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個孩子的笑聲!

沒有人看這本《第五個孩子》時會有笑聲。如同它書封上寫著的,這是一本令人毛骨悚然的故事,所想必閱讀的時候,應該會是驚恐的,更別說是發出笑聲了。我不知道為什麼寫書介的人會用這「毛骨悚然」來形容它,是因為這第五個孩子「班」的怪異的行為,以及它根本不像人類的種種?還是只是就人性面而言,讓人對於這樣的人性感到「毛骨悚然」?

我並不覺得這本書的內容有那麼毛骨悚然,但是在人們對待班的時候,那人性的黑暗,被多麗斯‧萊辛描寫的非常精采,從外在挖掘人最醜陋的樣子,同時,也呈現出讓人感到溫暖的,母親的角色。看這本書後,正好看了《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恰好兩個故事都有一個母親的角色存在,但這兩個母親呈現出正好兩個面向的差異,一個是抛棄,一個則是懷抱希望以耐心去對待自己的孩子。

《第五個孩子》還更強調了每一個個體彼此之間的差異。我們姑且不論這個班,在《第五個孩子》的二部曲《浮世畸零人》裡如何揭開自己身上所帶來的疑惑,但在《第五個孩子》裡,則是很明顯讓自身的不同去挑撥了人性的脆弱(亦或者,醜陋)。

大衛與海蕊,班的父母親,原本打算要生很多很多的孩子,一直生到班這個第五個孩子後,他們終於因為班的不同,而放棄再生小孩,(因為怕再有一個一樣的。)班的出現,擾亂了這一家的生活。他性情古怪難以控制,他粗暴的總是會攻擊人們,所有的家庭都討厭這個小孩,連他的父親都視班為怪物,將它送往完全沒有人性的機構。母親海蕊終於受不了心裡的內疚,將班接回家中,再度讓原本美好的家庭,籠罩在恐懼和黑暗之中。

這個故事探討的議題實在很有趣。在閱讀的過程裡,總是不斷的會停下目光思考:「如果是我,我該怎麼做?」多數的人遇到這樣的狀況,不是逃走,就是抛棄,當然也有像母親這樣,一直有耐心的,希望可以改變什麼。但畢竟「改變」人性的這件事,長久以來都是艱難且緩慢的。我們幾乎都是從小被教育,什麼是正常的,什麼是不正常的,班存在的例子只是讓這個不正常達到最極端的狀態,用以顯示出一般人其實對於不正常的,是以什麼樣的方式對待?我們甚至可以說那是一種殘暴的行為。

有些時候,我們沒有辦法意識到自己對待與我們較於不同的人,是用什麼樣的態度,我們總以為自己能夠包容所有不一樣的事物,直到這樣的事物存在於我們的生活,離我們很近的時候,我們能呈現出來的樣子又是什麼?這本書就是不斷的挑戰那些我們自以為的事,讓我們無時無刻在班的怪異且接近野蠻的行為去思考,我們應該如何去對待每個跟我們不同的人?我們當然必須去思考,我們應該要怎麼去對待每個跟我們不同的人,在這樣的異同之間,取得彼此尊重及彼此生存的權利。

(呼~~這讓我想起了該死的外星人電影,想起了人類不斷以外星人殲滅愚蠢的地球人作為題材,告訴普羅大眾不要那麼愚昧,卻又不斷產生各種歧視。嘖嘖嘖~~人果然是萬物裡,最複雜的物種。)

◎我不喜歡《浮世畸零人》的原因只有一個。我認為最後把它安排成為另一個遠古時期的族群,然後結束故事,不是我能接受的安排。因為這樣等同於因為班「真的」跟我們不一樣,所以我們可以把它徹底的當作特例,會失去了《第五個孩子》裡,思考「差異」的必須。

2019.05.13 寶瓶文化/ISBN:9789864061556
作者:多麗斯.萊辛 Doris Lessing
譯者:余國芳

博客來:
金石堂: 
誠品:
讀冊:
momo:

2001.07 天培/ISBN:9575608135
作者:多麗斯.萊辛 Doris Lessing
譯者:何穎怡

P.S
第十一篇了。真是太可怕了呀~~~
繼續寫第十二篇。

 

換日線的話:寫到快虛脫~~~哇哇哇!!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