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拉回三十年前,我還是個小學五年級的學生,正經歷著馬世芳節目裡提到「股市萬點崩盤」的惡夢。那場股災不只跌掉許多人辛苦掙來的錢,應該也有無數個孩子像我一樣面臨父母的分離,以及被迫一夜長大的……嗯,三十年後再看,其實覺得也沒有當時感覺那樣困難。

我跟馬世芳一樣。我上學書包一定有台隨身聽,但可能只是收音機,那年代我的耳朵都是借給廣播,從警廣、中廣到地方電台,從播報路況到來信點播,從台語電台到國語的知音時間,還有李季準那厚實的聲音和深夜的廣播劇……不曉得為什麼,當很多人在聽ICRT的時候,我就是只愛國台語歌。

Read More →

在健身房運動的時候喜歡挑些自己喜愛的節目來聽,有時候聽新聞專題,有時聽朋友的podcast,前幾天有人幫忙把馬世芳的廣播整理放上spotify,二話不說把它加入收藏,一一點開自己熟悉的那些歌手、專題來聽。

2000年我在幹嘛呢?初戀在那裡展開、第二次挑戰插大考再度全數落榜,我跟母親說:「我要去台北。」距離和小表哥牽手躺在母親房裡的雙人床聽著林強的〈向前走〉已經是近十年之前的事,小表哥在軍校晃了一圈後去當了黑手開始賺錢,而我則是一路吊車尾把二專讀完,向母親提出了那個「去台北」的請求,但說是請求其實是「告知」,我向來先斬後奏慣了,母親知道擋也沒有用。而我還不知道「去台北」要做什麼?我只是想離家遠一點點!

Read More →

有時候閱讀是這麼一回事。你得找一個信任的人,聽他說他聽的音樂、他讀的書、他看的電影,只要品味對口了,以後的以後你就無須擔心他錯給你什麼你覺得不適合你自己的東西。聽馬世芳的《耳朵借我》大概就有這種功效吧!總是不經意地又在節目聽完買下誰的CD、在youtube重複聽著同一首歌,就連本來沒有要買的葛大為《我記不得每隻貓的名字》都是這樣買下手的。

這近一兩年買下一些音樂人、樂評的文字創作,有的寫歌曲創作的歷程,有些說的是流行音樂的演變,再有是像葛大為這樣的散記。配著馬世芳的專訪及葛大為填詞的歌曲一起,文字就像聽著葛大為的聲音讀著。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