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公尺的泳季

游泳前的準備是這樣:換掉舊得模糊的泳鏡、丟掉鬆垮穿了數年的泳衣泳褲、補充隨身的洗髮精和肥皂(討厭沐浴乳)、換上新的牙刷、充好心率錶和下水用MP3的電。

我走到售票口,阿姨猛一抬頭看著我說:「啊!是你啊!」我早上不到七點就被鬧鐘叫醒先是打電話問了冬季休館的泳池是不是今天有開?實在是快三點才入睡,睏得很又倒頭回去睡。這個冬季不冷,晚上前游還好吧?我想。

買了月票又跟阿姨說:「不要釘一起喔!我要自己黏。」阿姨懂我那有點龜毛的設計和亞斯性格,有些東西必須有它一定的規則,她趕忙說:「我知道我知道,但是有一張變小了,你再看怎麼黏。」我滿意地接過手來,回家再把它工整黏好,放到裝識別證的套子裡,比上班、吃飯、睡覺、玩樂都還勤快,開始這個泳季。

是暖冬啊!我用手探了探水溫,比起去年十一月底休館前的水溫還暖。出門前夜裡的風還有點涼,姊姊問我:「這樣水不會很冰嗎?」我說:「下去受不了再上來就好。」以往四月才開始游、十一月中就結束,都是因為水太冷而不下水,但去年才發現只要在水上先暖好身,下水就不會太凍了。(是暖和身體,不是柔軟身體,我是個懶惰不做暖身運動的泳者。)

下水後、出發前的準備是這樣:若水太冷,先在水裡跳一跳、動一動,等身體夠暖了,再漸進地全身下水,最後在水底的身體不冷了,再潛下頭去做幾次的韻律呼吸。然後就可以按下碼錶,潛入水裡往前划去。

自由式是入水後踢幾下水,左手先划水,從水下繞過腰部,出水後再繞過上背和肩部與頭部回到水中。我只會右邊換氣。當左手回到水面便緊接著右手重複左邊的動作同時,頭便側轉換氣,待右手出水後繞過上背和肩部與頭部回到水中時,臉也朝下回到水裡。

自由式的換氣是大多數人的障礙。我大概只用浮板學前抬頭換氣覺得脖子這樣不舒服,試了幾次側邊換氣後就拋棄浮板直接換成側邊換氣。但游泳需要「節奏」,習慣了一個節奏,要練另一個換氣方式,就會先打亂原先的方式,也就會拉長時間去適應節奏,所以學了幾年都沒學會左右換氣。

倒是去年學會在水中直接前滾翻蹬牆轉身,在人多的夏季一堆只想泡水不想游泳的泳客擠在牆邊,一點縫隙都沒有,就可以直接找一個足夠的空間,在人群裡如此前翻轉身,再來一次他們便會讓出空間讓人游得流暢一些。

只是前滾翻蹬牆轉身實在耗體力。試想在水裡本就有阻力,人要在水裡前滾不只要對抗水的阻力,還要對抗全身沒運動後吃胖的油脂,一千公尺內能翻個幾回就耗掉不少體力,加上從十一月底不游泳後,一連串的不舒服,還有大半月整個腰幾乎無法直起,整個冬季裡幾乎不運動,連原先漂亮的二頭肌快不結實了。

三月的第一天就下水游泳,本以為水會很冷游不了多少,也以為沒什麼體力可以撐滿一千,但一進水裡,全身的細胞都活了起來,游完六百有點累,再游兩百湊了八百停了下來,看看錶時間還夠,再加了兩百。像賭徒一樣一直加碼,直到淋浴完將頭髮吹乾時才發現手快舉不起來。

離開泳池前再做幾次韻律呼吸,就當是完整的儀式、三十分鐘裡安靜在水裡和自己相處的儀式。每一個一千公尺的儀式,都像是完成一天之中最重要的事。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