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德克‧巴萊》一種可能的完成!

選在大陽旗和彩虹橋第一天上映時就去衝票房,不太是我個人習慣,本還打算是在彩虹橋上映時,再一口氣把這兩部片一起看(似乎沒有影城聯映?)但既然第一天就衝太陽旗,且好看得要命,還看第二次,那也就第一天衝彩虹橋好了。

在上映之前,我先看完了魏德聖的《導演‧巴萊》,從找錢的那些事上,一直到拍攝的過程,由衷的偑服著這個男人的毅力和堅持。另一本相關的《電影‧巴萊》則一直久久沒讀完,因其牽涉了一些電影細節,還是等彩虹橋看完再讀好了。

對於一個拍攝出《海角七号》這種賣座片的導演,要完成霧社事件的故事,其實一開始很擔心,就連拍攝過程的燒錢,都是到了最後看見太陽旗的時候,才真正明白那些錢的缺口到底在哪裡,到底為什麼需要那麼多錢?

《賽德克‧巴萊》這個作品,全部都在台灣的取景、搭景,完成的大作品,讓人彷彿看見台灣電影新的一頁,心裡有一些感動,是魏德聖在《導演‧巴萊》裡說的,台灣不是不行做得出來某些事,而是要不要去做而已。

常有人會問,到底需不需要看史料後再去看《賽德克‧巴萊》?我的答案都是「不要」。這或許多摻了一些個人的主觀,認為一部作品,如果需要用其他的文章、故事來補齊,那會讓人懷疑這個作品說故事的能力。我對魏德聖沒有這層疑慮,所以我只看了他的《導演‧巴萊》,其他的史料,完全不碰。

太陽旗的故事講得很好,緊湊且流暢。從少年莫那魯道的出草、同族人間的敵友關係、與漢人之間的交易買賣、台灣割讓日本接收、中年莫那魯道的仇日和壓抑、文明和野蠻的選擇,到最後終於引爆霧社事件,太陽旗止在莫那魯道背著槍,坐在濃霧將要散去的運動會場上。

關於霧社事件,就像魏德聖在威尼斯展裡的回答,台灣人知道這件事,但確切的歷史,要是學者才會比較清楚。這大概不只是「霧社事件」這件事是這樣,多數的台灣人,要能完整的說出一段像樣的台灣歷史都不太容易。

而真正要討論莫那魯道是不是英雄或是出草的意義,又或者是去追究日本人如何對待霧社的人們,對於呈現《賽德克‧巴萊》這個歷史改編的電影,都有點太「多」。

《賽德克‧巴萊》的太陽旗是一部需要安靜觀賞和思考的電影,每看一次,可以換個角度、思考去看,或者要研究它的攝影、動畫都還滿有樂趣的。(所謂樂趣,不是電影很歡樂,而是看了第二次的我仍有意猶未盡感,好像還可以多看幾次的感覺。)

太陽旗其實把這個故事的脈絡講得很清楚,同族間的敵對、場域畫分、權勢關係,都不拖泥帶水。花岡一朗、花岡二朗夾在族人的期待和日本人間的關係,也由飾演這兩個角色的徐詣帆和蘇達將其矛盾表現得很清楚。

那莫那魯道呢?在日本人面前,究竟要卑躬屈膝的文明,還是野蠻的驕傲呢?那場與一朗在河邊的對話,莫那問了一朗,文明讓族人的生活改變的模樣,真的有讓其文明帶來更好的生活嗎?亦或只是假借文明之意,讓更多的歧視存在、讓更多高傲的姿態橫在文明面前?

二朗的妻子高山花子在太陽旗的尾聲,大哭著問著:「為什麼要出草?為什麼要出草?」是啊?為什麼要出草,在這文明的狀態,美好的未來等著,為什麼要出草?這回到一朗和莫那的對話,回到最初的信仰,回到那屬於一個本來應該擁有驕傲的族群去思考「為什麼要出草?」

延續在太陽旗的攻勢,來到彩虹橋,日本人開始從平地上山,莫那魯道讓所有的人離開公學校,回到部落裡,等待。他用族人的作戰方式,對抗日本人的攻勢。婦女們為了成全了男人的靈魂,結束自己和孩子的生命,但終究抵不過文明帶來的那些力量,一一終結那些日本人眼裡野蠻的抵抗。

二朗跟身穿和服的一朗說:「切斷你矛盾糾結的肚腸,你就可以擁有一個自由的靈魂」後,二朗也在樹上結束了自己。在那之前,他們在一面牆,留下了最後的字。

我很喜歡彩虹橋中一朗身穿和服結束生命的安排(史料是如此嗎?這才是真正需要去查史料的時候。)用日本人自殺的方式,穿著日本和服,臉上沒有賽德克族的圖騰,這強大的認同衝突,死後的靈魂,真的得到自由了嗎?死後的靈魂,後來上了彩虹橋嗎?

彩虹橋因為呈現後續的賽德克族人和日本人之間的戰爭,顯得有點亂,也有點失準抓不住重點,加上動不動來一筆的動畫,真的讓人捏了一把冷汗。

記得在《導演‧巴萊》中,監製吳宇森給魏德聖的建議:「你若是經營到細節,那就不用擔心,整個場面一定會好看。如果只有砰、砰、砰這種漂亮的爆破場面,就沒有細節可言。沒有細節,觀眾會疲勞、有了細節,觀眾就會驚訝。」(《導演‧巴萊》P.17)

在看彩虹橋時,我確實一直感覺「砰、砰、砰這種漂亮的爆破場面」,那場馬赫坡的森林大戰,雷霹到樹而生出的花火,很是美好,我很喜歡這段,但是在預告看見的那個日本士兵抬頭看見的那個景緻說:「好漂亮啊!」,又顯得太過突兀的出現在那之後。

其實彩虹橋的一些特效、爆破都做得還不賴,很有效果,但看來就是有點亂。有時候會不知道這一個鏡頭跟那一個鏡頭為什麼要接起來。就像後來小島放火燒馬赫坡莫那的家,爆出來的一群包括莫那和族人的畫面,讓我至今不知道是我的幻覺,還是電影真的有出現小島看到那奇怪的靈異鬼畫面。(經我一問,事實證明,不是我看到鬼畫面,而是真的有出現約莫0.5秒那一幕。)

原先說好的鐵木瓦力斯的平反(讓他從親日與族人敵對的角色,變成一個正面的力量),好像也沒施太多的力。那鐵木瓦力斯在河中的大戰,一直出現少年莫那的幻影,反讓我覺得這個人想復仇想瘋了。如果這個角色止在跟小島對抗不願再與日本人共同攻擊族人,那個力道就非常的大。

鐵木瓦力斯的河邊大戰也不是不行,但是少年莫那出現得實在過多,整個削弱了與小島對抗時那個力量。但不論劇情如何走,鐵木瓦力斯這個角色,都沒有如魏德聖說的那樣,好像做了什麼平反。(每次寫到這種我感覺不到橋段,我都要補一句:我資質駑鈍啊!對不起了,導演。)

我也實在不明白,為什麼要去拍交代莫那魯道的遺骸?而不好好處理最後那段詭異的彩虹橋?若要說《賽德克‧巴萊》有什麼非得去掉的大敗筆,大概就是最後那段讓我有如在看那種很糟硬key出來的雲端仙境,一群賽德克族人,最後在彩虹橋上的相聚(那一瞬,我有在看唐三藏準備要去取經的錯覺,導演,再次對不起!)

如果說,我給太陽旗85分,那彩虹橋頂多65分,但其實我是想配合彩虹橋的混亂,讓它不至於不及格,讓上、下集不至於落差太大,才把太陽旗的分數拉那麼低。有人問我,彩虹橋上的特效真的有那麼糟嗎?會比太陽旗的山豬還糟嗎?其實我對那隻山豬的動畫一點糟糕的感覺都沒有,除了音效太滿之外,太陽旗於還真抓不出來有什麼可以扣分的部分。而彩虹橋,不只結束得不好,還有點散亂和太長,真的真的很可惜。

我應該會找個時間,同一天把太陽旗和彩虹橋連在一起看一遍,即使彩虹橋讓人有點失望,但還是可以試試用不同的組合方式、不同的角度思考,再好好品味太陽旗的美好,和那或許連在一起看會有修正效果的彩虹橋。

最後還是要說,《賽德克‧巴萊》絕對是可以拿來引以為傲的台灣電影,《導演‧巴萊》也絕對推薦可以好好閱讀。它們關乎的,不只是一部電影、一段歷史,它們或許更添加了許多台灣的現狀,關於歷史文化、關於電影行業、關於台灣面對自我能力要求和期待的那些小細節。謝謝魏德聖,他完成了一種可能!

《賽德克‧巴萊》官方網站
《賽德克.巴萊》 官方部落格
《賽德克‧巴萊》YouTube
《賽德克‧巴萊》維基百科

《賽德克‧巴萊》(Seediq Bale)/2011
導演/編劇:魏德聖
演員:曾秋勝、林慶台、大慶、馬志翔、河原佐武、安藤政信、徐若瑄、木村祐一、羅美玲、徐詣帆、蘇達、林源傑……

換日線的話:有時,看電影需要的是一點心情,而不是某些情操!

4 Thoughts to “《賽德克‧巴萊》一種可能的完成!”

  1. 真是講到我的心坎裡了, 我也是上集看了兩遍,還是覺得意猶未盡.下集則有一點點的失望….失望在於,鐵木和小島的心理轉折刻劃不夠深. 小島想報仇的心態,除了在對話中提到之外,感覺不到~~~鐵木掙扎在同族相殘及外族壓迫之間的矛盾.也不夠深入. 倒是副頭目從一開始的抗日到後面阻擾鐵木反抗,有些唐突.難道是為了賞金?

    — 宣傳重點所說,下集是四個男人的角力(將軍,小島,莫那,鐵木), 這四人的心理層面重量,感覺不太到..

    我喜歡莫道的兩個兒子…尤其是大兒子,真的演的很好耶.

    雖說下集交代的有些浮面,但是,總體而論.還是部很棒的好片…值得大力推薦. (台語說的,有嫌才會買…有嫌才表示,看的很認真)

    1. 呵,上部啊,是部好電影,非常好。我覺得其實不用分上下,再剪緊湊一點就更好囉。

  2. 媒體跟民眾都以為賽德克巴萊這部電影的製作費七億是天價,沒錯,是天價,但是這還不夠李安導演現在也在台灣拍的一部文藝片,那部電影的預算幾乎是賽德克的兩倍,而那樣的成本在好萊塢根本只是小成本的文藝劇情片。

    觀眾習慣看好萊塢那種好幾個,十幾個七億堆起來的動作片,然後再回過頭來批評這部”只花了七億””電影這裡特效差,那裡場面糟,因為要夠水準而找來日本韓國的技術團隊,人家要的價錢是”國際等級”,但賽德克的預算只有”台灣等級”,
    看完下集只會覺得導演可以省錢省到這樣,如此規模只花七億,實在很..除了佩服不知道還能說什麼…,導演希望盡量把每個環節做到面面俱到,但卻又捉襟見肘,為什麼,沒錢啊…
    如果他有錢請好來塢的特效,會比變形金剛差到哪裡?需要特效的鏡頭比預期多出了一倍,時程卻不能延後,北京的特效公司那些三十歲的年輕團隊,熬了五個多月趕出來的結果,沒時間因為一定要趕快上映,不然現金怎麼回流怎麼週轉,怎麼還欠人家一屁股的債?
    !唉…..
    我是可以苛責的列出八佰的缺點,甚至更多,就像平常和好萊塢電影一樣,可是幫導演和台灣整體電影環境想想,他如果有錢有時間有餘力,當然可以更好,但是他完全沒有,所以我無言了,我們這些只花了六百塊百票的觀眾,有什麼資格在那裡雲淡風輕的說話?
    唉,還是只能嘆口氣。

    1. 關於特效那點。我不認為最後那個彩虹橋是因為沒有時間沒有錢。因它有太多場是做得很棒卻又太長的特效。這部分只是思考上的轉換而已。

      我必須得說我很偑服魏德聖,他真的很有勇氣,太陽旗也很好,但我不會因為這樣不挑剔。

      我只能說,魏德聖很了不起,完成了它,而且盡力的、努力的、認真的,這是值得給掌聲的。但可以再更好一點。:)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