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World Games 2009/2009世界運動會]

開幕前一晚,為了要放鬆一下,騎著小摺經二聖路至民權路再到新堀江,最後轉往鹽埕區買個相機+筆電的包包,如果沒有特定的行程,多半都是騎臨港線的自行車道到鹽埕區的駁二藝術特區。明知道騎小摺會花掉很多時間,但仍然為了運動一下在市區穿梭。高雄這城市,有些人說沒能感受世運的氣氛,也有人不屑這場盛會。無妨,停在高雄女中等紅綠燈時,突然幾發煙火向上竄,路人停下,才想起世運期間,這裡每夜都有煙火施放,也不明白為何,時間有些早,七點多就放了一回。

還沒九點,回到愛河的橋上,停下,拿出相機當DV,按下錄影,隨著來往的車輛伴著那橋的晃動,看完精采的煙火,打道回府,準備世運開幕的到來。 Read More →

[世運主場館音樂會]人山人海

四月就跟torasan買好去世運音樂會的票,等著520這天到來,想進這一個日本建築大師伊東豐雄設計的場館,一探二月封館未能看見的樣貌。除了伊東豐雄的設計引人注意外,最重要的它有我最想要的「太陽能」屋頂。很期待自己的家也都是太陽能屋頂,所有的能源都是靠這自然來供給。

若不是因為torasan很愛看一些有的沒有的展覽、藝術表演,窩在高雄的我應該會很孤單吧!我沒有什麼在地的南部朋友,能這樣東奔西跑玩耍的伴幾乎沒有,別說有沒有參加過什麼高雄大型的活動,就連出門也沒什麼動力。原本我對這種人多的活動一點興趣也沒有,是torasan邀約一起買了票才決定520當天一起出門。 Read More →

我一直在想過去的那二十幾年,高雄,究竟對我來說是什麼意義?在他方,它是家鄉,在這裡,它是一座充滿我及我的生命的記憶。唸書的時候,我時常騎單車,在巷弄裡鑽,從家門到學校,從學校到任何一處我放學、上學,偷偷溜躂的地方。

我以為,我知道的小巷、小弄、小景色,會比別人多,我知道的會比別人清楚,結果不過只是一個自以為是的想法,就像我在這城裡發現這個我幾乎只要出門就會路經的鐵道的美麗那樣。

Read More →

(2009寫給高雄拍片網)

高雄南端緊臨前鎮、苓雅、鳳山、五甲的「崗山仔」,被高雄第一臨港線從凱旋路隔開西邊的「籬仔內」,北邊則緊臨著鐵路局高雄機廠也隔開崗山仔與苓雅區。高雄機廠南端靠二聖路、凱旋路口尚未開放給一般民眾進出時,崗山仔及它東邊的鳳山居民只能仰賴一心路以南或是高雄機廠以北的路口,通往高雄市中心。

早期高雄港的貨物列車利用第一臨港線來運送貨物。2003年時曾開放嘟嘟火車以環狀方式環繞高雄市,曾經讓許多搭人搭著火車經過自己居住的路段,以及讓外來觀光的遊客可以這樣環狀的方式,看見高雄市中心以外的景色。因為第一臨港線與高雄捷運部分路段的興建有所重疊及嘟嘟火車的停駛,讓它又恢復原來運送貨物的功能,不再具有觀光作用。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