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平台能夠被稱之為「部落格」嗎?

當人們對「社群網站」的厭倦開始形成大量出走到一個「安心」的平台「發聲」,我們真的會「重回」部落格年代嗎?當「文字平台」開始重新取代「社群網站」成為人們選擇溝通對話的方式,我們得先回來看一下「部落格」這玩意的要素有哪些,再來想想文字平台真的能夠被稱之為「部落格」嗎?

前陣子搜到一個2008的網頁「踢爆!台灣最值錢的前300名部落格!」裡面應該很多好幾個都不能連了。但比較有一點點年紀的(經歷過無名小站)多半應該都聽過這些部落客。(看到奶茶這貓,才想起貓界火紅的起點是從奶茶不是黃阿瑪啊!)

再往下拉,有一塊是評比部落格價值的四個面相:串連、行銷、社群、專業力。大概就足以說明「文字平台」是無法被稱為「部落格」的。

從「社群網站」脫離出來的「個人發表」,大部分都還是依附在「平台」下。有一段日子matters老是有一種文章是在評論「誰的文章應該夠格被稱之為文章」或者「必須要被看見」,在部落格時代哪有那麼多這種爭議?

大部分的時候「部落客bolgger」(寫部落格的人)都是非常有獨立性的個體,若以現階段來看,會比較接近方格子跟探路客的模式,不依附平台的數據演算,都是靠部落客各自互相串連分享(收藏、追蹤)認識另一個部落客,而慢慢成為一小群一小群性質相近的群體。(方格子和探路客這兩個平台還是有什麼推薦之類,是被篩選出來的。matters則是用數據演算來調整首頁。)

「獨立性」這件事是現在的文字發表平台不足以稱為「部落格」最大的原因,但這是經歷過社群網站的年代洗禮而形成的。大部分的人習慣的交流模式:

不主動、厭倦社交但需要一定程度的社交、不太能自己挑選訊息、缺乏自我表達的自信(和能力)、容易被風向帶著走、容易陷入「被大量認同和渲染」的社會現狀而更加迷惘……

但,沒有社群平台,也沒有「追蹤」、「訂閱」功能的時候部落客到底怎麼互相連結起的呢?早期部落格是透過RSS的功能去訂閱彼此的部落格(更早的新聞台、發報台是用email)再以閱讀器去讀取其他部落格的新文,所以並不局限「只能閱讀一個平台的文章」。也就是說,你不需要在不同平台各自有帳號,你就能透過這個功能,訂閱所有你想看的文字。

這個功能的演變,最接近的是讚賞公民在liker land app 所開發的功能,讓你可以比較容易的訂閱其他人的文字。(點我加入讚賞公民點我下載liker land)但實在是因為社群網站的默默影響的關係,大部分的人失去了「歸納整理」的能力,它餵你什麼文字,你就吃什麼訊息,加上一堆社交關係,很多人幾乎是無形之中就放棄自己可以挑選接收訊息的方式

另一個部落格的主體性除了文章的發表外,的確就是透過自我的篩選分享出去給人的文章。(這跟「挑自己讀的」不一樣,這是「讀完、消化後的分享」)有點類似讚賞公民的「super like」。以往可能還延伸出書籤分享蒐集的方式(類似現在Facebook的share,但注意:是有被真的消化過的訊息來分享,不是現在看到什麼就分享爽的。)

這裡說明一下:有些人會把Facebook的「分享」當作一種「我存下來等一下再看的收藏」,所以後來Facebook開發出「收藏」的功能,讓分享盡量是用戶認為「需要被分享」的內容。(當然,大多數人不會意識到它們兩個的不同,甚至很多人沒有用過「收藏」這個選項。)

而部落格的引用功能(Trackback),也不是現在跨平台能夠做到的。這個功能是假設有人在他的部落格網站提到你一篇文章的連結,就會發送一則通知到該篇文章通知你有人引用了你的文章,你便可以透過通知看到誰引用你的文章在什麼內容裡。

當然,部落格的功能還有:你可以更動你的版面,你可以放上你喜歡的「友好網站」、「推薦連結」還有各式各樣各種不同部落客的串連活動,放上串連貼紙去廣發給來訪的人知道有這麼一個活動。而不同平台也因為RSS和串連的功能,不定時的會有人舉辦串連活動(大大小小、百花齊放),你既可以與不同平台的使用者連結起來,也不用依附在一個平台底下。

部落格會亡,一方面是因為社群起來了,一方面是沒有收取費用但也無法創造收益,最後終告收攤。(所以才有了部落格都是滿滿廣告這種事,不然你怎麼會在facebook、instagram、youtube看到那麼多廣告呢?)另一點則是「相簿」這事耗掉太多的流量和空間,所以純文字的平台會比較容易成為後起之秀(flickr pro年費今年再度上調)使用者一直不付費,最後都會走向收費或是廣告滿溢的狀況。

現階段(2020.09)的文字平台能稱之部落格嗎?我想是不能的。以matters、方格子、探路客這三個平台來看,matters像大型的討論區(而且是沒有被分類過的,並且在交流互動上更趨向facebook了。討論區大概像dcard)而方格子比較獨立、個人,但很方格子用戶不太愛互動;探路客的部分比較趨向instagram,有討論、有回應,而且多半的人渴望脫離原有的社群被看見、參與討論(閒聊)。

一同經過部落格時代的朋友說:那已經是回不去的年代。

是的。至少在「獨立的主體性」上,部落格就是一個過時的產物,彷彿一切都必須建立在「社交互動」的模式裡。

我對於「回不去的時代」沒有特別想要追尋什麼,也不認為文字平台「應該」部落格化,並且我堅持認為「每個人都應該有說話(發表)的能力」只是礙於真的疲累於社交這件事,所以跳離Facebook後,不想再花大量的體力和時間在社交範圍裡,而那樣的「社交」是大部分人不會自我意識的,只是從Facebook跳出去再造一個自己舒服的社交模式而已。

我還是樂見文字平台的出現,帶動大量的書寫和閱讀,它們的本質本身就是帶動人們從慣性的社群交流的模式重新建立起新的思考。

但「社交」是人類非常重要的生存法則之一,我們永遠不可能擺脫這件事。但你可以決定你怎麼看待你使用每一個平台的心態。

你真的,是想寫字嗎?還是,逃離社群?

我寫這些文,不為了批判誰怎樣社交不怎樣社交。多半是把一個問題拋到半空中,想接的人就會去思考,不想接的當然就自動略過即可。而這個特質便是從部落格時代留下來的:人人都有發聲的機會,人人都能透過跟其他人的文字交流產生不同的想法,但我可以不理你,你也可以不理我。才沒有社群網站那個加不加好友的扭捏呢~

圖:
201210京都哲學之道Canon EOS 5D Mark II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