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紀漸長,越容易去回想人生在某些時刻,自己的情緒和表達方法,總會去回想那些到底該如何好好應對的場合,究竟有沒有做到最好的回應。
這包括了,生離死別!
延續著《麻醉風暴》來到《出境事務所》,兩部都有吳慷仁,看得非常過癮。兩個角色相當不同,這裡的趙聖偉,更比在《麻醉風暴》裡葉建德的情緒更多、更全面,這個角色的存在也就更立體。以往,台灣男演員非常被固定住,像是《麻醉風暴》裡的黃健瑋也是。如果每部戲的樣子太類似,就無法更融入劇情裡!
《寶米恰恰》很亮眼的黃姵嘉,第一集看的時候還想好久她到底是誰。她大概是我近年來最喜歡的年輕女演員。雖然她每部的演出的女孩,都有重疊的性格,但每一部都很細緻的在角色的塑造中被區分出來。像早期的《查無此人》我已想不起來她的樣子,《寶米恰恰》、《逆轉勝》,到《出境事務所》都是有點倔強(寶米裡的寶妮),卻又不太相像。不太像幾個被定型的男角那樣,需要時間去跳脫他們被定住的樣子。
多數看《出境事務所》的朋友,都會把情緒放在「人生真的應該要好好珍惜」、「好好把話說出口」的部分。我倒是喜歡把劇情從「禮儀師」這個職業上抽離,比較簡單的先不把生離死別放在前頭去思考所有的劇情。
年紀漸長,我們才慢慢地發現,原來「親人死了,人可能不會痛哭流涕!」,那可能是一片靜默不知道怎麼反應,而顯得冷漠、冷靜,直到某一個狀態下,觸動那個反應的機制,才開始放不下、忘不記。
年紀漸長,我們才慢慢地了解,原來「某些時候的衝突,我們當下的反應,並不是我們想要的反應」,那可能是因為我們接觸的人、事、物,我們所讀的書、看的電影電視,所教導我們,在那個當下,對方可能會有的反應,以及我們依樣畫葫蘆的反應著我們曾經接觸過的。
年紀漸長,我們才慢慢地清楚,愛不是愛、恨也不是恨,因為從來就沒有人可以好好定義我們自己的愛跟恨究竟跟別人一不一樣。
《出境事務所》,對我來說並非是一部教化人心的電視劇。如果把「禮儀師」這個行業抽離,它自然地在描寫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不需要想到生離死別,就有的樣子!
如果看《出境事務所》,喚起的是「人生真的應該要好好珍惜」、「好好把話說出口」,實在是太可惜這部戲。生命是很自然而然的流動或靜止的,不需要天天想著沒有明天,也不用超級實際的執行活在當下而不管明天。
也許回望自己的那個當下,希望自己成為什麼樣的人,才是這部戲要說的。人生總會有遺憾的,遺憾的,從來都不是「人生真的應該要好好珍惜」、「好好把話說出口」,而是每一次都不懂當時為什麼,做了那個讓自己遺憾的決定(反應)!
另外,吳慷仁幾場走道上的背影都很有戲,尤其第八集那場要去醫院看媽媽,要跑不跑的,最後終於跑了。非常喜歡這場!(導演特愛拍這種背影的啊啊啊!)
《出境事務所》
導演:許肇任 編劇:呂蒔媛
演員:吳慷仁、黃姵嘉、林雨宣、郭鑫、邱德洋、柯淑勤
圖片來源:《出境事務所》Facebook
資料來源:《出境事務所》wiki
《出境事務所》原創劇本
《出境事務所》客家電視台youtube
One Thought to “《出境事務所》1~10/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