不冷,晚上前游還好吧?我想。

Read More →

三十四歲學會游泳以後的第五年,我在公立泳池開放的冷水池,游滿了一百五十天。這對三十四歲以前的我簡直就是天方夜譚,我以為我這輩子一定不會喜歡游泳或學會游泳,我也以為我是絕對的怕水。

今年的年初,曾經去溫水游泳池游泳,水道太短對於高個子的我來說很像沒有游到,總是划水幾次就必須翻身。三月初第一次下水還是感到冰冷,一直到四月十一日才開始執行我今年的目標「一百五十天」,而且比去年的距離長,今年每天一定強迫自己游滿一千公尺,大概都在三十分鐘內游完,最快一次是二十六分十三秒。 Read More →

長期這裡痛、那裡痛的毛病,讓我在二○一三年的七月,又興起學游泳的念頭。我是神經特別敏感的人,很容易這裡痛、那裡痛,搞得我好像毛病很多一樣。其實也沒有,大概就是工作長時間維持同樣的姿勢,加上我比較高,很多家具都不太能符合人體工學,久了就常腰痠背痛。

那個夏天大概也是因為痛起來很煩,也很想解決它,又加上朋友有妹妹讀體育系的可以教,我就決定再次挑戰這個我至少學過四次以上,三十幾年來都學不會的運動。

關於游泳,我在facebook常寫,好像沒有特別替它寫過一篇文字。那就寫在部落格上好了。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