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應該有不少人跟我一樣,在看《陽光先生》的時候,或多或少會想起台灣一九四五年之前的日本殖民時期。因為早先我沒有看過跟韓國劃分成南北韓之前有關的電視劇(或電影。唯一跟史實有關的看過光州事件的《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看《陽光先生》的時候,不只是在看其中那些與個人情感有關的細節,也讓人對這段與台灣相仿但又不盡相同,日本殖民前後的歷史產生了興趣。
若是拿掉愛信與宥鎮的愛情,以及其他人物之間的情誼,這部劇就會變成很難消化的史實改編,將會有充斥著高宗的鬱鬱寡歡和對那些同為朝鮮但親日「賣國賊」(姑且就這麼形容)及奪取不回主權的悲憤,也許就會像台灣大部分拍史實的戲劇一樣,經常讓人覺得有那麼一點「說教」且艱澀難嚥。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