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幾乎沒有比賽情節的棒球故事。從小熱愛觀看棒球比賽的我,看過不少關於棒球的漫畫、電影,慣性不看簡介的挑片習慣,一直看著這部被譯為《金牌救援》的韓劇,遲遲沒有把它打開來看,因為「救援」這個詞,太偏向「可能是某位投手的故事」,直到點開後便欲罷不能的,想要一口氣把它看完!

對於喜愛棒球、熱愛棒球的人,應該會為這樣以棒球為主題的劇集為之著迷;而那些對棒球沒有什麼情感的人,則能從這個進入成人世界的成熟職業環境的棒球故事,看見那些隱隱於心,不斷被現實生活磨去稜角再也激盪不起的年少叛逆!

Read More →

連續看了兩部張孝全的新作(另一部《童話·世界》),這個從一出道我就跟著他長大的演員,總算演得好、也撐得起一個近中年的角色,而且比《童話·世界》發揮得更好一點。

這個從棒球場發生命案而延伸的故事,有點頭重腳輕,前後的比重有點不協調,花了很長的時間在舖陳主要角色的細節,在結尾有點草草了事的揭開真相,可以說是可惜了一點,但比起其他台灣這類型的戲劇已經算是一部緊湊沒有冷場的電影,特別是雙雙入圍金馬男女主角的張孝全和方郁婷,完全撐起了這部電影的某些不足。

大多數人讚許這部電影的故事情節和推理懸疑的細節,我反而覺得劉立民這個新聞網紅所要表現的,才是這部電影的要點:藉媒體辦案表現出這個時代不論是自媒體、傳統媒體與新興的網路媒體所影響整個世代(時代)看待犯罪的方式,以及為了創造高流量、高點閱率而形成的社會現象(社會亂象)。

Read More →

台灣拍一部與棒球有關的青春電影不奇怪,如《KANO》看完到日本關西去,還得到甲子園棒球場看看那歷史館,再在有《KANO》的標記前拍張照、打個卡,以示對棒球的熱愛。就連喜愛籃球、熱愛籃球的《灌籃高手》迷都不免到日本鎌倉那個平交道留個念,以示青春對於運動的熱愛。

關於「運動」的電影,台灣拍得不算少,那些「力爭上游」為了「有個好將來」的故事,總是鼓舞不少躁動的青春,也收留無出發洩的熱血。台灣拍這類電影不足為奇,但香港要拍部跟「運動」有關的電影還真不常見,特別是在香港不太盛行的運動:棒球! Read More →

我不看MLB。對我來說,像是NBA和MLB這兩樣籃球和棒球都離我太遙遠了。哪怕是台灣的水準等級差了好大好大一截,沒有超快球速、超輝煌的記錄,若要選擇著迷也必然以台灣職棒、職籃為主要,其他的就如有像王建民這樣的台灣囝仔,踏上世界最高殿堂,我才會偶爾在清晨、夜半,看他投個幾局。

王建民踏上MLB的時候,我已不太看中職。應該是因為看一場比賽,實在太耗費時間,總覺得那幾上幾下的,偶爾看看國際比賽就好。還沒看這部《後勁:王建民》的介紹前,一直以為像是一系列的回顧,從小到大,到MLB的起起伏伏。直至後來,才曉得,這是記錄WANG 40因傷退下後到WANG 67重返MLB的過程。 Read More →

20160615-2016-06-15-17-39-32

在台灣就買好阪神虎的主場球賽門票。恰好在日本的時間,遇到虎航和觀光局跟甲子園棒球場一起辦的台灣日。因為機票已經買好樂桃,沒辦法買虎航搭球票,就選其中一天到球場看球。出發前還去到旅展買了甲子園歷史館的門票,想在球賽開打前先到歷史館看看台灣也在其中的甲子園歷史。

前一天在機場租用的網路,速度和連線能力都像在台灣使用網路一樣順暢。解決心頭大事後,心情輕鬆在清晨做著早餐、上網,一直到接近中午才出門。拿著關西3 day pass、帶著電腦搭上電車到大阪轉阪神電車時,已經中午。手機傳來出版社的改稿需求,在出站後打開電腦稍微看了一會兒,才往阪神甲子園球場走去。 Read More →

481817_10200646111017105_1678625316_n

我曾經每一年比賽前,我都要去拿一份中職的賽程表。每一年我都在等這個賽程表。當我停在全家放著中職2013賽程表前,興奮地將賽程表從文宣格子中拿出來翻開時,我突然發現,我回到十五歲那年。這是18年前的時空嗎?我覺得我穿越了。

明明賽程表上有「犀牛」啊!確認是2013沒錯啊!可是為什麼,為什麼這個東西多年來都沒有變?還是長成這樣?(嗯,我用比較婉轉的方式說的話,就是「復古」,比較直接的說法是「醜」。) Read More →

第三十四屆世界盃棒球賽,在大家熱烈的掌聲中落幕,中華隊的比賽也在驚濤駭浪中度過,奪下了世界盃的季軍,也換來了亞洲第一的頭銜,球員們一雪上屆世界盃的恥辱,終於再一次站上棒球界的大舞台上,希望這一次,是棒壇重新振作的開端,而不是畫下句號的結果。

棒球界在低靡了好長好長的一段時間,從前幾年的職棒簽賭案,到兩大聯盟互相爭鬥之下,棒球這個運動,讓球迷不再留有熱情,我也是其中一個。今年,從中華職棒聯盟的獅象大戰,我又再一次的守住了電視,守住每一個好壞球之間的心情,因為這一次,我又看到了那道曙光,看到球員們個個拚戰的眼神,於是一場又一場的比賽,我與他們同在。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