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還沒有串流平台(後稱平台)時,「看電影」的管道在院線以外,就是DVD、第四台的電影台,以及所有非法盜錄到網上(或轉出DVD放上網)給人看或供人下載;影集(電視劇)則是隨時跟著電視播出時間坐在電視前外,也是有合法DVD或VCD及其他非法平台的觀看或下載。

真正大舉改變多數人的觀影習慣以及加快平台上架新或舊影片的速度,還是Covid-19的原因。在這之前,我的觀影習慣是一週去電影院一次,其餘的時候就是看著串流平台每週的更新,有一段時間多我還會替朋友們(網友們)整理一週平台新上架的片單。

不過隨著疫情的影響,新電影的拍攝速度放緩,平台比較常見的是老電影的上架,倒是造福了不少新成為癮痴的觀眾。

Read More →

萬般期待《做工的人》的改編,不知道會把這樣工人們的故事拍成什麼樣?是如以往沉悶黑暗?還是會讓人從中感受「做工的人」生活上比較輕鬆的那一面?劇本顯然還是選了後者,編劇想以一種比較輕鬆的事去看待這群工地的工人是怎麼在苦中作樂的日子,尤其是那些痴心夢想的白日夢,即是反映了「除了這樣度日子外」好像也不能讓心裡輕鬆一點,那麼就天馬行空的不斷把夢夢得美一點!

說不上好看,但也沒有特別不好看,但很像在看一部鬧劇,是在嘲諷如此人生、如此無奈,好像只能如此嬉鬧下去,日子才比較好過點;但又真的很像是場鬧劇,到底是因為做工的人被生活壓迫太久,索性就不認真生活?還是編劇就想認真呈現它認真生活以外的那一面?好讓那原先「做工的人」在大多數刻板印象的沉悶少一些?總之,在層層疊疊摻雜在劇情裡的白日夢,也分不清楚到底誰開了誰的玩笑!(人生的、劇本的、演員的、老天的⋯⋯)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