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趕上流行的話題,所以追劇都用快轉看?

影劇作品躍進串流平台後,經常都是一次上架所有的集數,好讓觀眾可以「不用等」就可以在短時間裡把過一部劇給看完,不像過往需要在固定的時間等著撥出。(如果劇短的話,我可以一天熬夜把它八到十集的劇看完,且不快轉,這是二十年前看日劇DVD/VCD養成的習慣,通常都是一個週末看完一套劇。)

時代變得非常快速,話題的潮流需要在短時間被炒作起來,那麼透過大數據的觸擊及點閱才能瞬間的飆升,好讓更多人被觸擊,引起注意去購買、觀看,或者引發更多的討論。但不論是追劇或閱讀,都是必要性的要花上更多的時間,所以有了那種幫忙整理大綱及重點的使用者,在非常短的時間將劇看完,不論是拍影片或是開個podcast的節目,又或者寫篇文章,來濃縮一部劇的內容。

為了追上話題,有些人是看這樣濃縮完的內容,或者加快倍速的播放,把劇看完,好參與「別人都在聊,但是我不知道好像會死掉一樣」的話題。

初聽到這種追劇的方式我有微微的震驚,但也不算太訝異。每次什麼新劇上線,好像不討論、不追一下就會被排擠一樣(XDDDDDD,可我就一個人,誰要排擠我。)更經常的是會遇到那種「你不追好像就是井底之蛙一樣」被唾棄!(到底先看完、知道別人在講什麼有什麼了不起?XDDDD)好在現在有些劇是一週上架兩集(或一集)使這種「人人都集慮自己跟不上話題」的現象稍稍減緩。

我看劇的習慣是不想等,所以一定是在播完才會一口氣看完。但在話題上肯定是落在熱度的後頭,就像在平行時空裡比別人慢了半個月、一個月,好像別人的時間總是比我快了幾倍。就像大多數人都迷戀好久的韓劇,只有我現在才剛開始看幾年前的韓劇!想找人討論也確實在現今已然成為別人的過去式而失去了共鳴的可能!(別人可能看完都忘了,誰跟你討論!)

最有趣的現象其實不是「為了跟別人有話題而跟風所以快轉」這件事。而是過於快速的話題製造,經常會讓輿論一面倒的把爛劇講得多好看(尤其是那些農場標題),或是過於經緻沒人耐得住性子看(也看不懂)所以在話題上沒有熱度而變成了爛劇。於是在行銷上會非常著重第一時間的話題炒作,讓很多人明明花了時間,卻看了那些「被說得很好看」的劇,覺得自己浪費時間,便更加的不願意耐著性子好好地看一部劇。

這是一種時代的焦慮。

焦慮自己跟不上話題,焦慮自己跟話題上的意見不同,焦慮自己被拋棄在潮流之外。拜託,爛劇就棄劇了,不需要附和別人,也不需要讓自己浪費快轉的時間看完,更不用擔心自己跟不上潮流;現在話題已經快到一週內就會消失了。(我想很多人都知道這種變化,並想辦法讓這種過分快速創造話題或話題消退的時間可以拉長!)

我好像只有小時候快轉看過《危險心靈》,原因是那種校園的孤立和師長的權力打壓讓我看得很不舒服但我又想把它看完(可以說是因為劇本寫得很好。)於是用快轉的看,直到年過四十後才能好好壓抑住心裡的不舒服看完它。而有時會太想知道劇情的發展而找大綱來看,但網路上速寫的大綱也經常性地寫得亂七八糟,應該也是為了追求速度沒有認真看而寫得亂七八糟吧!(乾脆編劇都把分集大綱放到網上好了,免得那些速寫的人亂寫。)

其實認真看劇能與別人聊的話題更多了。從劇情的節奏、角色情緒的轉換、場景場次的變動、演員的表演與導演的調度⋯⋯在在都是看劇的細節,哪怕只差一秒,你都能感受到它在整部劇裡的功用,有時候還會讓人不禁在心裡拍手叫好那些留白或是緊迫的時間安排。

你何必只看那些為了製造話題而討論的行銷文字呢?(不論是看劇組行銷劇的或是網紅製造行銷自己的文字。)是怕自己跟別人不一樣?還是覺得沒有跟上別人的話題就會被遺棄呢?又或者只是盲目的相信「別人的想法就會是我的想法,所以我只要吃別人消化後吐出來的東西就好?」

不要那麼焦慮了。

學習好好的把劇(或書,或任何資訊)看完,從中挑選自己喜歡的,訓練自己可以慢下來的去選擇自己要的,在話題裡可以與別人分享自己的觀點,你才不至於什麼都看了但什麼都沒有自己的想法,只能一直焦慮下去。

如果你真的喜歡速速的啃劇,其實讀劇本會比讀小說快非常多(劇本大多只有對話,及沒有過於鉅細靡遺的場景描述。)多讀幾本劇本,看劇的時候,你就能慢下來看那些正常速度的表演,在其中領略你經常忽略的細節,或者你時常遺忘的自己!

圖:20221204,我買很久沒有拆的《信號》的劇本,Canon EOSM50。這兩三天才看了劇,於是把它拿出來翻。改天再寫這部劇,有點可惜的最後幾集。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