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發,赴宴!

雨落下了 土石流掩蓋了
民峰來了 天放晴了
老單蹲著 志強看著
心潔的畫訴說著 花都開了
我啟程了 出發 赴宴了!

對於終點,我不甚喜歡。不是『心潔死了』這一段。而是那沈入卻又浮在水面的情緒。沈入的心應該是裝載每一次淚水潰堤的墜落,可是卻又在懵懂間突然靜止,就連拚命想躲進海底痛哭的眼淚,彷彿落在水面的油光,只浮不沈,無法看見沈入海平面後的那些景象,雖然知道水很深、海底很美,卻只能浮著浮著,看著海底,肉眼所見,而不能再向下深探海的世界。

會看赴宴,一開始的期待,並沒有後來來的強烈。赴宴上檔前,因為有幸上了一堂小棣老師的課。向來喜歡『認真』的人,我都會特別敬佩。那堂課,讓我看見小棣老師對戲的認真還有堅持,我打從心底佩服著。7/7我守在電視前,八點,沒看赴宴!看另一檔同時上檔的連續劇,也或許是對那部戲的期待太多,所以失望也大。那天,我錯過了赴宴,之後也沒有再看那部同時上檔的戲。

跟幾個看赴宴的同學,聊著赴宴,就連那在編劇圈許久的老師,也加入討論。對於赴宴,老師是不用加以解釋就能夠有所感動的。但對於我們來說,看赴宴卻是一件很吃重的課題。當我聽見同學談論那一幕『森林網站』的動畫出現在螢幕前,他們彷若被雷劈到的驚愕時,我決定出發,赴這一場盛宴!(我要看看,到底這部讓老師感動,讓同學有許多問號的戲,究竟長什麼樣子!)

第一集,幾乎是讓人措手不及的狀態,角色一個個的出現,堆滿我的大腦。來不及分清楚誰是誰,誰跟誰又是什麼關係時,另一個人又出現。從彩華、泉溪、得木子、民峰、劉老師、尤經理、胡董、蘇丙、志強、老單、水樹、心潔、心潔的姊姊……還有只有名字的志平(郭?林?志在平等?)幾乎是所有重點人物,都在這一集裡一湧而出。會不會太急迫了?五十年前、五十年後,上海、台灣,山上、平地,看了很頭痛,試圖在這一切理出一道思路,起碼搞懂人物和人物之間的關係。後來過年那幾幕跳接的畫面,更讓人感覺混亂。尤其是宏志出現時!

依然記得心潔在最後一幕抱著姊姊哭泣的時候,我紅了眼!我沒有被前面一陣混亂,而失去了感動的觸覺,反而是很慶幸在那陣措手不及裡,感受著姊姊對生命無常,所做的反應。當她輕輕的說著『離婚』這件事時,是多麼的輕描淡寫,好像簡單的帶過,就能夠不去感受那份傷痛,她更用這樣的方式,輕輕的、再加點無奈的告訴心潔癌症復發的消息。是『生命』的無常,比『生活』的無常來得激烈吧!心潔對姊姊的那個擁抱,說明著姊姊這一路承受生命的重擔,心潔卻只能擁抱而已。

『妳一定要找到一件妳做的會快樂、會驕傲的事喔!』這是姊姊對心潔的期望,也是一種『來不及』的呼喚。因為自己來不及去做了,希望能讓心潔真的找到那一份『死而無憾』的夢想。很喜歡泉溪最開端的那一段話:『櫻花初開吧!明亮的陽光,徐徐的風吹來,花朵好像都伸長了脖子,在樹枝上慢慢搖著,記得後來,林君在櫻花樹下睡著了,多麼舒服的一天,不知為什麼,我那時腦子裡突然有一個想法,我覺得人要瞑目之前,想到這一天,便可以含笑而去了。有人說美不會持久,我認為它會的……辛苦了,謝謝。』如果對應著最後一集心潔的那些疊印的影像,或者,泉溪的這段話,正是在描述著心潔的『死而無憾』!

關於民峰的尖銳,我喜歡小說裡的。話很少、孤癖、驕傲……這是民峰在電視裡的寫照,你能感受他的冷。當他說著:『不要再把弱勢的那套拿出來』,你能知道他其實自卑,但是,你不知道『為什麼他「那麼」自卑?』你甚至懷疑他就是那『無可救藥、自以為是』的傢伙。他為什麼自卑?小時候受過傷,因為父親?總還是覺得電視表達的不夠。好像民峰就是受很重很重的傷,你知道傷口在哪,但卻不知道為什麼?小說裡,至少還可以用雨天裡父親不穩定的情緒,發洩在民峰身上,所以民峰不喜歡雨天,甚至害怕。但是電視裡,就是很淡的表現著民峰的傷口。

小說裡,民峰雖然尖銳,但外顯的溫柔、和善,依然不少!是電視二十五集的緣故嗎?因為時間短,民峰也變成一個誰都碰不得的仙人掌。在小說裡,民峰偶爾會開開小玩笑,偶爾鬥鬥嘴,這都足以呈現他尖銳以外的另一面,像是有一段:『民峰故做惋惜的嘆氣:「別的情侶都出去逛街約會,只有我的女朋友每天在家裡煮飯、洗衣服,好可憐喔!」』是我漏掉電視上的這一幕嗎?還是??這個民峰很可愛。而戲裡的民峰,看到最後來,真的很想對他咆哮,甚至不明白,為什麼這樣愛大自然的人,會那麼尖銳?又為什麼像他這樣重視保育、重視生命的人,會那麼那麼的不可理喻?雖然我仍站在心潔那一邊,她說:『我覺得民峰是一個很美麗的人』我能感受著民峰放射的光芒,也能感受他光芒下的辛勤努力,只不過,在戲裡真的缺少太多表現民峰的美麗,他的所作所為,就好像是為反對而反對,為堅持而堅持!其實我深深相信,民峰是很有自信的,但在自信背後,一定有某種能量推動著他,而這些能量是什麼?在戲裡,看不到!(對於老單的尖銳。其實跟民峰的尖銳有一樣的問題,小說裡,老年的老單沒有那麼孤冷的。)

說起民峰的尖銳,就不得問問志平為什麼那麼尖銳?後來看見小說那一段文字『林志平申請恢復父姓』的時候,我傻在小說前,原來志平姓林不姓郭。我是一用種驚慌失措的表情,看著這九個字。說真的,戲裡在此之前除了『志在平等』之外,你知道志平是誰嗎?又知道志平和民峰的關係嗎?我們看到墓碑上的字,看到蘇丙傳真上的名字,知道『志在平等』,戲裡把『林志平申請恢復父姓』這一段拿掉,但這一段,卻是除了老單和身體上的殘疾之外,可以直接引發讓志平尖銳的一個點!到底是哪一集說明民峰和志平的關係?至今,我仍是一團亂。關於混亂的,還有水樹阿公接起電話時講的那一句『志平兄,你媽媽……』(水樹阿公,又跟志平、民峰有什麼關係?)

對於心潔,剛好跟民峰相反,我喜歡戲裡的心潔。小說裡的心潔,總是堅持著夢想,固執、堅持如民峰,但戲裡的心潔多了一點屬於體貼,夢想之外,有友情、愛情,還有一點點那種耍脾氣的可愛、耍賴的堅持要留在老單那裡。其實小說和戲裡的心潔出入不大,但是戲裡的心潔就是有著那逐夢的傻氣,而不像小說看起來是一種為了追逐而追逐的感覺。很可惜,小說裡沒有放進那一段心潔寫給英文老師的信,那封信很動人,讓人可以深深的體會到心潔想種花的心情。也正因為少了這封信存在於小說裡,所以讓小說裡的心潔少了一點因為夢想而努力的氣息!

志強。一開始我不是很喜歡這個角色,當他穿起西裝開著『泡馬子一號』的時候,也是因為一開始給人的印象深刻,對於志強後來的改變,有著很強烈的感受,與其說是後來的改變,還不如說他回歸原來的自己,就好像他說的:『很奇怪喔!我高中去淡水唸書的時候,就想說太好了,我再也不要回來種地了,最近……大概從幫你整地開始吧!又覺得好像還滿喜歡這種出一身大汗、手脹脹的感覺,每每抬頭看到這些山,心裡還是會感動耶!』

『有人喜歡天生喜歡吸農藥、聞雞糞、每天在一盤菜趕蒼蠅嗎?如果他們以前做錯了,是不是應該讓讀過書的人、有能力的人、知道該怎麼做才對的人,來教他們!來幫他們!而不是封殺他們嘛!』那一刻,我被志強震住了。當我看見得木(志強阿公)在樹林裡,看著泉溪被帶走時,我是有一股不平的,不平的是為什麼得木這樣對待泉溪。(戲裡,又少了接下來這一段!)小說裡,心潔跟志強說:『警察上山了,你阿公要保護族人的安全,不得已這麼做,就像你現在這樣。』志強像極泉溪年輕的樣子。就像心潔說的:『因為我知道你做的每件事都是心疼這些用雙手生活的人。』在小吃店和民峰相遇,幾個族人圍著民峰毆打時,志強擋在民峰前面,志強說了一句:『你們幾個人打一個,不會不好意思啊!』志強傳承了阿公的正義,也擁有阿公保護族人的信念,更有泉溪對人的憐憫!

其實,對於赴宴,有很多的感動。

比方說:

怡康在大雨的夜裡,跑到山上找心潔的那一段。怡康從小母親過世,父親再娶,繼母像親生母親一樣疼愛他,可是卻在選擇將來共同生活的另一半時,繼母希望怡康可以選擇怡欣的好朋友心潔,繼母認為,這樣子怡康才不會因為老婆而待怡欣不好。那像是一種被別人認為是背叛的感覺。怡康從來沒有想過這個怡欣會不會被欺負的事吧!甚至是說,今天就算怡欣被欺負了,怡康跟怡欣是同父異母,他依舊會站在怡欣面前,做一個兄長保護妹妹的動作。但在怡欣的母親眼裡,卻是這樣看待怡康的。總以為自己的真心,就是自己以為的真心。沒想到在其他人的心裡,卻潛藏著『不信任』、『懷疑』,甚至是『扭曲』。也許是常遇到這樣的情形,所以看到怡康緩緩道出這件讓他心裡受傷的事時,也同樣的震動著自己的心。有時候,我們待人,就是真心的對待啊!所有的不信任、懷疑或是扭曲,能不能用另一種方式表達?我不知道呢!

又比方說:

老單在下餃子時,說著那一槍槍打死趴在火車旁的人群。他說:『誰殺人是對的,誰殺人是錯的。』比照志平不滿的說著:『殺人兇手。』,老單的心,有著愧對,卻已無法回去,就像他再也無法跟彩華回去的感覺!那個年代裡,沒有人分得清楚,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也或許,我們這年代的人,也是如此。就像民峰的保育沒有錯,志強的高山農業沒有錯,但是兩邊碰面,就好像非得要頭破血流一樣!

再比方說:

泉溪在武雄被槍決時,大喊『黃武雄萬歲』、泉溪被槍決大喊『彩華、彩華……志在平等,志在平等啊!』、老單對待彩華的好、水樹跟怡欣的感情、老單幫心潔灑石灰……等等。

只是,那種浮在水面上看海底世界的感覺真的不好。

赴宴,要傳達的東西很多,生命、平等、大自然、二二八、夢想、希望……種種,但要在二十五集裡去傳達,似乎太滿了。像是民峰媽媽去找許主任,我不懂為何有這一場的安排?蘇丙一開始的傳真,對應到最後一集民峰去找蘇丙,蘇丙在這齣戲的意義何在?民峰去找他,就真的能讓他不去投資嗎?戲的節奏很快,我從不覺得它悶,但是,必須看第二次,或是看小說,才能比較清楚在說什麼,更或者說,我只要漏掉一秒鐘,就很難連接起前後,連情緒都被打斷了!

最後一集,要傳達的,原來只是兩個年輕年對生命及理想的堅持,最後一集的公聽會上,學者、教授的發言,顯得突兀。如果要讓人了解台灣的生態,了解更多的美,何不多拍一點例如志強跟民峰解說原住民現為了水土保持所做的努力呢?就連心潔疊印的畫面加上土石流對山林帶來的破壞,也讓人不知所以。相較於電視上的,我會更喜歡小說的結局。戲裡的結局,水樹和怡欣握手、心潔死了、民峰和志強握手……種種,都多了一點刻意!何不就像小說一樣,留一個空間給電視機前的觀眾!

我很喜歡赴宴。但我不知道怎麼告訴別人它好看在哪裡?感動很多,感想很多,但總在快步的節奏裡,好像少了某一個橋段的連接、某一情緒的帶動、某一段人與人的關係為何。它什麼都講了,卻不知道最終要表達的是什麼?大自然的美?人的夢想?志在平等?二二八受難過程?原住民的努力?貪官?權勢?弱勢?愛情?友情?親情?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我在開口邀請別人看這部戲的時候,該怎麼說!

如果說赴宴是一部不用言語推展劇情、不用那種只有長相,沒有演技的演員、內容可以讓人引發思考、屬於比較高層次的連續劇。可不可以,我們不要看得那麼累?也或許,是我太想搞懂裡面在講什麼,或者尋一條可以理出每一個氛圍的線,所以在寫感想前,我得先看過小說,(小說確實把很多理不清的線給交代清楚了。)在寫感想時,我得再把赴宴一集一集點出來看。不喜歡看那種紅到爆、收視超高、不用大腦去想的戲,但,看赴宴,真的好累。

記得上編劇課時,我們書寫劇本,老師看著劇本,挑出一個個問題問我們,每當被問到那種『為什麼某一個人會有這樣的表現?』我們都會回答:『因為……』話還沒說完,老師只有一句話:『要把這些「因為」寫出來給觀眾看,要用戲表現出那些「因為」,光是你自己知道,觀眾怎麼會清楚。』我想,赴宴,給我的感覺就是這樣。我可以感覺那些感動、那些劇作家要傳達的東西,但是,有太多的『因為』都留在編劇和導演的腦袋裡。或許,身為觀眾的我們,也可以嚐試去了解、去看見那些『因為』,但是,東西實在塞得太多、太滿,來不及消化,也充滿太多疑問!

我為赴宴鼓掌。希望下一次有機會參加盛宴時,能夠有比較簡單的思路,引我們走入下一場宴會。


導演:王小棣 編劇:王小棣、黃黎明、徐譽庭、溫郁芳
演員:周幼婷、藍正龍、馬志翔、竇智孔、尤學廷、張鈞甯、洪誠陽

赴宴官方網站

P.S
有人問:『他們能不能就簡簡單單的說一個故事給我們聽?』
我問自己:『能不能簡簡單單的看一個故事?』
故事,不用太複雜、情緒,不一定要塞滿每一分每一秒,
能夠感動,最好!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