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996898622

因為一個很烏龍的事件,謝和弦在自己的部落格上放自己寫的、唱的歌,卻收到中華音樂著作權協會的通知,說他侵權,他的部落格還被無名關了幾天,我才注意到這個歌手,找了他的歌,聽著聽著就聽見這首非聽不可的歌。

謝和弦的聲音,跟他的長像很不像,老覺得聲音和他的照片合不起來。他的聲音有一種現在歌手沒有的,很特別的嗓音。剛開始聽他的歌,一直覺得很好笑,歌詞很幽默,直到聽見這首《請你不通嫌棄我》,才靜靜的聽著他唱的每字每句。因為這首歌,謝和弦真的應該好好聽一下。 Read More →

手上的方大同《橙月》是情人限定版,正好,比起第一個版本的封面,這個版本的封面比較適合這張專輯的調性。去年在聽方大同《未來》的專輯,只覺得這人的歌還不錯聽,丟在IPOD裡有意無意的聽起,還是覺得很不錯,倒是沒有特意的拿出來聽。這幾天為了要聽一下《未來》和《橙月》的差別,把兩張專輯放在一起播,聽久了,都是方大同的樣子,但《橙月》就有一些些不一樣!

《橙月》跟《未來》的差異就是「柔軟」,歌詞一樣愛呀、妳呀、我呀、浪漫的,《橙月》就是多了一些溫暖,柔柔的,也帶點戀愛甜甜的味道。《未來》裡,當然也有戀愛的感覺,不過稍微硬了些,聽起來像《橙月》的前篇,戀愛前的那種扭捏,彆彆扭扭的,所以有點稜角。《橙月》不同,音樂和歌詞的組合更容易融入那裡面的情緒,於是也在心裡想像了那些歌詞的畫面。

Read More →

聽這首歌,是某一個暑假,學妹借我的張智霖。在那個學生只買得起錄音帶的年代裡,我把它跟其他的歌錄成精選輯,就在輔導課的上課時間,偷偷的把耳機塞在耳朵裡,一直重複聽著這首歌。

年紀很小的時候,總會偷偷喜歡一些人,偷偷的就把一些情歌當作自己的對照,以為自己是那苦命的主角。聽著歌的時候,就好像自己千瘡百孔、不堪一擊一樣。只是日子也還是這樣子過去了,什麼鬼心痛都是自己在想像,直到《釋放》裡的故事情節真的在自己身上上演時,才知道那心情是什麼!

每一次,我聽見這首《釋放》,想起的,不是那個暑假的畫面,而是一次又一次的寬容後的心情。很多人,在戀愛的時候,發現戀人的背叛(?我不知道這個詞對否),總是會一次次的原諒,以為那些原諒可以換來真正的幸福,我不清楚原諒與被原諒的人,心態是什麼,這種事向來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離開了,回頭看才會發現自己傻勁的堅持,不知道是為了什麼。

剛剛這首歌正好唱著這句:「你永遠看不到 我笑容後的傷」,我突然想著,若是當下不願放手,也或許會繼續傷下去吧!若是真正的「釋放」掉了,最後我們應該唱著:「你永遠看不到 我釋放後的爽」(玩笑話),而其實那樣子的釋放,有時也是對自己的。

如果你正在被劈腿,又或是正在劈腿,請放掉自己,以及對方吧!

張智霖‧《釋放》

《釋放》詞、曲/梁文福 編曲/鮑比達
輕貼你的臉吻你的瞬間 仿佛回到最初的感覺
你的唇已冷卻吻你如吻離別 但願時間停在這畫面
我的付出是一場生命的漏滴 不能回轉
你卻將寬容一遍一遍 當做了習慣
這次又是什麼人再讓你終於心軟 這次你又深深想信我會堅強
這次又是誰再讓你對我熱淚滿眶 你知道我一定為愛將你釋放
你永遠看不到我笑容後的傷

 1996.05 Sony發行──張智霖《言不由衷》

※為了上傳這首歌搞了一個晚上,到底是為什麼捏?不過這歌是晚上在整理二手CD時看到的,突然在想這張CD我也有買耶!當時比較紅的是《言不由衷》及《忽然覺得好想你》,我也忘了《釋放》有沒有被拿出來打。

P.S
今日錯失有機會看到彩虹的機會。不斷的下陣雨中。
換了新圖。

換日線的話:收二手CD會想起很多事啊!像是現在很少聽流行樂這件事。

二○○三年,入春的台北城,每個週末得從木柵搭公車到公館轉車至關渡的台北藝術大學上編劇課。那年,不知道什麼時候聽見「張敬軒」,只記得,還沒有IPOD,MP3也還停在256M的容量,每週至關渡,會不斷的換著MP3內的音樂,但固定的,有幾首歌不變,就像這首《斷點》。

我忘了為什麼會買這張《MY WAY》的CD,而且最開始我是喜歡《MY WAY》這首歌,幾年後的現在再聽,喜歡的,就只剩下《斷點》這首歌。這也是我進KTV幾乎都會點來開唱的一首。

我迷戀鋼琴聲(應該說過很多次。)我猜想是因為開頭的那一鍵鋼琴,讓我迷戀著這首歌。但我更能肯定讓我喜歡這首歌的原因,是它的歌詞。想著自己要像歌裡那樣,對於已經分別的戀人,要有著溫柔的祝福。

K總說著「對人溫柔是好的啊!」,有時我都會想著「對人溫柔,就是對自己殘忍啊!」於是又讓人記起C說的,感情裡要有一個人殘忍,否則面對那種永恆結束不 了的糾纏,便是一種綿長的折磨。我不得不贊同C的話,但卻想著K說的那份溫柔,於是聽著《斷點》,只能在心裡慢慢的用溫柔安撫曾經面對的殘忍。我想,這溫 柔不僅是別人給的,也是自己給自己的,但約莫時常也是對自己殘忍吧!

曾經把這張《MY WAY》介紹給幾個朋友聽,其中Z買了一張,之後也迷戀上張敬軒。後來,張敬軒沒朝台灣發展,發的幾乎是粵語唱片。剛剛用google查了一下張敬軒,看見wiki上寫著2009年張敬軒會朝台灣發展,應該也是值得期待。

張敬軒/《斷點》

P.S
晚上的情緒像落入地獄一樣,完全了無生氣。
今日高雄十分晴朗炎熱,似乎能預見七八月的酷暑。
(端午都還沒到啊!)

換日線的話:去唱片行找找看吧!或許找得到《MY WAY》!

夜半,南方的躁熱天氣。很難想像都已經一月了,除了上一波的寒流外,幾乎沒有穿過長袖。就連夜半三更,窗外吹來的風也只能消除一點點熱意。很久沒有放CD到電腦的光碟機裡,前幾天收到華納寄來方大同的《未來》,就這樣在光碟機一直轉轉轉。跟推薦我聽這張專輯的小克說:「這張專輯很有魔力耶,一張曲調怎麼聽都不煩躁的R&B。」冬夜裡的躁熱,很詭異。但是有一張這樣舒服的CD陪伴,也就不那麼煩躁了。

「方大同」,很早之前,就聽過這個名字。遲遲沒去找他的歌來聽,實在是因為名字太像台語歌手的名字,一直到跨年晚會的那天,看到方大同的真面目,才知道這個歌手並不是唱台語歌的。恰好因為小克的介紹,我聽了久違的流行音樂,聽了這個被小克形容「值得等待的完美靈魂出口」的歌手的歌聲,感謝小克,才沒讓人錯過這個好聲音。(小克寫的《值得等待的完美靈魂出口‧方大同》

《Love Song》,這首歌的前奏很有趣,剛聽的時候,會以為是很俗套的流行歌,沒想到鼓聲一下、方大同的聲音一出,就將那俗套的感覺,全部撇得乾淨。這首歌聽起來,有王力宏的感覺、陶喆的調調、李玖哲的溫度,直到後來,就只會聽見一個聲音,「方大同」,沒有像誰、有誰的影子的問題,就是一首簡單的歌,一首屬於方大同的《Love Song》。

除了用「有魔力」來形容方大同的專輯之外,我想不出還有什麼更好的形容,這張專輯沒有任何一首歌,是會讓人想按下一首去略過的,你甚至會跟著歌聲搖頭晃腦、擺動身體,跟著這樣的魔力一首一首的律動著,一次又一次的重複讓它不斷的重複播放著。

真的很少有一張流行專輯,讓我幾乎不看、不聽他歌詞裡唱些什麼,這樣一再的重播著。等到拿起歌詞後,這張專輯又會呈現另一種風貌。充滿著「愛」,愛的甜美、愛的動心、愛的存在、愛的抱歉、愛的離開,通通一次都唱給你聽。你可以看著歌詞感受愛,也可以不看歌詞感受方大同音樂裡的每一刻安穩!

《愛在》,有人說失戀的時候最好不要聽情歌。戀愛的時候,悲傷的情歌不引人悲傷;失戀的時候,每一首歌都讓人難受。這首《愛在》,不知道是要引起失戀人的悲哀,還是?偏慢的曲調,有愛中的幸福,因為慢板,也加深了愛不在的無奈,把愛在與愛不在放在一起的時候,就發現愛其實無所不在。於是失戀人聽見這首歌的時候,不知道是該相信愛無所不在,還是繼續自己的悲哀?

如果你還沒聽過方大同,或是還在流行專輯裡尋找一點點不一樣,那麼這張溫柔中帶點感傷、深沈中帶點可愛的專輯,一定不容錯過。我們的可以錯過任何一次認識方大同的機會,卻不能錯過他的歌曲相伴,更不能失去愛的相隨。在這個季節,我們需要這樣聲音陪著我們到《未來》。

《方大同香港雅虎的個人部落格》

2007.12 華納唱片──方大同《未來》

※華納音樂提供授權

P.S
因為在高雄,沒法去The Wall聽方大同,嗚~~
高雄熱到爆。

換日線的話:方大同不是台語歌手喔~~

經過六年,從青澀走向成熟,記憶入秋後開始延伸,等了六年,再次彿著秋日柔順的微風,我聽見高昂的他的歌聲,愉悅的停駐在他的城中。雨生的字彙是著迷的篇音、旋律是美麗的想像。你現在好嗎?雨生。

十月底,我就將《雨生歡禧城》從唱片行帶回,離上一次買的CD已經過了一個月,市場上幾乎沒有我想買的CD。幾個月前聽見豐華準備的這張專輯,我就等待著,等著等著,終於等到。花了一個星期的時間,把這張雙CD的專輯聽得發爛,轉成MP3比對著DEMO及其他歌手唱的版本(CD2),我很後悔,後悔沒有先聽雨生的DEMO就評斷這張專輯的好壞。我再用一個星期的時間沈澱,再次拿出DEMO來聽,雨生的聲音依舊如同我第一次聽見《想念我》那首歌一樣,感動

《Only Once》,我想起雨生有好一陣子的音樂,不是我喜歡的調調。我不太熟悉他的豪情,在音樂裡。大概在那段時間裡,雨生一反常態的搞怪,連音樂聽起來都覺得不太一樣,所以那一段時間裡,我不聽雨生的歌,不是不喜歡,而是已經習慣他給我那種激昂的感覺,或許,就在這些激昂裡,他也不斷的在尋找改變吧!《Only Once》,其實我不那麼討厭雨生唱這首歌的感覺,反而覺得是不是可以貼近另一個他,另一個在音樂的領域,多變的他?如同哈林的曲風一般,可以豪情也可以溫柔!

《小時候》,歌詞裡有這麼一段『小時候,我一直有個夢,有一天我要飛上外太空』我想起《帶我去月球》,雨生是不是一直想去月球啊?這首歌,大概是全張專輯讓我最感動的一首。它的編曲很像《我的未來不是夢》(在DEMO裡),聽起來的感覺也像。從歌詞裡,彷彿還能聽見《我的未來不是夢》的歌聲,一首是對於未來的想像,一首則是回頭過去看小時候的心情,再次哼著對未來的期望。

五月天的歌聲,很適合這首歌,整個歌詞的意境也很符合五月天一路走來給人一直有希望的衝動!對於後來五月天的較為慢板的《小時候》,帶著一種更為柔和的聲調,雖沒有雨生那種迎著希望的高亢,卻有著不急不緩的輕盈。不過,我不太喜歡在五月天版的《小時候》加上的『我的未來不是夢……』,覺得以『啦……啦……』的方式,會更為自在!我喜歡《小時候》的詞。看見過去,也看著未來。只有一直一直往前走,才有不斷的新世界!

(DEMO中,雨生的聲音重疊。雖然只是DEMO,但仍舊聽見雨生對音樂的專注!)

《小時候》 詞‧曲/張雨生 演唱/五月天
小時候 我一直有個夢 有一天我要飛上外太空
就像夏夜繁星閃爍 幻想我能穿梭其中 你有沒有過 你有沒有過
小時候 渴望碩壯的成熟 長大後我有雪亮的天空
風雨卻讓世界不同 面對遍體鱗傷的痛 你有沒有放棄夢想的衝動
當你的心已累以為失去了一切 
其實等在前面還有一整個世界
當你的愛已碎以為純真會幻滅 
其實等在前面還有一整個新的視野 新的起點
小時候 我一直有個夢 有一天我要飛上外太空
即使越來越淡的星座 越來越遠的神話傳說 
我不會忘記在夏夜裡的時空遨遊

《我的愛》,還沒聽見這首歌的時候,我最喜歡的是這首歌。詞很簡單,歌裡說的東西也很簡單,用輕快的聲音,去唱我們面對時最容易懂,卻又容易搞得複雜的『愛』。范瑋琪的聲音和雨生的聲音,有兩種很特殊的感覺。雨生唱來是一種堅定,像是一種教誨;范范的女聲,是用一種『訴說』的方式,要你聆聽,不見得需要全部接收!和《小時候》一樣。我不喜歡後面副歌那種聖歌式的呈現。這個部分我喜歡DEMO裡的簡單,沒有太多合音,沒有太多的雜質!愛,簡單就好!不需要如此複雜的表現!

《愛過了頭》,一開始是聽著范逸臣在電視的MV唱這首歌。不知道是這首歌不適合范逸臣還是……覺得這張專輯的幾個歌手裡,企圖以很高的嗓音去追逐雨生的音域,結果沒有唱好,范逸臣就給我這種感覺。在聽雨生唱這首歌的時候,是很舒服的!還能感受歌詞那種『愛過了頭』的衝動以及對愛奢求後的寂寞。其實范逸臣一開頭唱得很不錯,提琴和鋼琴的開端,也讓人有著很深層、穿入心中的痛!只可惜了後面高音的部分,穿破耳膜的尖銳。

《單身旅記》,有人說這首歌很符合陶晶瑩新時代女性的感覺,但我覺得那是編曲刻意的表現,不過還真的搭得不錯,很適合陶子來唱,向來喜歡陶子溫柔的歌聲的我,還是不太喜歡《單身旅記》略帶電子風格的感覺!

《甩開》,也有人說這首歌很『信樂團』,對於『信樂團』我不是那麼有研究,感覺很像,但是我仍舊不太習慣那種快唱破的高音,還有那種嘶(嘶裂)吼(狂吼)的聲音,我很害怕!不過,聽一聽還是『信樂團』適合這樣的音樂,說是適合,其實也是因為歌詞的意境就像『信樂團』給人的感覺,一種谷底的絕望,及空氣中凝結一觸發的情緒!

《傳言》,雨生和宇飛的聲音,真的佷像。聽得見宇飛很努力的唱好這首歌!不過,還是略遜雨生一籌。但是,宇飛的聲音更符合《傳言》裡傳出的『沈潛』!傳言總是暗自無聲的留傳嘛!太過高亢,缺少那種應該躲在後面的神秘。歌詞有不芭樂的『白』,多了一點深度,文學氣習也濃了一些!

《風留給春天》,整張專輯我最喜歡,也最無從挑剔起的,就是這首歌。一定有很多人忽略掉葉歡的聲音和她唱這首歌帶來風輕彿的感覺。整首歌以『淚流滿面』結尾,有一種回首歲月的悲歡喜樂,都融合在一滴淚裡的感動!如果將葉歡和雨生的聲音合成男女對唱曲,勢必是一種很美的意境。男女在歲月的經過之後,再次回首,是一種滿足笑看過去的心情!這首歌是唯一一首我覺得重新詮釋的比DEMO好的一首,連合聲及編曲都比DEMO好,雖然擺在CD2的後面,有著聽見歌曲像看見美景的美好!

(DEMO的合聲不好,覺得雨生有點在鬼叫!)

《O Sole Mio》,有《自由歌》裡很俏皮的感覺。這是我對這首歌,唯一的感覺!聽見它就想著《自由歌》裡那些俏皮的對話!嘲諷在歌曲裡成為開玩笑的方式。

《有一道彩虹》,一首還不錯的歌曲,但卻是CD2裡我覺得最大敗筆。比照起《O Sole Mio》裡的RAP,就少了一點可愛的感覺,《有一道彩虹》裡的RAP:『老老少少 前輩後輩 有男生女生 一起感動 為雨生 一起一起唱 一起歡呼 小燕家族 forever sing it!』讓人在音響旁聽傻了,怎麼會把這麼一段不搭調的東西擺在這首歌,甚或這張專輯裡?也因為這首歌,我把所有的歌都認真的聽過好幾遍,包括CD2和DEMO。還好,除了這段RAP之外,還不見其他讓人傻住的片段!(其實不要有那段RAP,就好多了。)

《寂寞》,看到『東方快車』時,是很驚訝的,對他們沒什麼印象,當時年紀太小,只記得七匹狼的《永遠不回頭》,其他的,一點印象都沒有。不過,如果以他們的水準,在現今的歌壇裡,應該也是一個很棒的樂團。

這張專輯至今聽見的評價都是DEMO比CD2好。前陣子聽了陶吉吉的精選,裡頭也有一些DEMO。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雨生的DEMO有被處理過,還是因為雨生本身製作DEMO時就很認真,總是覺得DEMO已經有完整專輯的水準,也沒有陶吉吉的那種聽起來很隨便就把DEMO給大家聽的感覺!(陶吉吉迷請見諒,我也喜歡陶吉吉,但對他的DEMO很失望!)感謝張爸爸找出這些DEMO,也感謝將雨生DEMO處理過的工作人員,擁有張雨生的聲音,好像是一種動力,對生命、對未來努力的動力!

這是張值得聽很久很久的專輯!這是個值得一再拿出來品味的聲音!

 2003.10 豐華發行──《雨生歡禧城》

P.S
冷!終於有冷的感覺。十月、十一月,入冬,發懶期。努力催生文字中。書寫的時候,聽聽張雨生吧!(昨晚的gigigaga好像秀逗了,今天又重發一次,重複收到的請見諒!)
祝 好
^___________________^

換日線的話:一樣的聲音,一樣的感動,未曾離開過!

我是不太花錢去看演唱會的人,除非是去捧場,或者是真的很喜歡那個歌手,才會讓人有起而行的去行動,總覺得聽歌是不需要那麼多人的,去現場感受氣氛是一回事,可惜面對一吵就會情緒失控的我,演唱會向來不是太好的選擇,除非當日我的情緒是在高峰的。國慶日當天,一個朋友打電話來問我有沒有興趣去聽王力宏的演唱會,我想了想,沒有太多遲疑,就謝謝朋友捐獻的票。

對於王力宏,從《如果你聽見這首歌》開始,一直很喜歡他優質的唱腔中,帶著他自己對音樂的執著,也不知道為什麼,跳槽新力後的王力宏,曲風多變,也更加成熟,而我還是最喜歡在福茂時期的他的音樂,例如:《如果你聽見這首歌》、《好想你》、《公轉自轉》等等,都有著青澀的感受。我也特別喜愛他的慢歌,或者類似《公轉自轉》這類輕快的節奏,聽了也能讓人舒服自在。

後來的曲風,就不是那麼讓我可以接受,在他斯文的外表下,帶著一點搖滾調調,偶爾再加上RAP的詮釋,我還是喜愛原來簡單而自然的力宏。不過,倒也不是現在的樣子不好,就是覺得可以再多一點點溫柔會更好。

去現場看演唱會,本來就是一個機緣,我坐在靠近看台旁的地上,遠遠看著小小的力宏,大大的電視牆。實在覺得力宏不是一個擅於帶動現場氣氛的人,雖然整個場面看來是很HIGH,但是還是幾次出現冷場的情形。不過對於整個演唱會的流程來說,就是還不錯的安排。力宏和特別來賓『拉拉聖薔』拉小提琴合作一首『Julia』,現場的情緒一路高漲,另外鋼琴也不能少,利用鋼琴伴奏的歌聲中,更顯力宏的溫柔。最不可思議的大概就是那張惠妹傳授的『電動馬達』絕技,台下的尖叫聲四起,最後三百六十度旋轉的打鼓畫面,HIGH到最高點。

整個舞台設計,煙火出現的點,都安排得很好。不由得配服起那些安排演唱會流程的人,那也算是一種劇本吧!如何走位,要唱什麼歌,要安排什麼人,等等!也是一種劇本的呈現呢!只不過,還是有出現一些小問題,像是力宏的麥克風,好像就常失靈,還有後來拿出來的水槍似乎沒有撐完那首歌。但就整個場面的安排,真的是值回票價了!

最後,當然要提一下特別來賓『GACKT』和力宏一起演唱的歌曲《十二月的情歌》也讓人聽得如痴如醉。兩人的歌聲中,可以聽出彼此的情誼,不禁讓我想起《月光遊俠》這部電影中,那一群好友的交會。只不過,據說這首歌,會到十二月才發行。至於《月光遊俠》好像已經可以租得到了!

希望下次王力宏再辦演唱會時,可以多唱一點慢歌,不要像這次努力的、賣力的要用快歌帶著現場的氣氛,偶爾情緒轉換的時候,反而場子就冷掉了!

 2003.10 SONY發行──王力宏《不可思議》

P.S
也想去看陶吉吉的演唱會。《十二月的情歌》真的很好聽!《月光遊俠》也還不錯!
感謝陳寶哥!

猶豫著,該不該介紹這張專輯。最近看了別人寫的樂評,再看看自己這一年多來書寫的專輯部分,還真是『聽後心得』啊!不過沒關係,我只是想,介紹好音樂而已,樂評?算了。因為感動都是在心上的,不管音樂,或是歌曲傳達的心情!

為什麼猶豫?可能跟心境有關吧!現在很難有什麼可以感動自己,對於文字或者樂曲的敏銳性,也沒有以前強,甚至連下筆都覺得很難!不過,這張專輯,還是有值得我好好去聽,好好去感覺的部分,至少,音樂是很棒的!至於感動嘛,就交給大家自己去感受囉!

本來是要把《窗外》這首歌擺在最前頭,但是臨時把《幸運的人》拉到前面來。因為看到『黃韻玲』。這張專輯,是我印象中吳宗憲自己沒有寫詞或作曲的唯一一張。以往,總會看到宗憲的名字出現在詞曲創作人欄上,但這一次,沒有他,但也集合許多不同類型的音樂人的創作。

《幸運的人》有多少個人,會在戀愛的時候告訴對方:『這輩子,我都會在心上留一個位置給你。』我記得,我說過,而今位置還在,人已消失。聽見這首歌的時候,總是有一種幸福和一種淡淡的遺憾。幸福的是,曾經在心上的甜蜜,遺憾的是,位置上徒留下來的一個人的身影!

《幸運的人》 詞/夏木 曲/黃韻玲
我想你應該是個幸運的人 後來我遇見誰又愛過了誰
在心底還是留著 有一個角落 是你的 永遠是你的
這樣的我算不算幸運的人 你為愛受了罪流過多少淚
會不會再需要安慰漫漫的長夜 偶而也會想起我
就怕最後輸給了時間 我們只剩下萬分之一的眷戀
但為何還是會在夜裡失眠 原來不捨只要一點 就能讓寂寞無限
就算真的輸給了時間 我們還擁有萬分之一的想念
當背影漸行漸遠看不見 還有回憶讓愛永遠不變
讓我們都記得在相遇的那一瞬間 讓遺忘的腳步走慢一點

《三個月零六天》是不是陶子的詞,就要搭怪怪的曲?這是這張專輯裡,最特別的一首歌,有點電子音樂的感覺,但又沒有那麼快板,慢慢的,就像在日劇中那種安靜的酒吧裡聽的歌!再搭配著詞,一個人喝著啤酒,越喝越醉、越喝越醉!

《三個月零六天》 詞/陶晶瑩 曲/Patrick.H.Chen
謝謝你請我這最後一杯 風還繼續吹 我想今晚就在你沙發上睡
眼淚讓我有點不了解 是痛苦或感覺 感覺自己做什麼都不對
沒必要說這些什麼安慰 我不難為 不難為 搞不好你喝的比我還醉
既然問起他 我想我就不必再裝傻 YA~ 他已經說請你走吧
以為和他有了一隻DOG 就可以有一個家
後來他把狗 他把狗也帶走啦
謝謝你說他真的很美 忘不了並沒有罪 閉上雙眼他就靠在我的身邊
這三個月零六天 他的心 已經給了誰 能不能再讓我喝一杯
先對你說聲珍重 TAKE CARE
還是早點回家 家裡面或許有他的留言 他的留言
I CARE I CARE

《窗外》繼《屋頂》之後,又一首世紀情歌。剛聽的時候,很討厭它的『吵雜』,一會兒是男生、一會兒又是女聲,交疊後的聲音帶著紛亂,理不清!這樣的氛圍,又像歌詞裡的意境。在愛裡,不斷的想釐清,在分手的時候,想挽回,左右不斷的情緒,總是交纏在心裡,最後,女聲慢慢的淡出,還殘留著愛裡的甜蜜及苦澀,最後只剩下無聲無息的消逝。

一九九九年的《屋頂》一直是到KTV裡必點的歌曲,當然《窗外》也不能錯過。只是在唱《窗外》的時候,真的比《屋頂》要難上許多。《屋頂》是男女的歌聲互相交替,但是《窗外》卻是彼此交疊,很難掌握何時必須接下去唱。這一次與吳宗憲對唱的Joanna聲音也是好的沒話說,只是要憑著《窗外》要打敗《屋頂》成為情歌對唱的榜首,不知道會不會多了一點難度?因為太難唱,沒有人要點!下次去KTV也可以點出來挑戰看看囉!(MV拍的也不錯。有馬志翔!)

《窗外》 詞/吳信璋 曲/阿滾 女/Joanna
男:點了支不想抽的菸 思念像煙圈飄散在窗邊
女:泡了杯沒糖的咖啡 我擦的香水 會不會飄到你面前
天空上的雲 彷彿像你的 心情捉摸不定
男:外面下的雨 心情捉摸不定
合:回想你扮鬼臉的表情 難以忘記 喔~
男:愛離窗外越來越遠 下著大雨那一夜
你哭紅雙眼 都是我不對 我才發現我無力挽回
女:是我太顧慮尊嚴 雖然我哭紅雙眼 你沒有不對
合:我才發現 我無力挽回 喔~
女:愛離窗外越來越遠 已過了多久時間
我哭紅雙眼 你沒有不對 我才發現這早已經是從前
男:愛已被畫上等線(越來越遠)你哭紅雙眼 都是我不對
合:我才發現 這早已經是從前
女:我想拉上窗簾 男:我想閉上雙眼
合:只是我不想看到窗外過去的情節
男:都是我不對 女:都是我不對

《未來》一首很『動靜』的歌。詞隨音符起浮,加上一點小提琴的聲音,未來的樣子清晰、模糊、清晰、模糊。關於《未來》我還是喜歡音樂多一點!在歌詞本上,看到『動靜』的那一刻,有種很興奮的感覺,去年的夏天,聽見『動靜』,是一陣驚豔,阿滾的小提琴、鋼琴,搭上吳信璋的詞,像是一種定律,在『動靜』那張同名專輯裡,再次聽見那熟悉的旋律,雖然歌聲不同,仍有相同的流暢!(關於『動靜』請看→2002/6/30動靜‧動靜

《未來》 詞/吳信璋 曲/阿滾
你有沒有想存在 看不出來 你的影像忽明又忽暗
你在瘋狂的吶喊 我不明白 那種聲音到底從哪裡來
少了幾頁泛黃的日記 找不回來
東昇西落不滅的太陽 每天都來
無奈……你卻不在 (有你在的)
時間總飛的太快 輕易的飛過未來
現在只想牽著你 不要放開讓你依賴
時間總飛的太快 放肆的追過未來
求求你給我一次機會重來 好嗎?
讓你的未來都有 我在

《重見天日》不看作詞、作曲者,會以為是一首方文山和周杰倫的合作模式。再看之後發現仍是『動靜』,還是有一種驚豔的感覺。習慣了方文山和周杰倫寫這樣特別的詞曲之後,再聽《重見天日》時,發現沒有鋼琴、小提琴的『動靜』,也是那麼容記住的旋律!

《重見天日》 詞/吳信璋 曲:阿滾
睜開雙眼在盤旋 光線入眼簾很刺眼
收縮的瞳孔 嘗試再張開一些
滿頭長髮披肩 塵埃佈滿我整個臉
邁開腳步有些沈 撐開雙臂是有點累
僵硬的身體 沈睡了好幾些年
眼見周圍一切 是種陌生 是遙遠
大腦傳遞訊息給指間 搜索風塵的寶劍
它刺激慾望原始點 喚醒嗜血的根源
純白眼神紅了一圈 戰士身體與靈魂回過了神 OH…精靈還原一切
我殺 殺 殺 我殺紅了眼(一聲令下山河變)
我逃 我逃 我逃去重圍(名垂千史成霸業)
當我重見天日時 混亂早已不在身邊(我閉眼想起從前)
我愛 我恨 我失去一切(風雨不化的永遠)
我哭 我叫 那愛恨之間(搖旗吶喊千萬遍)
當我重見天日時 默默留下淚滴 絕不再輕易閤眼
戰士血揮灑滿山遍野(我殺紅了眼) 是是非非正幕幕在重演
鄉親淚滴滿整個荒野(我逃去重圍) 江山美人同袍戰友決裂
戰士血揮灑滿山遍野(我失去一切) 是是非非正幕幕在重演
鄉親淚滴滿整個荒野(那愛恨之間) 江山美人同袍戰友決裂

對於吳宗憲,我喜歡那種很用力的唱腔。這次《原罪》的專輯裡,還有很多聽起來非常有感覺的歌曲,像是郭子/鄔裕康的《兩人的畫像》、陳小霞/姚若龍的《當你回來找我》……等等,都是百聽不厭的歌曲,唯一只有一首,也是『動靜』的詞曲,《家常便飯》,是我比較不喜歡的!這張專輯,不像以往的專輯,曲風統一,添加了許多不同的創作人的作品,很徝得聆聽!

圖片來源:歌詞內頁

2003.06 BMG發行──吳宗憲《原罪》

P.S
最近好聽的專輯真的不少喔!如果覺得歌好聽,要記得去買回來聽喔!另外,台北在這個週末8/22~8/24晚上七點,中山足球場有MTV辦的『夏日音樂高峰會』,到場的歌手有伍佰、陳綺貞、劉劭希、張惠妹、麻吉、孫燕姿、蔡健雅、邁可森(他的鋼琴演奏很不錯)信樂團、5566、周杰倫……等等。也是不能錯過的一場音樂盛會喔!(我應該會挑一場去!)
留給玲:我有看到妳在我書房裡的留言了!如果要過去,可不可以幫我帶套VCD回來?九月我會回南部,有空再去找妳!
另外,要打個廣告。
華視新的八點檔『狂愛龍捲風』請大家多多支持喔!(也歡迎一起討論!)
祝 好

換日線的話:只要是能感動自己的,都是好的創作!

二○○二年六月,聽見阿杜──《他一定很愛你》,一種莫名心碎的嘶吼,就連站走在人群裡,聆聽著,都會被他那道深沈的嗓音在心裡劃開一道傷口。二○○二年十二月,再次聽見阿杜──《堅持到底》。

在這一片不景氣的音樂市場裡,已經很難得有人可以有這樣快速的發片速度,除了當紅的偶像歌手之外,還有另一種人,可以在這樣短暫的時間裡,推出第二張專輯,就像阿杜!因為嗓音的獨特,加上豐沛的情感,為歌曲注入一股少有的『生命』。他是很有生命力的唱出每首歌的靈魂,他是很認真的表達歌曲的意境,雖然聲音沙啞,但依舊掩飾不了那些深藏在歌曲背後動人的故事!

Read More →

十一月十二日,張雨生離開我們的日子,五年前一場車禍裡,奪走他的生命。

當我坐在電視機前,聽到這個消息時,沒來由的一陣酸楚!不是不能接受他的離開,而是我難過再也聽不見他的聲音、我惋惜再也不能感受不到他對音樂的澎湃,只能從他一張張的專輯,一首一首歌裡,落入他的世界裡,或許這樣,就能感受他的存在!

小學四年級的那個夏天,第一次遇見──張雨生,那首『我的未來不是夢』是流行好一陣子的歌,雨生是那時候的偶像,我卻一直不曉得他也曾經是個『偶像歌手』,我只知道第一次買錄音帶,是『想念我』這張專輯。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