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說《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的前幾單元,〈媽媽的遙控器〉說的是母親的控制,〈貓的孩子〉是外在眼光的控制,〈茉莉的最後一天〉則是茉莉對控制的脫逃,而〈孔雀〉便是說一個關於「體制內」控制的故事。
這一單元是我最早看的單元(特映),那時還有點不太能消化加入大量科幻的元素,特別那與孔雀交換(交談)的細節,而這一個故事裡,也是全書中最能看出家庭階級,以及目前四個故事中,夾著大量錢味的故事。關於「家庭階級」在電視劇的部分處理得相當好,不至於會有一種「全都是有錢人家的故事」的感覺。
關於體制內的那些規矩,大到學校的規定、小至生日禮物要送什麼,或是回家有沒有看同一部電視劇、著迷哪個偶像、中午要不要一起吃便當,都有著一定的規矩。不遵守校方的規定,會有相對的懲處,但不跟同學一起做的事,恐怕就是被霸凌、被排擠了!
〈孔雀〉這個故事用很殘酷的階級來突顯這樣的規矩。能達成的就不用跟孔雀交換,不能達成的就需要與孔雀做魔鬼交易,而在這個用金錢堆起來的私立校裡,一個家境並不富裕的孩子,為了換取錢去融入同儕裡,換出那些用錢也買不到的所有。
抽離「唸私立學校需要大筆的錢」這件事外,巧藝一家看起來是和睦且溫馨的,為了不重蹈母親未能有好學歷而招致無法升遷的憾事,以及不與只能開計程車為生的父親一樣,巧藝和巧新必須依照母親的安排讀私立學校,好以學歷交換未來的人生,卻遺忘著那多彩的家庭中,還需要更多開心的人。
這應該是目前四個故事中,我覺得最幽默的故事。雖然變成孔雀仍然令人感到驚恐,但整個私立學校瀰漫的氣氛帶著極為諷刺的幽默感。原來升學率是校長交換來的;那些看起來荒唐禁止的條文在一一交回的家長簽名裡,讓孩子成為沒有選擇的機器;為了換取錢,可以出賣自己人生中最好的才能。
最後,最幽默的,當然就是在學校的規定取消之後,學生們仍然像機器人一樣,一個接著一個自我審查著。這大概是對於這一系列的故事,及所有想要翻轉現階段教育體制的理念,來個力道十足的回馬槍,在在的提醒著所有的人:「體制的僵化,早已深深地在我們的大腦裡,建立出一套強大又堅固的系統,即使沒有那些故有的規定,仍然需要活絡的思考,去反抗、去打破規定。」
而巧藝媽媽交換出自己的自由成為孔雀,讓自己不再存在於孩子的身邊,也意味著「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但她也永恆地失去了她自己。這個選擇,看似「讓你的孩子成為你的孩子,成為他們自己的樣子」卻在孔雀籠外,我們仍然明白,故事未完、體制仍在,人人心裡都還是被我們長而遠久的教育體制、觀念給綑綁。
如果說,前面三個故事,是寫給親子的。〈孔雀〉獻給我們的,不是讓人去思考「什麼東西是不可以被拿去換的」,而是: 如何讓所有人從這個故事的交換過程裡,尋找出關於「教育」我們期待的是什麼?是父親微小期待的平安健康、巧藝的想拿回原來的一切、巧新期待的自我選擇,還是如母親那般的犠牲後卻完全沒有改變的未來?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孔雀
導演:陳慧翎 編劇:夏康真、費工怡、馬千代
演員:謝瓊煖、陳以文、王渝萱、林鼎軒、李宇彤、郭子乾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官方網站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Facebook
Netflix《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圖片來源: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Facebook
延伸閱讀:《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相關文章
P.S
最後一集下週見了。書很好看。作者出新書《上流兒童》大家搜搜買買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