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總是殘酷的/《零日攻擊:蛇仔》
相較於第一集的〈戰爭或和平〉,第二集的〈…
文字的背後,是軌跡!
王明芳會怎麼帶領戲劇平行世界裡的台灣走向哪裡?現實世界裡的台灣現在又走到哪個階段?或許得套用高橋一生在預告片中說的那句:「戰爭早就已經開始。」
你可以在人性上賭一把!你可以一再原諒給出機會,讓那些心裡千瘡百孔的靈魂,能夠看見世間的光,朝光明面而去,你更應該給自己更多喘息的機會,告訴自己「不是你的錯!」但這句話總是跟別人說比告訴自己更容易說出口!
總有那麼一天,你一定會遇到那些願意敞開心跟你談論關於人生莫名其妙困惑難解糾結的人,或你也一定會遇到那個讓你不顧尷尬、彆扭去談論愛與被愛,偶爾聊聊那些需要正經嚴肅表達的情緒和情感。
不能說難看,但就不好看。(哈哈哈)明明二、三季要連在一起,硬要拆開!該交代不交代,扭扭捏捏在突顯那個「心裡的聲音」,在那些富人眼中,都是多餘而且廉價!
說到底,人是在社會化的過程裡尋找自己,還是本來就擁有自己,只是跳進社會化的步驟中,後來弄清楚才甩甩頭對自己說說:「啊!現在所得出那些人際關係的答案,不就是自己青少年時期的樣貌嗎?」為什麼這麼多年怎麼還奮不顧身跳進那些「應該要社會化的與人社交」而把自己搞得焦頭爛額呢?
《影后》裡的女性有各式的樣態,呼應薛亞之的扁平說,拿掉觀眾對臺灣女演員以及女性過於扁平的想像,把女性應該、一定要有什麼樣子各自放在不同角色,又一一拆解再做不同的組合,於是在這部劇裡的女性都各自立體得有她們自己的樣子。
沒想到替十六年前這些文字整理成冊的過程最費時的不是校對,而是把認為應該稍作說明的人名、創作、科技專有名詞……加上注解!希望替年輕一輩,有興趣閱讀二〇〇九那一年的讀者稍微科普一下!或者也希望在閱讀的過程,能開啟一扇「想去了解」的門,去看看那個沒有網路、還不網路重度成癮的時代,我們的青春、後青春是怎麼度日的?
若從半導體產業的發展來看台灣的任何一種選擇,都成為決定台灣未來走向哪裡的賭注!也更清晰看見那些政治上不能談的、不敢談的、不要談的,都讓台灣每一步都像走在鋼索上的危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