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下班的接案人生/B面:20如果生在千禧年後的網路世代,我可不可以不要上學?

無法下班的接案人生全文:https://www.sun-line.idv.tw/blog/?cat=4028

想要做商品來賣,並不是從母親幫我做布包才開始。

父親還未過世前,我有許多3C產品是他問我要不要買的。父親待在大集團總有些員工團購,從手機到相機、從電腦到網路,我都是從父親手上得到,即便當時他已經另組家庭,或者後來我成年開始有經濟能力,他會問我:「要不要買相機,公司買比較便宜!」

童年時期父親喜歡拿著相機替我們拍照,可能是耳濡目染,也很可能是我從小就對「圖像」比較喜愛,所以當他問我要不要相機時,我就說了好,就有了一台自己的數位相機。(但實在不記得,是他付的錢,還是我給他的錢!)

很多人說過我的照片有大部分「玩」相機的人沒有的味道。

我想,那是一種「日常」,以及我不論寫字或拍照獨有的視角,不遵守規則的視角、不依照所謂黃金比例的書寫或構圖。所以我第一個拿來賣錢的「創作」並不是與母親合作的布包。而是那一次看著網友做的明信片放上網預購,我就找了幾張我自己拍的照片,用illustrator排版、送印做成了明信片,就這麼大剌剌的放上網看看有沒有人要買!

那是2008年的事,台灣吹起一股文青風和世界各地還有人玩著明信片交換的遊戲。這批明信片也賣掉一些,爾後才有了我的攝影展、新的明信片、手工明信片, 多半只要擺攤,都還是可以賣掉一些。

前篇寫的:接案的收入,養足後來我做的這些「到底要賣給誰」的商品,以及我想做的、必須花錢的事。但一開始就跟大部分的年輕人一樣「其實也不知道要賣給誰(寫給誰看)?」反正有著接案的收入,那就再找些好玩的事做吧!而我的確跟大部分「想很多」、「猶豫很久」的人不太一樣,通常我想做什麼就會去做了,很少會去思考「做這些東西能賣什麼錢?」、「能幹嘛?」並且用時間換「花費」,用最少的支出去完成可以完成的想像!

由於大量印製明信片(印刷品)沒賣完,常常會變垃圾,2012年我與母親開始合作布包以後,我想要手繪一些圖樣看看能不能印製在布上或紙上,畢竟大量印刷明信片和印刷品,常常成為垃圾,也很容易浪費;我在google上搜尋各種「手工印製」的方法,一個網頁看過一個網頁,一段影片接著一段影片看,每天不是做案子就是找方法搞東搞西的做手工,母親常覺得我遊手好閒、無所事事!

我在網路上找到製作絹版的方式,因為抓不準曝光的時間、沒有好用的曝光光台可以使用,我先是嘗試用壓克力顏料塞住絹版,製成一張很有手感的圖片,印在布上、紙上,慢慢才進階至使用感光劑曝曬絹版,做出第一件衣服、變化不同單色及彩色的圖案,從衣服到布包,從布製品到紙張印製……(接下來我的書封也是我要自己手工印呢~)

如果我出生在千禧年(2000年)以後,我想我應該會問父母:「我可不可以不要上學?」更有意思的是,我還在學齡前的年紀,我最崇拜的人是「愛迪生」,那時喜歡偉人傳記,看到愛迪生沒有上學就成了發明家,就心心念念想當「發明家」,就有過這個「可不可以不要上學!」的念頭!我甚至把大江健三郎的《為什麼孩子要上學》這本書買回來、找出來想看看:「為什麼孩子要上學?」的理由!

若說我的接案人生是一場意外,那麼我的接案人生裡「製作商品、成為商人」這個角色更是一場奇幻之旅!

從小到大被說「沒有耐性、沒有定性」這件事,竟在我一次又一次的實驗絹版製作、絹印研究中被推翻。我從顏料的尋找到光線的曝曬研究及自己特製光台、從第一個壞掉的絹版,做到第一百個才成功,直至今日賣掉的手工絹印商品應該超過千個,做壞和做好的絹版也超過數百個。我一直都在心裡想著「如果我一出生就有youtube」,我是不是真的有可能向父母問出「我可不可以不要上學?」這個句子!

除了「絹印」是上網學的之外,大多數現在成為我收入的技能,至少80%都不是在學校學習的(從繪圖軟體、網頁設計到手工絹印、編繩,甚或連寫文章,幾乎都不是在學校學的!)那麼「孩子為什麼要上學呢?」如果從大江健三郎的文章讀來,大概是要去學校學習人與人之間的互動、看看其他人的世界之類的吧!

我是那種在學校成績不上不下也不惹事生非,不知道「將來要做什麼」的那種孩子;也是那種動不動一直問「為什麼」被當成「挑戰」和找麻煩的那種學生;更是在職場上甚或在網路上因為不合群、不同溫,很容易被排擠、數落的成人;還是那種做每一件事都會有人不斷質疑「你做這能幹嘛?」、「你怎麼覺得你能靠這件事活下去」的那種人;最慘的是常常會有人不斷攻擊你對「生命的實踐」這檔事!

如果我生在千禧年之後(或說網路世代之後),我想我真的會問父母「能不能不要去學校上學?網路上就有很多好玩的事可做!為什麼一定要上學?」

但這世界永遠沒有「如果的事」。正是因為如此,所有的如果都不會發生,所有想做的事都要起身去做,所有好玩的事都要去嘗試。人生最常發生的就是「意外」,我意外的成為一個接案工作者、意外地賣起自己的畫和自己在網路上習得的一切,意外的交了很多網友,意外寫下這些奇幻的旅程……

若說「去學校上學」有讓我學到什麼嗎?那大概是:在不擅人際關係的狀態下,我比較能夠知道被霸凌和排擠的感覺,盡可能地不要參與在排擠和霸凌的小圈圈和同溫層中。但這不知道是好事還是壞事就是了!

圖:
2009台南海安路上藍曬圖,日期相機都不記得了。應該是底片機。後來做成明信片,是洗成相片、手工黏製而成。(關於手工還有很多事可以寫,就在後面囉!

我的第一組明信片。2008,第一代東海書苑。(這系列有四張)
我的第一個絹版20121013,用壓克力做成。

2018好像是我最後一次在家做絹版,之後都在工作室,後來搬離家也把所有工具都帶走。

如果你也想贊助我完成這個系列,請至:https://sites.google.com/view/sunlineathome/home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