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天》相見如果太晚!

已經忘記上一次看《麥迪遜之橋》是什麼時候?甚至不太記得劇情。那個年歲總會想:「就去吧!相愛的人本來就應該在一起。」可是現實總是不斷地拉扯那樣的衝動、在心裡燃起的悸動,留下的只有愁悵。

《五天》是我多年來少數讀完的長篇翻譯小說。我對翻譯文學總是有記不住名字的障礙,不論是東西方。上一本讀完的翻譯長篇,是村上春樹的《挪威的森林》,還是因為看完電影《百日告別》找出來讀的。

《五天》的翻譯讀來順暢,一天一天跟著故事走,也跟著談了一場令人椎心的戀愛。就在短短的五天,短暫、熱烈撞擊,像作愛時的高潮,又像高潮過後的感傷。不知道下一次在愛裡覓得高潮會在何時?那一瞬間的怦然心動,會不會一輩子再也不會遇見?

這個故事很短,卻又很長,短得煙消雲散,又長得交代了兩個人的一生。兩個遇見彼此認定的摯愛,那談起文字默契十足、那說起夢想還留著年少的熱情、那聊起過往的人生彼此相惜。如果不是相見太晚,那會是什麼?

可惜的是,彼此的人生都在路上,要轉彎沒有那麼容易,總要掙扎的,總要想想破壞現狀後,能不能承擔?是要回頭過那段自己不甚滿意的人生,還是要勇敢跨出下一步,即使現狀會完全崩毀?

女主角還是比較勇敢的。或者跟她的職業有關。那放射科的工作目睹相當的生與死,放手一搏總比困在原地更有希望。又或許是男性的理性總是左右了選擇,讓這以為終將有個浪漫結果的五天,最後嘠然而止。

好的小說和戲劇,會讓人知道原來人生的種種過程,那些焦慮、慌亂、掙扎、痛苦,是再自然、正常不過的。那些童話般的美好結局,大概都是用來讓人美夢一場,好讓這些焦慮、慌亂、掙扎、痛苦可以在日常得到一點喘息的空間。

相見可能不是太晚,或許只是透過這樣的過程,更了解自己適合什麼樣的人生、自己是什麼樣的人?答案也許非常殘忍,至少與另一個(或原來)的自己相遇,選擇下一段屬於自己的旅程。

《五天 Five Days》/道格拉斯‧甘迺迪 Douglas Kennedy/翻譯:葉佳怡
寶瓶文化/2017.01.05/ISBN:9789864060757

到TAAZE買《五天 Five Days》
寶瓶文化Facebook

P.S
可以搭配趙詠華的《相見太晚》
請直接上網路書店搜尋「五天」,用google你可能會google到「寶瓶號五天四夜行程」(好吧!這是個冷笑話。據說要翻到第四頁才有這本書。)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