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拉近死神與偷書賊的距離。

D某天拿了《偷書賊》送我。原因是我告訴他,我現在要逼自己看書,若有什麼書可以推薦的,就要跟我說。那時我手邊還有一堆書沒有看完。好像是剛收到遠流《NEXT》的那幾天,所以我告訴D,這本《偷書賊》我晚點才看。一直到要參加樂多的夏日BLOG傳說,我才開始列書單,第一本要解決的正是這本《偷書賊》,原因無他,實在是因為它太厚了,不早日消化掉不行。

才看不到五分之一,我就決定要以這本書做為第一個我開始挑戰夏日傳說的題目。(看完這本書後,書皮已經磨得有點爛爛的了XD)

我很喜歡這本書。不單單只是它以一個「死神」的角度,去講述「偷書賊」這個故事。我看到更多的是一個孩子為了保留死去弟弟的記憶,拾起了那本書,因而開啟了她對知識,對文字及閱讀的渴望。這份渴望,一直向外延伸,每一次養父陪伴她識字的過程,讓她珍惜每一個閱讀的時刻、每一次送衣物至鎮長家擁有了一整間書房的雀躍,到後來以文字與那個終日不見天日的猶太人的對話,最後在戰事的防空洞裡撫平每個人的恐懼。

我不曾經歷過任何的戰事,無法感受在那樣的年代裡,文字的重要性更不可能清楚的知道一個十幾歲的小女孩,有什麼樣的魔力,可以用「讀書」這件事得到身邊其他人的尊敬。而文字,確實是擁有如此大的能量,如同那個 莉賽爾唸故事的對象「麥克斯」,後來寫的小故事裡那段話:「元首決定用文字來統治世界。…… 他日日夜夜種下文字、栽培文字。……德國成了一個培植『思考』的國家。 」

我喜歡這個「麥克斯」寫的小故事,喜歡他的畫,喜歡在那樣的狀態下,他還可以提筆書寫,作畫。在那裡,他靜默的像空氣,無聲無息,懷著活著的罪惡,在夜晚,他夢見被他拋下的家人;在白天,他夢見他在拳擊場上遭受希特勒的猛烈攻擊,直到他反擊的那刻,希特勒用文字控制了所有的人民,對他,加以施暴,然後他無處躲藏。即使這樣,他還是提筆寫下那些故事,安然的待在每一個自己寫下的文字裡。

由於我是唸職校畢業的,在外國歷史上,我的印象一直停留在國中歷史課裡,對於希特勒、猶太人,以及《偷書賊》裡講述的年代,一點概念都沒有。開始知道集中營,或者說開始把這些事情連在一起,是因為之前看了浦澤直樹的漫畫《怪物》,才知道歷史的這一段,而真正感受到那種令人恐懼殘暴,是跟著日劇《白色巨塔》的財前五郎,站在 奧斯威辛的集中營,聽著那些曾經進行殺害猶太人的故事。

每當《偷書賊》裡,提到那些集中營、那些猶太人,對於這樣一段又一段的畫面,就又出現在我的腦海裡。生在這個世代,我仍舊無法理解,是怎樣的優越感,讓希特勒去主宰每一個人的生死,就像我無法理解,為什麼歷史一再重複這樣的族群分裂,而產生衝突,甚至是戰爭?

《偷書賊》這本書要講的主題其實很廣,從「死神」為出發點的死別、「偷書賊」對知識的追求,象徵每一個人往前的動力、種族區分下每一個人性的面向、貧窮與富有的差異、從信仰(信仰希特勒)引起的戰爭而造成的生死拉扯,以及太多太多要帶出來的故事。也許過往有很多比這更精采的故事被我給錯過了。但我很幸運,我讀了這本書,那個女孩讓我再次相信,文字的力量,是那麼強而有力的引領每一個人,每一件事。我選擇相信女孩從閱讀文字裡產生的力量,放棄選擇元首以文字「培植」那些思考,栽種那些優越。

與幾個看過這本書的人小聊。多數的人,都喜歡養父漢斯‧修柏曼這個角色。我猜想,多數的人,都需要這樣一個一起閱讀,以及分享閱讀的人。至少,我們都希望最初引領我們進入文字世界的人,是可以陪伴我們閱讀、與我們分享閱讀的人,而不是一堆冷冰冰的教育課程。

說了這麼多我喜愛這本書的理由,要小抱怨一下,這本書草率的結尾。說這個結尾草率,應該說是它太過匆促,或是說為了故事的清楚明白,多了沒有必要的片段。怎麼不讓故事就停在死神拾起了「偷書賊」寫下的《偷書賊》那個點,停在魯迪的唇上就好?(什麼?這不是愛情小說,要知道「魯迪的唇」的人,去買回來看吧!)
此書已隨著我的喜愛,參加小小書房的行書活動,前往大陸友人的手中,即將開始在大陸的旅程。
 
 《偷書賊》 2007.07. 木馬/ISBN:9789866973420
作者:Markus Zusak 馬格斯.朱薩克 譯者:呂玉嬋

.S
一個晚上不睡覺幹掉半本,也算是我的記錄了。
感謝D,給我這麼一本好小說。

換日線的話:如果沒有戰爭,那個年代窮歸窮,也不乏是過著快樂的日子啊!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