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看台灣電影都很難得遇到同樣的共鳴,不是身邊沒人看,就是很難有人能討論,或者只要太偏門的還常因為檔期的關係就錯過想看但沒有看到的電影。這幾年台灣電影都會給我非常意外的驚喜,比如說去年(2019)的《下半場》(我還院線看了兩次、線上看了一次)、前年(2018)的《狂徒》,以及今年的《親愛的殺手》,都會讓我有撿到寶的感覺,為了撿這種寶,我願意給每一部我不確定好不好看的片子,一場電影票的錢!

拜疫情所賜,連雜誌都做起「瘋台灣電影」的主題(明明就很多很好看,而且會有人去看),不知道是不是《親愛的殺手》的情慾戲太多,連youtube都一大堆假片源,還被安排在大廳,而且人數幾乎是小廳的滿場,讓我在心中驚呼了一下!

Read More →

「有些事不要怕害怕,怕的太多往往就容易錯過路上的風景。」人生是這樣,看電影也是,如果只堅持不看到爛片,就會錯過很多自以為是爛片的好片。這大概是《藍色項圈》一上影音平台,就讓我點開看的理由。

2018年《藍色項圈》上映前在電影院看到預告讓人頗為掙扎。又是一部校園電影、又是一部以成績為主軸的電影。看完《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電視劇以後,非常擔心是部老掉牙控訴教育體制的電影。票房不佳它也在院線撐不久就下檔,想看也趕不上下檔的速度。 Read More →

《麻醉風暴1》是在一個晚上看到清晨的電視劇。這部相當精采簡潔的電視劇,之後還不時拿出來看了數次。每一次都認為它足以作為台灣電視劇的範本之一。連同《麻醉風暴2》前上檔的《他們在畢業前一天爆炸2》一樣,都是第一部有相當好的品質,續集也就更加另人期待!但相同的是,都不如第一部的令人驚豔。

《麻醉風暴》/誠實

第二部的《麻醉風暴》並不差,製作、劇本、演員都是有一定的水準,但也就這麼四平八穩沒有新意的把故事說完。從開拍到去了約旦取景,後續的宣傳行銷,都教人憂心,這樣的續集能不能撐起比第一部還要大規模的行銷。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