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走到最後一集,幾乎是替這個系列作個總結的方式,在說〈必須過動〉這個故事。而「父親」這個角色,也在這個故事裡徹底消失,養兒育女成為女人天經地義的責任,有點指控些什麼的意味,都從母姓了啊!!!(呵呵!這我會再寫一篇後記補述。)
多數看過《黑鏡》的人,都會認為《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有那麼幾成神似《黑鏡》,但沒有看過《黑鏡》的人,對於《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這五集應該或多或少有些衝撞。如何將這些我們習以為常的成長經驗、社會期待、階級意識、體制內化到生活細節的部分,用比較不同的手法呈現,讓它既驚悚無法直視,卻又帶入另外的元素,將它魔幻化,好達到衝撞「以愛之名」的目的。
五個故事裡,應該每一個故事或多或少都有孩子質問母親:「妳愛我嗎?」的成分,在〈貓的孩子〉裡,母親沒有回應,在〈必須過動〉中,楊鵑反問若娃:「妳愛我嗎?」若娃答:「愛。 」這也是這五個故事裡,在孩子部分,最想表達的意念。
從不斷死去的小偉、想保護媽媽的阿衍、無法達成母親想要的茉莉、期待讓父母更好過的巧藝,到最後選擇死去的若娃,他們都用盡全力在向母親表示自己的「愛」,卻仍然期待在那愛以外,可以有機會「做自己」,當孩子擁有「自己」的同時,似乎也踩踏每個母親心中最深沈的恐懼:「孩子擁有自己以後,還會記得我是愛他的嗎?」、「他會不會擁有了自己,就忘記還有我了呢?」而孩子就在這樣的恐懼中,不斷不停地用任何方式證明「我愛你」,即使我會失去自己。
最後楊鵑終於認為「愛」才是能改變一切的一切,卻要一再的透過不同的辨證,歸納出「還要愛自己」、「自己幸福才能給孩子幸福」這個再簡單不過道理。而我們卻常常不知道,究竟在哪個時間點上,我們徹底的遺失自己,為父母、體制、社會而活著?然後繼續無間輪回著。
末了,楊鵑和玲娜的對手戲,丁也恬和葉全真都演的相當用力。說著體制的改變,究竟是不是多數決?還是真的可以由一小戳的人努力去改變,就可以得到翻轉的機會?那個森林裡的烏托邦,真的可以讓天賦決定每一個人的未來?還是需要一個強而有力的意見領袖帶頭改變體制呢?
這些實在要再往內裡看一些。從台灣現今體制外的教育、政府的決策制定,能不能真的有一天翻轉以成績、學歷至上思考邏輯?而天賦,究竟能不能讓階級翻轉,都在在需要有一個真正的意見領袖帶領!至少目前在台灣,呈現一個學歷不怎麼有用的狀態,但「天賦」是否真的能夠得到真正出頭的機會?
這個故事應該是全部五個故事中最具科技性的一集。但有一點可惜的就是在科技技術的部分好像少了點什麼?(例如,為何有「手寫筆記」這件事。)以及楊鵑的心情轉換舖陳有點太瞬間轉換了。「愛」是什麼?「愛自己 」是什麼?有些人終其一生,永恆不懂「讓你的孩子成為你的孩子,成為他們自己的樣子」是必須從源頭去思考:「自己是什麼?」、「我是誰?」、「我的孩子不是我的!」而我的自己要如何在遺失中尋找?
倒是,我很喜歡森林裡把五個故事的孩子都集合在一起。但是少掉了茉莉!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必須過動
導演:陳慧翎 編劇:夏康真、費工怡、馬千代
演員:葉全真、吳兆絃、丁也恬、林煥鈞、閻成誠、嚴藝文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官方網站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Facebook
Netflix《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圖片來源: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Facebook
延伸閱讀:《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相關文章
P.S
未完待續!待會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