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月前我就註冊liker ID,想在部落格上加上like的功能。但一直沒能成功,太久沒有研究這些新玩意和新功能。日子忙也就沒有繼續研究。一直到前陣子突然發現有人在medium上的文章加上了讚賞鍵,我就順勢點開來看到可以方便安裝在wordpress以及medium,又在google上搜尋相關功能,連到matters申請後,多了現在這個ID後面多了數字串的新ID。
有新東西就玩玩嘛。但也搞不清楚區塊鏈或虛擬貨幣是啥鬼,反正就玩一下matters囉。沒想玩幾天liker數增加,真的有錢耶!!!真好玩。哈哈哈。某日我就手滑想說一月5美金也不多,就成為讚賞公民了。至於成為讚賞公民的權益,坦白說我只看到最後兩項(哈哈哈哈。)
Like 數影響基金分配,回饋作者
以 Like 分配個人月費,全數回饋作者
查閱回饋去向,掌握一分一毫
參與社群決策和公投
獲得額外內容、書籍、優惠券等專屬禮品
優先參與不定期線下活動
心裡想的多半還是有一種「使用者付費」的心情,我也不知道我付錢付哪去,我按like到底會變什麼樣。倒是身在出版界、書界,總是覺得「創作者」需要實質的回饋,但這裡的「創作者」也許比較偏向是讚賞公民的團隊,而不是文字創作者,加上我又是一個販售很多我自己創作出來的商品的人(台灣稱「文創者」,我倒是不喜歡這個抬頭,我都稱自己是商人。)我知道「創作人」是必須被鼓勵的,所以沒有多想就付了月費。
待在出版界,不管是中心還是邊陲,從畢業以來已經二十年;年輕的時候很窮,線上影音串流還沒如今這麼便利可以付費使用,於是上網抓mp3、下載影視作品,後來收入好一點,我大量買書、每週看一部院線電影(而且有台灣電影我都盡量會先看台灣電影,雖然品質參差不齊)我付費買音樂和CD,我付月租費看影集和電影,我付費使用正版繪圖軟體,都是生活上非常大的開銷。
在出版界那麼長的時間,從出版界上班族到書店店員,然後一路看著台灣的出版界往下墜到今日還不見谷底,我還是經常會想:一本書打完折不過就台幣五杯珍珠奶茶的錢,為什麼花錢買書那麼困難?
讚賞公民 Civic Liker一個月就三杯珍奶台幣的價格,所以我就付費了。然後我滿認真看著「最新作品」的,有喜歡的、覺得還不錯的文章,我就會拍幾下。很久沒有如今,不用再刷Facebook看一堆廣告、一堆寫好劇本的影片、被舖排好的事件,也挺好的。
然後,謝謝願意給我按like的人。讓我寫了二十年,第一次發現自己的文字挺值錢的。哈哈哈哈。
我真的是不小心成為讚賞公民 Civic Liker的。
滿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