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遺憾」這兩個字,我不喜歡是枝裕和的《橫山家之味》。因為「遺憾」太過日常,能夠不要「遺憾」才是活著的時候最大的課題。
從《橫山家之味》,接續幾部是枝裕和的電影,還是讓人一次次進電影院報到。每一次都覺得是枝裕和的日常拍得越來越平淡,但卻越來越容易讓人走入自己的日常,回想自己的日常,究竟是什麼模樣的。
「勇敢成為別人的過去,才是成熟的大人。」這句電影裡的台詞和宣傳文案上「我們都無法成為自己想成為的大人。」這兩句話,是《比海還深》最重要的兩句話。
「成為別人的過去」,意味著我們也成為別人的過去,無論是哪一方的選擇,人都會在慢慢長大、老去的時候,理解到我們終究需要面對自己再也不是別人的現在或未來,那些離去的人,將我們放在過去,同樣的他們也因此成為我們的過去。
這是放下和被放下的課題,在生命的初始到結束,每一天、每一分一秒,都必須熟悉的練習。練習失去擁有、擁有失去。
阿部寬演出的良多,是個偏離大部分人認為的「正軌」,沒有成為別人期許的大人,更沒有自己想成為的大人。
但自己想成為的大人,究竟是「大部分的人認為的」,還是我們自小真心希望的?會不會其實每一個人心裡想成為的大人,都是依著我們所看見的範本,擇其一的選擇,卻從來沒有認真思考過,自己心裡想成為的大人到底是什麼樣子的?最後,無法成為自己想成為的大人,也就理所當然著。
《比海還深》是一部後勁很強的電影。比起是枝裕和前幾部更為平淡,卻更深刻。如果「遺憾」像《橫山家之味》那樣平常,「過去」是每分每秒的事情,成為什麼樣的成熟或勇敢的大人,或許再也不是重點。理想的自己也許有點困難,會不會不要像自己討厭的大人會比較容易一點?
《比海還深》海よりもまだ深く/2016出品
導演/編劇:是枝裕和
演員:阿部寛、真木よう子、小林聡美、リリー・フランキー、池松壮亮、吉澤太陽、橋爪功
樹木希林
圖片來源:《比海還深》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