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化的楚哥7~8

豆導終於出現了。我姊說的沒錯,他根本就是神。墾丁之神,好像他一在就可以解決所有的事情一樣。Party辦得像園遊會一樣,辦得太大,理念很多,好像就 可以理所當然的照顧著一整個墾丁的很多事情。神化,果然楚大哥被神化了。是故意的?就好像在嘲諷一些事情,像是中輟生,像是人口外移,像是大街毒瘤!不知 道其用意何在,就像擺了一個角色,在告訴很多人,其實「墾丁也可以這樣」的感覺。

只是楚大哥再怎麼樣的被神化,他還是個男人,被雨不停誤認為天氣晴的男人。於是爛戲出現,那滿口雨不停信以為真他就是天氣晴的調調,兩人相遇,溫柔、眼 淚、房間、接吻、過夜。神化後的楚大哥,為什麼又要演一個狗血到不行的角色?只能說,如果沒有這個角色,這部戲就太偶像劇,但是加上了這個角色,就是讓人 在神化裡去思考那些被引出來的問題,只是他不那麼令人討喜。

我也沒有特別不喜歡楚大哥這個角色,但跟雨不停在Party那一段,實在覺得濫情了一點。不過倒是帶了楚大哥也有精神疾病的問題。雨不停的病是什麼,上一 集就開始舖陳了,鏡頭曾經帶到雨不停的沙發上有一本《躁鬱之心》,雨不停吃百憂解、自殺及受刺激後出現的反應,在這個點上,不知道要被塞進什麼議題?是陽 光、美景可以療癒憂鬱(躁鬱或是其他精神疾病)?還是其他?

這兩集看起來,是為了給楚大哥一個神樣般的出場,其他人的戲不強,不過仍在小地方放了一些東西,例如:英文解說員、對照亮亮說的大街毒瘤,外國遊客拍店家 背後的亂,都很有意思。看之後要怎麼把這些東西串在一起囉!以及楚大哥怎麼搞一個人造浪和六星級飯店,怎麼徹頭徹尾讓墾丁變成一個極其完美的聖地。

下一集,真的天氣晴要跟雨不停相認了。剛好在戲還剩一半的時候相認,接下來還有十集,會是療癒雨不停的劇情嗎?感覺上後面的劇情會越來越緊湊,越來越被塞得很滿很滿。(啊~~是每一次看小棣老師寫的戲,都要被塞得腦袋轉不過來嗎?)


導演:鈕承澤、林清振 編劇:王小棣、溫郁芳、黃瓊慧、張可欣、柯雁心
演員:李康宜、彭于晏、阮經天、李紹祥、張鈞甯……

P.S
高雄熱到穿無袖。(只有我啦!)
漢文真是個開心果。

換日線的話:最好是一個楚大哥就能呼風喚雨!

4 Thoughts to “神化的楚哥7~8”

  1. 流浪行者:
    謝謝解釋,看懂了。

    我倒不覺得社會邊緣人的問題,是在於自制力低。
    就如同第9~10集裡的保育問題是一樣的。
    當然我不贊同是環境造就人,
    更清楚的說,我認為是「教育」問題。
    因為缺乏教育,所以衍生環境問題、保育問題、社會邊緣問題。
    亮亮想跟老外說的,是先有居民才有墾丁國家公園。
    當居民已然成為墾丁國家公園的一部分,
    如何教育居民成為保育的一環?
    如何讓邊緣的問題人物,得以回到正常軌道?
    於是有了神化的楚大哥出現,又或者是充滿理念的亮亮存在。
    楚大哥自然是神化了許多,
    情欲的部分,彰顯了人的本質,
    若是要比較兩者的差異,
    我想,應該是在於,
    「想要做些什麼」與「想都沒想要做些什麼」的差異。
    我們不能抹除人的本質,
    但會思考與不會思考的人終究還是有差別。
    而讓人思考的方式,除了「教育」外,
    大概沒有什麼方法了。
    亮亮便是這個教育的角色!

    :)謝謝你來。

  2. 首先談社會邊緣的問題人物,
    也許有人認為是環境造就了這樣的人,
    但更深層一點,
    該說是這些人對於外在誘惑的自制力較低;
    而劇中楚大哥一角,
    關懷社會問題是神化這位人物的主因,
    但情欲又讓這號人物顯得虛假做作,
    情欲的彰顯也是自制力的低落。
    故兩者有何差別?
    只是外在形式表現不同,
    本質似乎雷同!

  3. 流浪行者:
    我反覆看你的留言,不是看很懂說(羞)
    你可以再留明白一點嗎?(….逃~~)

  4. 神化的楚大哥,
    即使腦子有理想,
    仍脫離不了愛欲之念,
    於是關懷弱勢神化了這個人,
    但這個又失落於人最底層的愛欲。
    社會邊緣問題是外在的給予嗎?
    最深層的還是自我自制力的低落,
    只是社會問題浮上檯面,
    而這位被神化之人的欲望被掩飾的很好,
    因為它只上演在檯面下!
    兩者有何差別嗎?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