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的編劇應該都中了韓國戲劇的毒,寫校園故事都偏要先來一段闇黑的霸凌,好像不這樣就不是「學校會發生的事」。《第九節課》這個以長會長拆想放設法要阻止孩子與老師之間的師生戀,並以母親的保護之名行控制孩子行為及操弄權力控制校方的故事,就很夠劇情發展了,不知道第一集幹嘛非要先形塑張一翔這個角色的壞?大概想不出其他法子讓陳孟筠可以有扭轉對張一翔的印象,好讓他們有機會譜出戀曲。
學生的壞有很多種,有些專挑老師對付,有些則愛欺負弱小,真的為了要槓上母親的控制,不一定需要前十分鐘那些霸凌同學的舖陳,然後突然能扭轉為「他是一個暖心的男孩兒」而讓劇情有了直接被拗過去的轉折(其實整部劇都一直呈現這種轉折。)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