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有緣看到《學習的理由》(原名:不想考基測)。十四歲的年紀,來探討學習的理由,大概是我那個世代的人,在同樣的年紀,不會去思考的事。
楊逸帆花了數年的時間,從身邊的同學開啟這部片的拍攝,想從中找到「為什麼要考基測?」、「學習到底是為了什麼?」的答案,到最後楊逸帆從自學的決定一頭栽進基測,忘記自己只是想要體驗面對基測的心情,從分數衡量自己的表現,到最後困在分數的加加減減裡。
儘管這部記錄片,沒有在台灣的龐大教育體系裡,找出學習跟考試之間這個從來沒有人可以好好解答的答案,但可以看見,從這樣的思考中,他們開始可以慢慢走出考試、分數的迷思。
也許就如立安在片中說的,也許台灣的教育制度,應該把大學的學習形式,放到更早的學習階段,透過自我的選擇,更早找到「自己想做什麼」這個答案,而不是從小慢慢地在這樣的教育體制裡,一一劃去自己想做的事,只剩下被迫、被告知的「我應該要做什麼。」
-----
看完這部紀錄片,會開始思考在我的那個年代,自己學習的理由和喚回聯考的記憶。
我應該是無心成為默默抵制聯考的人。在我國中階段,我思考的不是「學習的理由」而是「活著的理由(意義)」。
七年級以前的世代,別說學跳舞、拍紀錄片這種奇怪的興趣,就連課外讀物、學音樂,都不太可能存在於衝刺的求學階段,甚或連學音樂都會因為要成為頂尖,而有一套標準、評比,如果無法成為最好,那就必須選擇放棄,回到只有讀書(教科書)的日子。
那個年紀我常想「是不是我考不上第一志願,就不配活著?」於是我讓自己的成績越降越低,低到父親有一天問我:「那不然你去打球好了。」(當時學校的球隊是可以保送的。)
那個年紀我常想「是不是無法成為長輩心中乖巧懂事會唸書孩子,是不是就乾脆消失在這個世界上?」於是我一直困在這個問題裡,一直到二、三十歲以後。
我無意識的成為不與分數追逐的人。當看見片中的這些孩子會為了分數而努力的時候,還會有些不可思議。想著就算是這個世代,原來大部分的人,還是在分數上會那樣要求自己,像楊逸帆那樣,落入一科只能錯幾題的考試謀略裡。
後來的每一個年紀的每一次的聯考,從高中、高職、五專、四技二專、二技,到後來的插大轉學考,我都只有一個希望「有學校唸就好。」我不要再浪費任何時間,在這些學歷裡。
再更後來,我在一個又一個工作中,尋求「我可以做得好,而我也想做的工作」。很幸運的,終於在30歲以後,能夠找到這件事,繞了十五年,從父親帶我離開美工科系的學校時,我又回到這個我唯一親手填下的志願。
年過35歲,再回頭思考「學習的理由」,有比年少時更清晰的解答。
學習的理由,
是為了透過學習了解自己和這世界、社會的運行,它不會只是課業上的分數競爭,也不會只是當學經歷要拿得出來、對得起誰,而是從那樣的過程,剔除自己不想要的(現階段台灣的教育體制內只能這樣。)找到自己想要的,然後繼續學習下去。
學習的理由不在課堂上,不在課本中,也不在分數、學歷、好工作上。而是在漫長的人生裡,從學習的過程不斷地探索生命。
------
也許不是一部純熟的紀錄片,但是件值得每一個人思考的事。
十月份高雄駁二還有幾場,不要錯過。
《學習的理由(原名:不想考基測)》If There is a Reason to Study/2016出品
導演:楊逸帆
演員:陳立安、蔡沛玲、林雨萱、鞏興豪、楊逸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