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成為你自己,《翻滾吧!阿信》

「當你成為你自己。」這是看完《翻滾吧!阿信》時,腦海閃過的第一句話。不管是真實的林育信也好,或是演出的彭于晏也好,當「你成為你自己」,故事便會多了一點生命,活了起來。

向來不喜歡「回頭是岸」的那種故事。總是覺得為什麼人生一定要「回頭是岸」的光明,才能算是可喜可賀的好人生?就沒有人是「沒有誤入歧途的堅持做自己」,而顯得精采嗎?「回頭是岸」有一種帶著悔悟的補償,在裡面沒有看見自己,是為了補償而回頭。

有人拿阿信對比《灌籃高手》裡的三井壽,兩者相像相似,但是擁有的能量,比起「回頭是岸」的那種彌補,回歸了內在的自己,認定自己希望自己的樣子,成為了自己。

查了一下彭于晏的維基,說他每一部作品我都有看,那我還真是話說太大了我。幾部有看的,從偶像劇《愛情白皮書》、《戀香》、《海豚愛上貓》、《我在墾丁天氣晴》,到電影《六號出口》、《愛的發聲練習》、《聽說》、《近在咫尺》,彭于晏在我心裡一直都是天氣晴的那個樣子(其他樣子在我心裡已尋找不到,也記不得。)

《聽說》、《近在咫尺》裡的樣子更是相仿,陽光燦爛如他,招牌笑臉迷死人。總是在想,這個男孩究竟何時會少一點點陽光,多一點陰鬱的那一面?

飾演阿信,彭于晏其實還是很陽光,但是多了一點在其他角色裡沒有的眼神,特別是最後一幕的那個衝刺,有著一個運動員的堅持和奮力一搏。比起那場也很不錯的醫院痛哭,那一個奔跑的鏡頭,是這部電影我止不住眼淚的地方。(其他我都忍住了。)

柯宇綸能得到台北電影節最佳男配角,不是浪得虛名。菜脯這個角色實在太出色,幾乎壓過苦練體操的彭于晏。

對於柯宇綸,說真的還沒有什麼太強烈的角色可以記得他(看了一下他的演出列表,他的作品我還看得比較齊),這個菜脯應該可以讓我記得很牢。從宜蘭到台北,到最後那一場打鬥,菜脯這一角的情緒,不比最後回到宜蘭的阿信來得簡單。

誤入歧途,害慘兄弟,想要鹹魚翻身,卻一去不回頭。柯宇綸的表演真的很好,好到最後阿信的奔跑時腦海出現的那個菜脯,你都會真為了他,掉下一點難過的淚。

或許是年紀相近,或許是曾經在球場上想要奮力一戰拚了命,也要打贏一場比賽的心情,讓我對這部電影多了一點情緒。也或許是潘麗麗演的媽媽,擁有太多我們這一代人母親的樣子,當她在林家祖宗牌位求得一點阿信的平安,也讓我要忍一下淚水。又或許是它帶著我回到那些屬於六年級的記憶(或者更早),讓我突然意識到,六年級的故事慢慢搬上了螢幕,好像終於有些電影跟我們那麼靠近,不會看不懂的那種。

不論如何,這部電影實在是比林育賢《六號出口》和《對不起,我愛你》這兩部劇情片好看太多了。

我想不論你在媒體上怎麼聽見那些對戲外的這些工作人員和演員,是如何在這些年來努力的翻滾,而成為今天我們看見的戲外的他們,你都必須去電影院看看這部電影,它說的是林育信的故事,還擁有了更多這些戲外的人,在戲裡面成為他們自己的樣子。

生命如何的努力,都不在於你做了什麼,而是你為了自己想要成為的樣子,選擇付出的努力,堅持的翻滾著!

《翻滾吧!阿信》Youtube
《翻滾吧!阿信》官方部落格(圖片來源)
《翻滾吧!阿信》Facebook

《翻滾吧!阿信》(Jump Ashin!)/2011
導演:林育賢 編劇:王國光、王莉雯、林育賢
演員:彭于晏、柯宇綸、林辰唏、夏靖庭、龍邵華、潘麗麗、陳漢典

※(以下要轉貼的,不用轉了。)

紹興比台啤硬XD

原來阿翔唱這種勵志歌,那麼好聽。

原來彭于晏那麼像郭富城(神韻啦,平交道那場的一個特寫)

原來在電影院裡聽著蘇慧倫和杜德偉是那麼說不出的感動和激動(王傑不是我的時代。XD)

我的BBCALL還在啊啊!

P.S
高雄有立秋的fu啊!

換日線的話:原聲帶什麼時候出啊!好聽。

2 Thoughts to “當你成為你自己,《翻滾吧!阿信》”

  1. 我老姐也當過電話秘書,真的有黑道喜歡她的聲音,在樓下堵她,但黑道大哥沒料到的,是[聲非其人]……當歐巴桑從大哥旁走過時,大哥還在癡癡的等他心目中的公主.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