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鬼神有關的故事,多半都會與「心魔」(自己)牽扯在一起。但人與這世界相互牽動是非常細微的,像蝴蝶效應一樣,牽一髮動全身。你就算要抽絲剝繭,也常會被囚在另一個繭裡。本來沒有看這部電視劇,發現好像錯過,才又上公視+付費看。

由精神、心理狀態出發的故事不少,說著鬼怪、輪迴的劇情也常見,但要把兩個完全結合就不太多,雖說最後都還是會回歸到人與自己的共處、面對自己、突破「心魔」的部分,但「鬼神論」常常圓不了劇情就把鬼、神拿出來搪塞一下,若要回到科學的精神、心理層面上就必須多加硺磨。 Read More →

應該是柯文哲(以下簡稱柯P了。)出來競選,「亞斯伯格症」這個名詞,才有那麼大量的被討論,以及柯P那些失言和那些跟大多數政治人物迥異的待人接物的行為,我去找了亞斯伯格成人量表出來做(我的分數都是30+,最高有47),才發現自己好像也有一些這樣的特質。(有些柯P的失言,我就覺得還好,例如送錶的風波。)

那時我被焦慮、憂鬱、過分亢奮、失眠、心悸困擾,偶爾受不了時,會找精神科求助。直至柯P帶出這個名詞,我前後詢問過兩位醫生:「我想知道我是不是亞斯伯格症」。長期聽我說話的精神科醫生告訴我:「你已經社會化了,是不是有很重要嗎?」好吧!我就去找了第二個沒看過的醫生,那時我的情緒應該瀕臨崩潰的邊緣,我很焦慮很焦慮,但我不知道在焦慮什麼,我跟家人的關係差到我快要把自己弄死了吧! Read More →

當榮格的16人型,遇上艾咪的文字,會變成什麼樣子?

心靈工坊在今年一月發行的這本《戀人之書:16型人格愛情密碼》,透過簡單的題目,讓自己可辨識自己為何種類型的情人。艾咪寫這書的時候,成天啃資料嚷嚷寫不完,壓力甚大,我總認為她太緊張,寫書嘛,要讀資料、花時間總是正常,更別說進入出版後的插畫溝通、排版校對和新書宣傳的繁瑣。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