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下班的接案人生/25B面:把創作變成商品,要在哪裡賣?拍賣、架站、租用購物車平台?

起先,我跟大部分人一樣都是土法煉鋼的方式,在twitter上、部落格上貼著自己做的明信片看看有沒有人要買?那是2009年「網路社群」還不那麼盛行的年代,沒有網紅也沒有直播主,只有部落客。大部分個人在網路上的交易多半還是得透過yahoo、露天拍賣。

我使用拍賣的經驗不算少,是消費者也是銷售者。但開始經營自己的商店,起初我沒有選擇使用這些我習慣的平台,反而是使用google表單供人填寫資料下單(google表單也是很多人初期會使用的方式。至今仍然非常多人使用。)後來因為工作的繁瑣,加上沒有直接確認訂單成立的機制和金額匯款必須另外人工作業,都會使得買賣變得不夠直覺,並且難以經營,使用沒多久後我就轉往使用wordpress外掛的購物車(2012)。

用wordpress的外掛來建立一個商業網站並不難,有一點網頁基礎、懂得安裝,原則上都是可以簡單解決基本交易的程序。但問題是金流、物流的串連,就沒有那麼容易解決。這樣的商業機制常會衍生出非常多的交易手續費以及申請的門檻,都必須精打細算。

比如說:你可能需要營利事業登記證才能申請某些服務,你月營收要達一定的金額在申請時才能有比較優惠的減免……在當時我便選擇最簡單的方式:沒有線上刷卡只有銀行轉帳的郵寄方式,另搭配ezship便利配提供全家、萊爾富、OK便利商店的貨到付款服務。(年費1200元)以當時的狀況來看,wordpress的外掛就足以讓我比較省事販售自己的商品。

差不多同一個時期,pinkoi也悄悄發展起。我也是非常早期加入pinkoi的創作者,也販售一段時間。後來因為pinkoi的抽成太高,加上一次私訊與朋友交易被停權就再也沒有回頭使用pinkoi。由於我的理念是「希望每一個人不要花太多的費用買設計、買創意」所以我的定價都偏中下,但放到pinkoi就幾乎沒有利潤可言,勢必要把價格往上抬,所以有很多創作者在pinkoi的定價會高於他們在其他平台的售價,消費者當然也不是傻瓜,就會用品名去其他賣場找出同樣的商品。

要一邊接設計案、一邊開發商品、一邊把商品賣掉,真的不是人幹的事。不忙的時候可以一項一項做,但時間成本,製作商品的工具、布料、顏料全部都需要一定的金額去支撐,以致於即使「不忙」也要有一定的「產量」和「銷量」。而忙起來的時候,設計接案、做稿、交稿、製作商品、開發商品、拍照上架、宣傳、交易、確認訂單、回答問題、出貨……全部都是繁瑣的事,那麼「簡化」其中的流程是最重要的事。

於是在用了wordpress外掛一兩年後,我開始租用meepshop平台來販售商品(一個月600元,手續費另計),也順道註冊了自己商店的網域(一年700。.com.tw)它可以連結原有ezship便利配,許多流程都比自己架站方便,最重要的是有人幫忙維護後台,一直到2019年我綁了三年的約到期,且原先600元的方案被取消且後台不再做升級,我便不再續約,轉往蝦皮販售。(另外是月租600元已經成為我的生活負擔。)

這裡要提一下台灣C2C的平台因為都是很早期留到現在,中間也沒做過太多的界面、平台的改版,以致於它們不是界面太醜太難用就是後台機制不夠流暢也沒有依照使用者習慣去做變化,使得賣家真的要把它拿來做為「商業模式」使用,很容易遇到「無法符合需求」的卡關。

例如:商品的品項已經不是從前個人對個人從家裡拿出一樣東西販售,在真正的商業模式裡,同款商品會有不同顏色、尺寸,就很難在這種早期的C2C平台來做操作。而在消費者端,無法從這樣舊有的界面,清楚得到商品訊息(顏色、品項的照片)就會形成下單時的不流暢及猶豫。

轉往蝦皮很單純地只是它的界面是比較符合我的需求,加上它有不用讓我額外傷腦筋的物流和金流,所以目前選擇了它。

拍賣、架站、租用購物車平台,到底要怎麼選擇,我想應該是這樣看待:

如果你有錢,可以選擇月租平台也可以選擇找人幫忙寫一個購物車網站,並且支付維護費用。但你必須再想辦法曝光,否則沒有流量。

如果你有一點程式語言的基礎,又對wordpress有一點概念,現階段的外掛程式已比2012我架站的時期好用很多倒是可以試試。

如果你的品項是高單價又有設計感的,pinkoi是不錯的選擇。15%的手續費加上其他林林總總的物流、金流費用,需要單價高的品項才可以攤提掉這些支出。不然很容易你只會回收「成本」的費用,而完全沒有利潤可言。

如果這也不是你的主業,只是簡單的想賣點東西,那就是選擇拍賣(含蝦皮)。如果這是你的主業之一,一定要找一個適合自己的商業需求的平台。用拍賣平台的好處是在線上會有其他的買家,不像單一網站只能吸引自己的客群。

這樣看來我好像也遊歷網路上所有能夠販售商品的模式,也是我接案人生中很有趣的變化項目。

做商品跟接設計案有非常不同的差異。除了前一篇文章提到的:前者是自我意識的展現,後者是完成別人的交辦以外,更多時候「把自己做的商品賣掉」可能比「完成一件還不錯的設計」還要有趣。因為未知的交流會形成自己和其他人間透過創作、商品的對話,最常發生的事是:原來不是沒有人跟我一樣喜歡這樣的東西,而是在市場上沒有能夠出現我做的商品。

接著下來會寫到寄售、擺攤的部分,也是很好玩的事。

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往往來自於許多時候的心領神會。

我還是得說:我不是一個能夠跟大部分人同溫的人,也常常因為太過直接而造成自己的孤立無援。但是我更常感覺的是,透過大量的創作、分享(或買賣)讓我更加確定:大部分的人都是可愛、和善且溫暖的。

認真來說。八年買賣下來,我真的沒有遇過太過難搞的客人!即使有,大概一千個也就一個。這使得我更加確定,這世界的每一個人都需要擁有真誠的往來!(當然,做設計的時候,我也不覺得我遇過多少討厭的案主!)

圖:Canon EOSM3及EOSM50
20160611京都岡崎公園手作市集(1、2)
20190331首爾弘大外手作市集
20190826我正式結束自己的商品平台

無法下班的接案人生全文:https://www.sun-line.idv.tw/blog/?cat=4028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