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速速瀏覽陳豐偉的電子小書《這世界需要亞斯》與日前閱讀其他亞斯相關書籍一樣,或有豁然開朗的心情,也有像是得到解救的被了解之感,但讀這樣一本書,亞斯在面對職場所需要的包容、體諒清楚條列出細項,再加入我的生命經驗去思考,不免還是想問:「這世界真的需要亞斯嗎?」或者「亞斯作為一種人的特質究竟給這世界什麼樣的幫助,讓亞斯人可以獲得他人更大的理解與寬容?」
回頭去看我的求學、就業過程,人際關係確實是令人最困擾的麻煩,不僅很難融入群體,也很難被所謂的同溫層或小圈圈所接納,孤獨的寂寞和疏離感確實在青少年、初入職場時,常讓我想著「這世界真的需要我嗎?」
在這本電子小書裡提到透過理解亞斯的特質,給予明確的工作項目、清楚的工作流程和精簡扼要的工作指派,並同時關注到亞斯人的情緒和社交會面臨到的困難,給予適時的協助,讓亞斯人能在舒適的狀態下發揮其最大的效能。
讀著這些與亞斯共事的教戰守則,覺得豐偉寫的細項需要有足夠耐心且願意在工作上找到最適切人才的人,才有可能依其細則發掘出在亞斯人在工作領域所能展現的長才。但不知道真正有多少人願意先試著理解亞斯的特質,漸而找出共事時最好且極大化的工作效率。
以我的求學和上班族的工作歷程來看,我確實是一個非常值得信任且工作十分有效率的「執行者」,而且幾乎使命必達。而我所有的工作經驗裡十分幸運地遇到許多「指令明確」的上司、合作夥伴及前輩,只要不勉強我去參與過多需要社交的部分,或者過多「憑感覺」的指令,大多數的工作就算沒有執行到完美,但也都在標準之上。
亞斯特質在台灣因著柯文哲被貼上正、負面的標籤,還有那些過分強調高智商的部分,都會讓這個有利於工作的特質被埋沒、輕忽;而在東方講求論理、規矩,以及特別繁瑣的人際關係網絡中,也使得具有亞斯特質的人,特別容易被邊緣、排擠……
若單就亞斯特質來看,不加入太複雜的人際關係和許許多多拐彎抹角的猜測及語意不清的工作期許,亞斯人便可以發揮最大的專注度,找出最有效率的方式,完成每項工作。
這世界真的需要亞斯嗎?若以擁有亞斯特質的我來問,也許會比較想知道:「這世界能不能不要浪費太多時間在開沒有準備好的會?」這是上班族的我最想問的問題?
成為接案謀生以後,我最討厭浪費時間用電話溝通(找不到人要花時間找,沒有效率)、不喜歡沒有重點的訊息對話(任何開場白都很多餘),並且非常厭惡工作的交辦事項用通訊軟體而不用email明確條列。
最後想舉一個實例:
十多年前我曾經在一個教科書出版社工作,當時負責排版,內容是高級數學的翻譯書。「排版」這件事說穿了就是把電腦上的格式、樣式制定好,再將其圖文依制定好的規則一一套用。
我學習電腦軟體的速度應該比一般人快速許多,相同性質的軟體基礎功能都差不多,只要找到其中的變化,把軟體學會不是太困難的事。加上我會以最快的方法去制定排版的流程,使得我的工作時間縮短許多。像這樣的工作只要制定好流程,在工作過程中再不斷縮減多餘的時間,再把錯誤精減到最少量,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結果。
另一個則是溝通上許多人覺得白目的方式:
在那個剛開始責任制的時代裡,「責任制」這件事就是拿時間換加班費,超過的時間沒有加班費只能補休。有回主管在會議上提出:「以後加班的時間也不補休了。」我沒有多想什麼,直接在眾人面前說出一句:「那如果是大老闆在下班前才拿來要改的東西,我是做還是不做?這樣算誰的?」(語氣差不多就是這樣!)
對於亞斯來說這只是再平常不過的問句,但那個場合、時機點都不對,使得這個問題像是挑釁、攻擊。主管後來回答我:「請你注意你的態度。」十多年過去了,在亞斯腦裡還是想問一句:「奇怪主管怎麼自己講出這樣不合理的要求,我還不能提出問題?怎麼就變成態度有問題?」
這世界需要亞斯嗎?也許這世界需要的是重新定義人與人、人與工作之間的關係。以真誠相待一起合作的關係,從認識亞斯特質開始。
去readmoo讀《這世界需要亞斯》
http://moo.im/a/cwMN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