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
大概在2001年前後,那時還沒有facebook,也沒有smart phone,或是youtube,上網還是必須用電腦,不能當低頭族,只能上bbs或是各大討論區跟人聊天、說話,最多就只有MSN、ICQ這種聊天工具,連打個簡訊都要按鍵按到死,才能打完一則70個字的訊息。
那時大家討論戲劇,一集一篇常見的。常常像這種一週一集的電視劇,一週都在討論前一週那集,若是遇到連續劇,就是週末會有大量的討論文章,重播看了又看,筆戰打了又打,最後成為網友、有時還約出去吃飯。
而今,網紅當道,開個直播就能討論了,卻少了文字的書寫,有點可惜。能做到五集播完立馬寫,實在要了老命XDDDDDD。今天多寫一篇,所以早上把泳給游了,隔日不用早起。哪像二十出頭那會,熬他個幾日夜也不要緊,筆戰打了就是!
01
父親今年過世整十年。十年間不停地書寫他簡短陪伴我的十年。(我未滿十一歲他便離家,直到我二十九歲過世。)才到今年,可以盡可能想起他的時候,不哭泣到發抖。
看《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我常思索「爸爸去哪裡?」到底是這個社會不給父親一個他們可以待在那兒的位置,還是女人本身就不奢望男人照顧、陪伴孩子?又或者是父親不擅表達情感以及社會體制讓他們收斂情緒,以致於他們就像李宗盛的歌裡唱著:「像個若無其事的旁觀者?」
我原本放棄將父親書寫成文的文字結集成冊。因為還有很多沒寫,有點懶想說都可以不哭了,就不用記憶(記錄)了。但讀完這本「爸爸幾乎不見了」的書和這五個故事,又覺得「父親必須要寫」。就如同他不擅於表達他的關愛,像徹底消失在很多人的生命中那樣只是一個經濟生產的工具,我們大多人也不太擅長記憶這個旁觀者是怎麼影響我們的一生。
有些人笑說:「啊我們通常跟媽媽比較會有衝突,因為爸爸都在一旁觀看,我們好像也比較不討厭爸爸。」但也同時,我們都不太了解「父親」甚至連要跟他有什麼衝突,都不太容易。
02
讀這本書的時候,我腦子一直打轉的是:這真是有錢人家的小孩,才會發生的故事。(除了〈私的迷思〉那篇提及硬讀私校的一般家庭。)還好的是,改編確確實實拉掉「財富」製造出來的家庭階級。算是改得最好的一部分。
我的父親是勞工階級、母親是《奇蹟的女兒》那一代的工廠女工。他們都曾經幻想過我們靠著教育翻轉階級,可以有一份固定的收入、讓人稱羨的頭銜。
我曾經問過我母親:「欸,妳曾經對於我的學歷有過什麼樣的期待嗎?」(有。我知道,就是第一志願的中學。)她悠悠的答:「你就不想唸我也沒辦法。」
而我,一直到三十好幾,才真正的認清自己是個不喜歡教科書的人,若是生於網路世代,我會寧可自學。若是父母當年沒有離異,或許,我會成為《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的故事之一,天天掙扎在自己不喜歡的課本和成績裡,最終也許我不會成為現在的自己。
但也當然。不是「沒有財富」,父母就不會對自己的孩子有所期待。那期待也許還摻雜著他們對於自我在年少裡失去的那些,都希望你能一併達成它們。
而我不知道該不該用「幸運」來形容「我成為我自己」這件事。(它不應該是理所當然的嗎?我們都應該成為自己。)
03
我的母親約莫終其一生都不太能理解,那些關於「愛」或「不愛」,不是那麼容易被定義的。甚或是我們與旁人提及的「愛」或「不愛」我們的父母,都很難能夠清楚的理清那些心裡的線條是怎麼產生、形成、固定的。
我們都無法去對任何一個人下定論,關於他們與父母、家人的關係,究竟應該要怎麼回到「愛」這個字上。而「愛」也很難如同〈必須過動〉那樣,最終能夠有個結論:回到「愛自己」的思考裡。
而我後來比較願意相信、理解的是:等到身為孩子的我們有能力找到自己、好好感受自己的愛,再回頭將父母帶往更好的位置,很多糾結才有可能慢慢的被理順。
但在那之前,我們可能已經死過很多回,然後一再的重生,往更好的前方走去。
04
無論如何。我像劇裡的每一個孩子一樣。最初,我將父母視為我的全部、我的人生。最終,我尋找到我自己,我也沒有遺忘我的父母。即使可能真的經過千鎚百鍊!即使未來的人生,仍然必須與我的母親奮戰下去。
05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你的父母不是你的父母。
我們,都應該擁有我們自己。
06
我也比較喜歡原書封XDDDDDDDDDD,書衣拆掉就是原書封了啦!XDDDDDDD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官方網站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Facebook
Netflix《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圖片來源: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Facebook
延伸閱讀:《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相關文章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吳曉樂 繪者:劉晏呈
網路與書出版/2014.10.31/ISBN:9789866841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