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的青春《搖滾青春練習曲》

13679924_309942962686543_3601074371889152743_o

六月去日本玩一個月回來,最不習慣的是氣溫和沒有電影看。剛回來看完場面太大的《正義曙光》,趕在下檔前在夜裡出門看《搖滾青春戀習曲》(Sing Street)。這是一部劇情和配樂都非常好的電影。比起台灣的青春校愛愛情故事,這部電影書寫青春的力道,更是強勁。

這幾年台灣青春電影,都著墨在愛情、友情,以及失去的遺憾跟回不去的青春。有時候在這種電影共鳴裡,我找不到我的青春,而略顯沮喪。

《搖滾青春戀習曲》中除了友情和愛情外,更多的是「夢想」和「作夢的勇氣」。可能是台灣教育體制的關係,「去作一件自己想做的事」好像不是那麼容易變成青春的主軸。我們的青春主軸一直都停留在升學,而升學的過程裡,最常做的就是放棄自己,校園電影也漸而只能說說那些誰喜歡誰、誰考上哪裡的劇情。

《搖滾青春戀習曲》主角康納為了一個女孩,和同學合組一個樂團,他們寫歌、拍MV、辦演唱會,他們唱著青春的美好、他們對體制大聲的吼叫、談著酸酸甜甜的戀情,找尋生命裡下一個方向。

在台灣青春電影裡,總是會有點回味、耽溺感。在《搖滾青春戀習曲》看見很不一樣的青春,以及訴說青春不同的方式。

大部分的台灣青春校園電影裡,通常都會結束在大學聯考、大學生涯以後。看完電影以後,我不禁想著大學以外的青春,不太會成為電影或電視的元素,彷彿大學之路才是唯一的青春。但青春缺少比較遙不可及的「夢想」好像比起沒有談戀愛更是遺憾,沒有為自己想要做的事奮力一搏的勇氣,青春也就不青春了。

寫這篇時,電影已下檔許久,但耳機裡仍然響著電影原聲帶的歌曲,每次聽著,都比回憶著那些青春年少,還要激勵自己。

青春不是年紀,是一個狀態,是一種心情!

《搖滾青春戀習曲》Sing Street/2016出品
導演/編劇:約翰·卡尼
演員:露西·寶通、瑪麗亞·多耶·甘迺迪、埃丹·吉倫、傑克·雷諾、凱莉·桑頓、福迪亞·瓦爾什-匹羅

圖片來源:搖滾青春戀習曲Facebook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