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跟「孤單」的區別,到底要怎麼區別?網路上的說明沒一個說得精準,我老覺得「孤獨」是一種能與自我共處的狀態,在心靈層次是高於「孤單」,能夠自我陪伴的;「孤單」則是在群體裡落了單,有著獨自一人的不得不,便從心裡長出與世隔絕的感覺。
《致親愛的孤獨者》闡述著三個女孩在「年輕」的年紀裡,所呈現出獨自一人於世上強烈的疏離感,雖然請來駱以軍唸旁白,太過文藝了一點,且以三段故事的主角所經歷的事情,是更貼近「孤單」而非「孤獨」。不過,這可能是因為我對於這兩個詞的定義著莫名的堅持,而感覺應該區分清楚。
孤獨的人不一定感到孤單,但孤單的人會感到孤獨。
駱以軍的旁白沒有問題,甚至是形容在視野尚未打開的年紀、自我摸索的過程感受到的狀態都相當準確,只是放在這裡就有點矯情,也太過文青而無法貼近觀眾了。(但我想這部電影本身應該就是定位在「藝術創作」上,可能沒有想要跟任何人對話的念頭吧!)
青春是人生中第一場面對殘酷的遊戲。
因為欲望(任何的)群體裡出現大量的評比,無法加入的時候,人必然會被晾在一旁,而形成強大的孤單感,有些人逃跑去尋找任何陪伴自己的方式,有些人勉強自己融入群體,但從來沒人告訴我們「自己」是什麼?至此我們才開始從任何事情裡去摸索、形塑自己的樣貌,但往往因為未知而感到強烈的孤單感,形成一種「自己到底該不該活在世上」的提問,或者努力想要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和意義。
這部電影裡三段故事都是以青春的女孩去呈現「形單影隻」的心情,並且循序漸進,讓那本是模糊不清的情緒,從校園到他鄉,最後回到自我認同裡,找到一束光亮,讓人即便不太喜歡它所想營造出「一種文青的孤獨」,也真能感受到時間的魔力:時間使人從慌忙不安的青春抽離,進入另一段自我質問的成年,再至努力從容不迫的中年……
直接將人在青春之時會遇到的狀態,這三段故事將群體中會遇到的、自我選擇後所需要面對的、重新梳理過後再次選擇所面臨的孤單感,直接、完全不閃避表現出通常人們不談的「自我」,在台灣電影裡,是非常勇敢的挑戰;這不僅是賣不了錢的故事,還是不會有人想要碰觸的內在。(這麼孤單的世界,誰想要啊?)
末了,駱以軍的旁白又冒了出來,他說:
相信我,十年後的你、二十年後的你,一定比現在不那麼孤獨,一定的。一定也不因為那麼純潔,小小的事,受到那麼大的傷害、痛擊,因為那時的你,如現在的我,更懂得全景裡,交換的祕密,但那時你不再是,那片薄薄一片,只能共振你自己,那風笛的薄膜,會那麼孤獨,是因為此刻的你,一無可換,也什麼交換都還沒開啟,那怎麼辦?我不知道。但我會說:讓我擁抱你一下。因為你那麼珍貴,只是現在的你不知道而已。
這不是一部「致孤獨者」的電影,而是真正的「致青春」,惶惶不安的青春,或者是給終其一生都無法真正感受到「能夠享受孤獨而不覺不安和慌亂或焦慮」的人:
讓我擁抱你一下,你是如此的珍貴,只是你不知道而已。
《致親愛的孤獨者》Dear Loneliness /2019
導演:練建宏、廖哲毅、於瑋珊
編劇:找不到資料
演員:駱以軍、劉冠廷、張寗、姚淳耀、李雪、鍾政均、林慈恩、謝欣蔚、李聿安
圖片來源:《致親愛的孤獨者》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