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看到這本書的時候,我的眼睛一亮,亮的是它的設計。一片天藍的顏色,忍不住就把它拿起來翻閱。它很有趣,它讓我覺得它裡面每一個使用錢的方法,會幫助到一些人,會有那種「嘩!真不賴啊!這樣的書。」但它又讓我想著「到底有幾個人會去花那些錢,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而每一個人,對「需要幫助」的定義又是什麼?這本書剛上市的時候,正巧碰到「水蜜桃阿嬤」的炒得火熱,當時有那種「被騙的感覺」的人,應該是連翻都不會翻這本書吧!
很小的時候,我們在學校都買過那種捐給紅十字會的郵票,那時我們不怎麼明白「捐錢」這件事是什麼,錢它怎麼用,是幫助誰的,通通一概不知,也從來沒有人會跟我們解釋,它的做用是什麼。一直到了我領了薪水,才在九二一那年,捐出了生平第一筆自己認真想要捐出去的錢。
如果我們回到九二一地震的1999年。那麼我們必定會記起,那些一堆又一堆送往災區的衣服、食物、日用品……經過媒體一再呼籲到最後變成物資過多。這點證明了台灣人的愛心,也同時證明了台灣人對於這類的事件是一窩蜂的參與,卻缺乏面對資源的一套管理方法。更別說書中提到的持續關心「自己的錢如何被使用」,多數的人,以為捐助了以後,受捐助的一方,就會得到應有的幫助,但很多例子告訴我們,事實並非我們所看到的樣子,時常都有「被騙了」的心情圍繞在這些例子左右。
看這本書時,我一方面有衝動想要起身就去掏出我能掏出的金額,去幫助一些人,另一方面又覺得那些自然以外所產生的窮困、痛苦,是怎麼發生的?像是持續20年的內戰、家暴、環境汙染,皆是由人引起的,而因為這些人,我們要掏出那樣的金錢,我們要不斷的付出,然後補平人類本身帶來的問題,實在讓人矛盾啊!我們為什麼要為了一定要打戰爭得你死我活的人付出?我們為什麼要為了打人的人付出?為什麼要替製造環境汙染的人付出?但我們卻不可能因為冒出了這樣的疑問,停止了我們的愛心!
書中提了非常非多的案例,有的二、三十塊可以解決,有的上千、上萬到上億的都有。而究竟為什麼有些明明平常生活就能注意的東西,要那麼大費周章的被收錄到一本書裡?我在想,或許這個世界,缺少的不是叫作「愛心」的東西,而是少了一種叫作「珍惜」的心情。倘若每個需要幫助的人,都可以珍惜別人的給予,那麼願意付出的人就會多更多,在此同時在我們如果可以從自身以外的人、事、物開始關心起,或許有些事,就不用擴及那麼大、那麼廣。
雖然看這本書的時候,總會想著「這些那麼理想性的互助方式,真的能夠執行嗎?」像是要求人們在買東西時,去思考自己買的東西是不是在環保之下的產物、去想像這樣製造商是不是有做到對於工作人員的照顧……這樣的思考模式,需要從平常就建立起,不是三天兩頭就可以做得到的,但我想,或許我沒有大錢可以幫助那些需要錢幫助的人,我應該還有能力從像這樣的觀念建立起、從其他小地方做起。
「一旦匯聚每個人的行動力,每個用錢的當下,所花出去的每一分錢,都會讓世界產生巨大轉變。」書底這樣寫著。這是一本告訴你,當你在花錢時,深思熟慮省下來的錢,可以幫助一些需要幫助的人,它也告訴你只要我們改變了花錢的方式(態度吧!)就能改變這個世界。
我也在想,這個世界有很多很多的人,不管有沒有看過這本書,只要我們多花一點點時間關注,只要我們多用點心去了解,就算沒有錢,我們一樣能夠一起改變這個世界。
※本書附注了非常多機構團體的網址及聯絡方式,大家可以找出自己關注的,去參與及投入。
《60億人的幸福互助會──改變世界用錢的方法!》
2007.07. 野人/ISBN:9789866807046
作者:山本良一、Think the Earth Project(想想地球小組)
譯者:范瑞君
P.S
知道累了吼!昨天沒有時間多寫,所以今天就快點趕,趕完才凌晨一點噎~~
還可以寫第二篇。啦啦啦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