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總是說不完整一個這樣心痛的故事!

是因為難以直視心底的傷痛,所以在揭開示人的時候,需要加上一點渴望發生的修飾,還是因為事過境遷終於可以拋下曾經的失去,所以用一種泰然自若卻不完整的表達,說這樣一場一輩子錯過的遺憾?如果有下一次會是在年老以後,還是下輩子?

像《刻在你心底的名字》這種故事在早年應該屢見不鮮,在同志圈裡能被談論起都是很久以後的事。即使至今台灣同婚已經合法化,要能大方公開自己的性向,仍然不是件太容易的事,就算有一部分的人是願意對不同性傾向的人展開友善的雙臂,依然很多人需要躲在自己感到安全的位置。

當所有的焦點都落在兩個刻骨銘心的男主角身上,我反而被林暉閔飾演的角色給吸引。好像他眼裡那一份堅定和數著臉上的傷痕,說著它們怎麼落在他的臉上,都是一種宣示。劇本這一段寫得真好,林暉閔也演得精采,再連結到Birdy爬上爬下躲開這世界幾乎想要毀滅自己的惡意往下一跳,既沒有真的摔死了誰,卻回擊那些逼人進入絕境的「不允許」。

而時空的背景又雙重地加重這個「不允許」。在威權的年代,別說同性戀,連異性戀的交往都會換來退學的處分。在被壓迫的環境裡,那樣的壓迫只會更明顯地轉向更不被允許、認同的那一群,好像能夠在階級權貴裡找一個高階的位置站著,就不會墜入底層。

也許保護自己深愛的人,有些人選擇了推開、捨棄、不承認。而有些終究願意飛蛾撲火的奮力一搏。但更多的是只能深深地在心裡刻下對方的名字。

但可惜的還是面對錯過和遺憾的時候,我們都會想要用力拉扯,希望可以回過頭去追尋或是重新再好好說清楚當時沒有說過的愛意、抱歉和道別。於是,電影劇情就在後來岔了一個缺口,而失去完整這個故事的可能。

故事為什麼非得走進中年的相遇?如果停在電話放著主題曲的那一場,會不會讓人更感傷痛?故事為什麼非得出現一個女人說著:「喜歡一個男人是天生。」好像最後就只是想要成就這句台詞。故事為什麼非要拍出那些像是旅遊節目的風景導覽?為什麼一定要解釋「當年你們百般被拆散是因為不想你們承受同樣的苦」?人生不就都是要自己走過一次才能真的感受那樣的痛?

但還好的是,不得不說戴立忍的所有演出將這個故事沒有說好的結尾給補好了。那一個回頭的驚見、那一個轉身說:「我再陪你走一段。」都在在說著:「我怎麼可能那麼容易就把你忘記。」才能讓這段在那個時空背景裡必須隱在心裡的情感,深刻地印在觀眾的腦海。(是說青年和中年的身高差太多了一點!)

另外幾個令人困惑的點:

1.為什麼非要搭船到馬公的沙灘?中間有什麼是被剪掉的嗎?

2.Birdy最後與張家漢那通電話,家裡是發生什麼樣的變故嗎?搬家了、電話換了是因為什麼呢?

「總是說不完整一個這樣心痛的故事!」我想那會不會是心裡想說的這三十年來的故事真的無法那麼輕易的被說完整?挑著撿著每每到了尾聲都收得不夠完整了。

P.S
不知道讀這篇文章的人有多少。如果有興趣,也能找找二十年前的《夜奔》來看,一樣有戴立忍,一樣是同志情,而年代又拉了更遠更早的民初時代。那是一個背轉身,人就與愛是生離也是死別了!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Your Name Engraved Herein/2020
導演:柳廣輝
編劇:瞿友寧
演員:陳昊森、曾敬驊、邵奕玫、戴立忍

圖片來源: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Facebook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