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頭我特別選了一首昊恩家家的《記得說再見》)
趕在凡那比摧殘台灣前的九月十七日,我們出發往桃源鄉送書。聯絡時,我們被告知,在桃源國中(桃中)等車帶我們去樟山國小(樟小),出發時,學校主任來電說路的狀況很好,我們要走河床路去到樟山,艾咪老笑說「南橫公路」改名叫「河床路」,我最遠到過桃源國小(桃小),對於「河床路」完全沒有想像,不知道是怎麼走在河中間。
等到我們去了樟小回到桃小,主任才告訴我們,那河床路才剛能走沒幾天,不然得要走一個多小時且很驚險的產業道路,繞過半邊山,才能到達樟山。
同行出發的有八八風災志工領隊楊朝欽(小豆),以及幫我們在台北集地咖啡辦座談的水瓶子(17日的凌晨才到達高雄),就這樣四個人,帶了四百多本書前往119公里的外樟小,再回頭一站一站 送,希望雨不來,路可走,天黑前可以回到山下的旗美社大。(從google地圖的估算,是119公里,但因為走河床路,不知道有沒有多幾公里。)
前一天,我和艾咪到她的豆豆老闆那兒,把寄放在那兒的《一週大事》一一放入只有學校收到的書才會夾送的那張明信片。四百本一下子就裝完了,只是搬上車時有點吃力,為了這個活動買的車(大白),被四百本書一壓,顯得有些重,那時我們不知道我們必須走河床路到樟小,否則一定會擔心整台車的重量上不去。
一直快要接近六龜,接到樟小主任的電話,說路況好,我們可以自己上山,校長、主任都必須下山辦趟事,我們便一路直行上山。路上,小豆跟我們說著去年他們救災時看到的那些畫面,我則是看著路上的那些草、樹,都長好了,相隔快要一年再看見那些原來黃黃的山,都長了綠色植物,那些斷掉的橋和路,有些也修復好,六龜大橋也從我上回看見的樣子,修建成新的橋。
最遠只到過桃小的我,不知道究竟河床路是什麼樣子,四個人+四百本書,硬著頭皮上山了。
一到樟小,艾咪跟老師說:「路很恐怖捏!」老師答:「這樣有很恐怖喔?」因為路沒有指標,我們幾次走錯路,不敢冒險往前,就會停下來問人,才又走上對的路。水瓶子的手機GPS顯示我們在河裡,大白的衛星導航也告訴我們,我們在河中間。
一次大白跟一台小貨車走,結果陷在石子堆中,我、艾咪、水瓶子三個下車,讓小豆可以倒退,依著其他路過的人的指示,離開那石堆。又一次在一個小坡,大白在砂中無法爬上,我們下車剩小豆在車裡,一旁的怪手司機看我們怎麼也上不去(不過就一個小坡),用怪手幫我們壓平砂子路讓它緊實一些,我們才得以通行。
在河床上,那些水勢看起來不小,前一天下午據說下了一場很大很急的雨,我們一心只想,路難走沒關係,但千千萬萬不可下雨。約莫十點,終於抵達第一站,樟山國小。大白早已是黃土上身,誰都不敢多碰它。
樟山國小,是跟我們相處最久的學校,所以小朋友看到我們都還會問:「你不是在和春的那個嗎?」(哪個呢?孩子的語言真有趣。)他們正好下課,老師要我們先到視廳教室等候,他們製作了一張海報在視聽教室裡,因為我們早到了(本來預計十一點到),要等上課時,再集合小朋友。
我一邊在校園走著,拍小朋友的下課玩耍,拍他們的校園,一邊也在看,哪個孩子現在變什麼樣?原來他們是這間小學的啊!(我們在和春時,很少機會可以弄清楚他們是哪所學校。)他們有的在玩,有的被老師罰站,有的看見鏡頭會躲,被罰站的看到鏡頭還是要擺一下POSE,直到上課鐘響,老師廣播要他們從教室裡移動到視廳教室。
移動前,要在教室前整隊完才能全班移動,走不好,老師會叫他們回教室重來,我偷偷的問老師:「這樣最多走幾次?」他沒說幾次,只說走到走好為止,不過小朋友好像也沒有因為這樣子不開心,還是重走一次,然後開心的進到了視廳教室。
我架好了DV,但根本沒有空隙拍,一直按快門。(結果之後再也沒拿DV出來拍)艾咪把《一週大事》的來由跟小朋友講了一遍,我們找到書裡的小女孩,讓她拿著書讓我們拍一下,小朋友們便開始好奇著那本書裡到底有什麼。
等到我們講完書的內容跟那張特別做給他們的明信片的用意(用意是希望他們寫字寄給自己的朋友們,當然也會私心的希望他們想寫給我們時,也可以寫。)台下的小朋友一一從艾咪姊姊手上接過書,就開始找自己在哪裡,哪個同學、朋友是誰。
他們還會說:「好懷念喔~」也說:「這是〇〇耶~」(在和春一起上學的另一所學校的同學。)老師說這些孩子有很多是親戚,所以即使不是同一個學校的,也認識其他學校的同學。我時常在找,找幾個我印象深刻,照片裡有他們的那些小朋友,找不到的可能在下一所學校、可能畢業了,也可能轉學了。我們坐在他們的中間,和他們一起舉起書,拍下了一張開心的大合照。:D
在樟小本來要留下來吃午飯,但老師太擔心我們下山時遇到像前一天的大雨,便催促我們快點下山,雨一大,連河床都沒得走。我們便轉往下一站,桃源國小,沒想到小朋友問老師:「這樣就要走囉?」我們只好跟小朋友解釋一下,才準備離開。收拾東西時,老師跟小朋友說:「這些照片都是我們沒有留下來的照片,你們一定要在書上寫下自己的名字,不要把書弄不見了,它有你們很重要的回憶。」(我聽了都快飆淚了~~)
離開前,幾個小朋友圍著我們說要Give Me Five,是有那麼一點依依不捨,是有一點想要再留下來一下下,特別是他們在旁邊一直說:「要再來玩喔!」
(先前我在Facebook上有說,會不會有可能我們能和小朋友十年後開同學會?我居然忘記跟他們說了,而且四所都忘記。可能是我從小就不喜歡同學會吧!orz)
往桃小的路上,比較安心了,車上少了一百本書,雨也沒下下來,小豆便慢慢的開,慢慢的到桃小。(到這裡,超過2000字。orz)
明明我有去過桃小,卻忘記在哪個轉彎處要轉彎,開過了桃源鄉公所又調頭,要問警察,可警察一邊騎車一邊注意他車後的東西會不會掉,應了喔喔兩聲,就跟我們擦身而過。從山下下來看不到桃小的指標,調頭時終於看見了。
進了學校,主任來接我們,是那個我一直覺得很酷的主任(我在和春都不敢跟他說話。XD)正好接近午飯時間,主任帶我們到校長室跟校長碰面,他們留我們下來吃營養午餐(我差點打成營火晚會。XD)我和艾咪很開心,因為第一天我們去和春拜會桃源國中的謝校長,也被請吃了營養午餐。
主任帶了圖書室的老師來簽收書本,她是今年才調來桃小,他們一邊翻書一邊說照片中有校長的孩子,還有正在隔壁上課的老師,還興奮的拉著被拍的老師看著自己的照片,她也記起當時的狀況,跟我們大略的說了一下那時她為什麼被拉去一起參與活動。
我們跟著圖書室老師下樓點書時,我打開書本跟老師說我要找兩個小孩,在桃小原地復學那天,跟我說再見的兩個小朋友。
沒多久後他們就出現在我眼前,看見我時,眼神從不知道為什麼被找來轉為一亮,看著我說:「是你耶~」(旁邊也有認出我來的小朋友也是這種反應。)他們都長高了,也變得瘦長,跟一年前有不小的差異,特別是拿著書拍,看得更明顯。(以後他們會變成什麼樣呢?)
圖書室老師找來他班上的小朋友幫忙發書,其他小朋友都聚過來看書,老師花了好大的力氣,才讓他們把書放回去,一個年級一個年級去送書(一個年級只有一班)。那時有許多小朋友想要去吃飯,又想要看書,擠在川堂,我便揮手要他們先去吃飯,吃完了等一下就可以看,而一、二年級的準備放學回家。
(你認得照片中誰在書上嗎?右前兩個在書上都很明顯,但長高、變瘦了。)
吃完飯後,主任來到校長室跟我們閒聊,他說這本書可以當小朋友的嫁妝了。我們聊八八風災、聊路為什麼一年了還像沒有修一樣、聊風災當時他們如何用共產制度分配食物、聊為什麼當時學生要分散居住(因為H1N1)、聊他們在下山後學生被分散後怎麼一個個被找回來(下山後在旗山國中是以身體狀況區分,而沒有以區域單位來分配暫置),最後聊起找學生時,還與小豆的救災過程中有某一部分的區域重疊,我們都說他們可能在某一個時間裡,擦身而過。
我們跟主任聊了一個多小時,等鄉公所午休後上班,等小朋友們午休結束。過程中,我晃到教室外面跟那些已經長大一些些的小朋友說話。音樂課那時,小朋友跟我不太互動,我沒有機會跟他們聊太多天,甚至講上幾句話都沒有。這天終於有機會可以有一點點機會跟他們有一點點的互動。
校園晃了一下,我找不到幾個我印象中有在桃小的小朋友。我拿著書回到校長室,一個一個問起,才知道主任從前在樟小任教過,細數著照片中我問起的那些學生,告訴我哪些學生是當時暫時就讀桃小跟樟小的,還跟我說他們在興中國小(興中)。其他的找不到的我也從小朋友那兒知道轉學了。
臨走前,我們還要去鄉公所留下幾本書,作為公所的資料收藏,或者成為圖書館的館藏。我還是再次的請老師幫忙,看看可不可以讓去年每個學生都收到書(包括轉學和畢業的)。大家都下樓時,我走到教室外,跟小朋友說我們要走了,揮揮手說再見,然後沒有回頭的離開(其實知道他們在後面一直看我呀!)
去公所前,我們在商店買飲料,遇見放學的學生被媽媽載著。媽媽問我:「你們怎麼會來?」我說:「我們送書來,去年他們在和春我們替他們拍的照片。」小朋友很安靜的坐在媽媽後面,我指了指他,跟媽媽說:「他應該有收到。」小朋友搖搖頭說:「放學了,星期一才會發。」(我笑了。)
前往興中的路上,地面開始濕了起來,大白的車窗黃土跟雨水結合,不知道是要不要開一下雨刷刷乾淨(開車的人都知道,毛毛雨這樣刷只會更髒),心想雨大一點把大白洗一下,又怕雨大路不好走。前方過來的車雨刷都刷著,就我們的車走到哪裡,雨就停到哪裡。(一直到回到高雄都是這樣。)
到興中,我看到幾個我在桃小和樟小找不到的小朋友(包括封面的小孩、唯一一個跟老師合照的小孩),心裡開心了一下。田老師帶我們到視廳教室準備,再到校長室跟校長碰面。校長的桌上放著要給我們的紀念品,他用學生的照片作了兩份半年曆,希望給學生、家長在家裡有一些互動,也作為紀念,我們笑說這本書某一個部分也是這樣的用意。
興中和建山的小朋友其實只上了兩堂音樂課就回到山上。出現最多的就是後來留在桃小和樟小的小朋友,被我們找到先在台上讓我們拍照。
等我們說明完、校長講完話,我們接過校長手上的感謝狀,開始發書。他們開始找自己,找不到時會大叫:「校長,裡面沒有我。」我望向說沒有小朋友,再按了幾次快門。
田老師也在這些發書的過程裡,帶著小朋友念了一次書名和小標,要他們找到最喜歡的那一頁,大家坐在一起拍照,他還跟小朋友說:「如果你有什麼心情,也可以寫在空白的地方,以後心情好或不好,都可以把它拿出來回憶。」他再次強調,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有機會出現在書裡的。(哈)
在桃小時,桃小的主任要我們到興中時可以好好看一看,他說興中是桃源鄉最漂亮的小學。我們跟著興中的校長走了校園一圈,聊那些八八風災壞掉的校園怎麼補回來,枯掉的花怎麼再照顧好。問到他的經歷,他說:「我本來在小林國小,去年我八月七日來這裡就職,小林有八個人來跟我祝賀,現在只剩一個人還在。」
走到校門,沒再多聊,我們必須趕往學校放學前,抵達最後一站,建山國小。(4500字)
建山國小的地理位置其實是在六龜,寶來還不到的位置,我們迷了一小段路,又在建山村打轉了一下,才找到建山。主任跟我們說他們是桃源鄉的「飛地」(飛出來的地)時常有人到了桃源鄉,才又折返回來六龜找他們。
因為來得太晚,只剩五、六年級的小朋友在學校。我們請主任簽收,小聊一下後,就準備回程。
原先我們都沒有想過要有小朋友來領書的儀式,更沒想過有什麼感謝狀,只是想要把心裡想做的完成。建山的主任說下午一點多下了一場超大的雨,以為我們有遇上困住了。小豆接起的電話那頭,說高雄市正在下大雨。我們卻沒有遇上什麼雨,老天便是讓我們一路回到高雄吃完飯依舊是好天氣。
艾咪回到家說有一點點小感傷,說好像不會再去那些地方了,就感傷了起來。
我心裡沒有再見或不再見的念頭。說再見的那一刻,往後就是看緣分、看機會。哼起昊恩家家的《記得說再見》,就想還好我有折回教室跟小朋友說:「我們要走了。拜拜~」
送《一週大事》的這件事,在凡那比來前的這個週五,我們完成了,心裡是開心的。開心的不是他們記得我們,而是他們一個個在書上看見自己、看見朋友、專心閱讀的喜悅,還有老師、主任、校長跟我們說話時,透露出來的感動。
水瓶子說這是一個心靈雞湯的故事;我姊姊的同學說這是「把愛傳出去」的故事。
這一整年下來,這種傻氣的事,可能感動過一些人,可能激發了一些人在心裡想著「好像我也可以做些什麼?」或者讓許多人用一點點力氣參與了這件事,又或是讓一些人花了一些時間了解八八風災後的一些事(不管大事或小事),有時候自己也會感動一下。
不論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故事,我開始相信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變化著未來的每一件事。辛勤的努力也好、痛苦的掙扎也好、停下來的發呆也行,每一個瞬間都堆積的每個未來的改變,不一定是改變了誰,那些自己意識到的神奇變化,都在催促著自己好好的生活,好好的活下去。
現在的時間是送書後的9月19日中午。小豆寫了一個訊:「我們那天走過的路從新威之後全封了。」如果老天因為感動讓我們一路無雨的送完書,可不可以再一次的因為感動,讓那封路外的居民平安度過凡那比?路壞了、橋斷了,再修而已。(雖然我們不知道還要花多少時間修!)
最後,貼上一首歌,吳宗憲唱的。有時候,也激勵了我一些些;有時候它或者也是這《一週大事》很好的配樂。
《愛讓一切都對了》
小豆拍的照片→20100917送一週大事到桃源鄉
換日線拍的照片→20100917一週大事@桃源鄉
P.S
高雄風大雨大。
換日線的話:愛讓一切都對了!
What a great recrouse this text is.
很開心能藉由妳們的手,奉獻一點小小小小的心意,給那群可愛孩子。
期盼還能看到妳與他們的後續。
呵,如果他們寫信來,我會回信喔。
如果沒有寫信來,
我想就等待緣分吧~
呵。
阿線:
GPS 的軌跡我上傳了,可以到這裡看一下
網址被結掉了,請到我部落格找一下
我不會把它轉到google map上耶,弄半天。orz
可能是我轉的 KMZ 檔案不太合用的關係,
我再來研究看看,不過,Google earth 是OK 的
看過之後有一種淡淡的,鹹鹹的感覺,
我不想說我眼角濕了,
但是這種建築在災難之後一年的愉悅心情,
還是難免會有一絲絲的哀傷!
剛剛在噗浪上我貼了一則訊息,
高雄縣那瑪夏鄉民族村民權村已撤村,
得到一個陌生帳號的回覆:謝謝你的關心,
附帶的表情符號是哭泣,
是一位那瑪夏鄉的年輕人回的!
希望颱風快快遠颺,
就這樣!
是啊,快走快走。
風大雨大啊。
好討厭這種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