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

父母還沒離婚的那童年,我們會在餐桌吃早飯。背對著電視,父親不許我們邊看電視邊吃飯。我們必須抬頭挺胸端坐在餐桌前,吃下父母替我們準備的早餐。

餐桌上擺放著各式夾進土司的醬料,草莓、巧克力、奶油,和一台烤麵包機,以及前一天,父親下班後,帶我們到五甲的麵包店買回的土司,或者我們喜愛的麵包。

父親是會要我們遵從他各式規定的人,有時覺得身為他的孩子,生活像在行軍。不能彎腰駝背的坐著,不可以用手肘抵著餐桌吃飯,早上一定要喝牛奶,才能長得高。

那年代的餐桌上,喝的不是鮮奶,而是號稱即溶但往往都還是塊狀的奶粉,紅牛、克寧,父親偶爾心軟買些調過味的,但都不是我喜歡的味道。

有時我會乖乖喝下,有時還把最後一大口塞得滿嘴,拿杯子去洗的時候,順便將它一口吐掉。一直到國中,我都非常討厭那噁心的牛奶、有塊狀物的牛奶。直到某日,同班同學男孩甲喜歡我的好朋友女孩兒乙,天天送她一罐鮮奶,都喝進我肚裡,我才知道奶粉的味道跟鮮奶那麼大的不同,或者還有男孩對女孩純純的愛!

父親離家後。家中生活巨變到我們再也不會一家坐在餐桌上吃早餐,替代的是拿著早餐錢,在上學的途中,可能買份蘿蔔糕配奶茶、飯糰配奶茶、三明治有小黃瓜我不吃、小時候不喜歡吃煎餃也不吃,就那偶爾會坐在一家店裡吃米糕加肉羹,若不吃米糕,就吃一碗米粉肉羹。

從那時期起,在家除了賺錢以外,所有打雜的事我都得做,每個週日的早餐,也都是我出門買回(那時還沒週休二日)我要到A點買媽媽的、B點買姊姊的,最後才是我的。那安排路線的規劃能力,也造就我日後日日出門的行前安排,總是要把路線一次理順,才肯出門。

若有時買同一間早餐店的,我便坐在店裡等,讀著一份又一份的報紙,看著影劇和體育頭條。又有時,沒有外出機會的我,就趁早上買早餐的時候,悄悄溜去逛書局、雜貨店,看著琳瑯滿目的東西,再數數身上的錢,從找錢回去給媽媽的零錢裡,挪出五塊錢,在雜貨店裡,戳戳那遊戲的紙洞,不知道能換回什麼?

姊姊離家住校的那一年,母親日日盯著我吃早餐,每日每日,我都很緊張地跟在她身後,讓她帶我買早餐,有時,我們走比較遠,去坐下來吃碗粥,我再怯怯地把成績單、聯絡簿拿出來給她簽。

姊姊不在,沒有人可以偷偷幫我簽名,我也只好硬著頭皮,讓空氣凝結在母親看著我的成績單的成績,簽下她的大名。我不敢開口跟她說:媽媽我的鞋子破洞可不可以幫我買新鞋?我不敢告訴她:媽媽我的門牙缺一顆一直被笑,可不可以幫我補?我不敢跟她說:媽媽有人恐嚇我要揍我,我每天都害怕醒來。

我就讓空氣這樣凝結著。

後來的後來我喜歡自己打理好自己,有時起床煎顆蛋和火腿,給媽媽也準備一份,看完六點二十分的十分鐘卡通、吃完早餐才出門上學。

再更後來的成年以後的更以後,媽媽買回的早餐日日替我帶回一大堆包裝袋,怎麼勸說都無法改變她的習慣,我便跟她說:「媽你以後不要幫我買早餐了。」她以為我不想吃她買給我的東西,我卻不知道如何向她說明,我希望減少一點我們製造的垃圾。

於是我若不自己做早餐,就自己起身出門吃早餐。我帶杯子、盤子吃早餐;我準備筷子、吸管吃早餐。我想要吃一頓有家的感覺的早餐。沒有那麼多的,是父母替我張羅的一桌,像童年時光在餐桌上吃早餐那樣,替自己整理一個好心情,吃頓早餐!

圖片:一日的早餐,麵線糊加米糕

One Thought to “早餐”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