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看過白先勇的原著,當《一把青》搬上螢幕時,最先看到的是演員的陣容。首先當然是去年得獎的吳慷仁,再來有天心和楊謹華這兩個女角,加上《一把青》的故事年代,是我非常著迷的時代,以及白先勇的原著和曹瑞源導演,都讓人期待不已。 Read More →

打著「《孽子》原班人馬」的口號,《孤戀花》連續劇、電影從四月天一直蔓延到盛夏。想著兩年前《孽子》激起的討論風潮,想必《孤戀花》一上檔勢必也是會引起一番討論。
我得先承認,《孤戀花》我看得不多,但還是有些話要說。
上海場,是我放棄《孤戀花》最大的主因,不知道是被前幾年那波上海劇給慣壞了還是?讓我對《孤戀花》上海的部分,完全進入不了。總覺得上海是很大而且很久的城市,但《孤戀花》游走在想要攬全關於上海的一切、那個年代的一切,卻又帶不出大環境裡最細膩的感覺,說明確點,我認為《孤戀花》沒有《孽子》的氣勢,是上海的大造就而成的,想大,又大不了,最後變得上不上,下不下。
第一、二集,是我唯一看完的部分,但也因此退卻不前的原因,它的前行很緩慢,緩慢到即便抽掉一場,我都覺得無妨,以前兩集的舖陳,都像是為了要「交代」上海,而不是《孤戀花》的本身。我得先觀望它要帶出的時空背景和歷史事件,再進入故事,直至走入故事的同時,那些感覺,都被年代、時空、場景給削弱,不深刻了!
再者,人物的味道,缺一點又缺一點,後來缺乏的部分,怎麼也串不起來,他們所要傳遞的感覺。
最讓我稱許的,應是五寶的角色,那樣天真的笑容及優雅的歌聲,蓋過三郎帶給我的柔弱、雲芳帶給我的彆扭,照理說,應該好好讚揚一下李心潔,但好巧不巧的,最近剛好重溫了幾部李心潔的舊作,以及她給我的過往的印象,五寶的角色,似乎在表演上,也變得不那麼讓人驚豔了。李心潔向來的天真浪漫,在《20.30.40》裡是那個樣子、《愛你愛我》是這個樣子,《想飛》亦是如此,而《孤戀花》裡,我看見的,一直是李心潔,而不是五寶,她,缺少了那個時代的滄桑和那股必須被爆破的悲哀。
再從雲芳的角色。我都笑稱,她根本是擺明了跟大家說:「我是一個T」的那種姿態。我好奇的是,那個年代、那個背景,在上海,同性戀究竟是怎麼存在於那個時空的?以現今的狀態來說,那個對自己的性向認同都需要花很長的時間,而又,雲芳對五寶的好、娟娟的好,她本身是否有掙扎過、懷疑過、矛盾過、逃避過?或者她是那種很自覺性的,從小就明白自己「喜歡女人」這件事?
我看見雲芳全身散發出來「一肩扛」的氣味,卻感受不到她內心的幽微,究竟何故讓她從戲的開端跟男人套交情、跟女人走得親密?結果呈現一個男人的型態與女人的體態交錯的彆扭。到底是為什麼?為什麼在那保守封閉的年代裡,她有足以的自覺,面對自己本身對女人的欲望?
說上不上,下不下的原因,多半來自於我認為上海場花了很多時段交代那些背景、觀念、差異……卻見不到角色的內在。就好比我看著五寶坐在窗台邊跟雲芳說人生有何意義時,我並不覺得五寶這就想向下一躍(這裡有可能是因為華視剪成一個半小時的原因),即便是種種的因素,讓她覺得人生無望,我在事件發生的當時,嗅不到五寶想死的念頭、看不見那股絕望。並不是說她必須像瓊瑤劇裡那般激烈,或是像鄭文華筆下那些主角,是要有一定的手段。心潔式的方式演出,是一種純真少女的喃喃自語,我看不出來她想一死百了的樣子。同樣的,我也見不到三郎與五寶之間的火花,見不到雲芳渴望擁有五寶的內在,那一切的發生,似乎都這麼理所當然,理所當然的在那個動盪的年代裡,就必須有這些小情小愛的存在,理所當然的必須有三角關係的磨擦,理所當然的,女生要愛男生,男生會愛女生,而另一個理所當然存在的女生就那麼理所當然的要攪和一下。
間斷的看著,許多人拿《孤戀花》與《孽子》來比較。我想,那個力道是有差別的。就好比當我看見討論區說著雲芳說出:「我喜歡的是女人」,真的差點沒昏倒。我不知道那樣的安排之前,雲芳還經歷了什麼,但想必她應該要有在心裡問過自己幾百回的才對。畢竟「跟別人不一樣」這件事,要很有勇氣才能面對。《孤戀花》確實少了《孽子》當初那種流暢及隱在戲裡的曖昧,卻還多了一分理所當然。
至於三郎這個角色嘛!從一開始,我就認為他被太多事件絆住了。例如:他的身分(在日本唸書,從台灣到上海的音樂人)、他的家世、他表哥與表嫂和本身大環境的衝突、他自己與上海的認知差異……這些事件都削減他與五寶之間構築起來應該淒美的愛情,我能感受到他與五寶的愛意,是建構在種種的因素上,而愛情的成分究竟涵蓋多少?實在不清楚。
後期,台灣場的部分,因為前面漏掉太多,所以沒太看。但是印象很深刻的,是三郎和雲芳碰面拿骨灰的片段,可能是太多太主觀的印象,讓我無法體會雲芳心裡要補足五寶與三郎分開的缺憾,更無法明白三郎為什麼還有力氣去追究為什麼不讓五寶跟著他離開的原因。
我想,從白先勇的原著要拉長成那麼長的故事,那是很艱巨的工作,就如同《孽子》裡,一句阿鳳與龍子天雷勾動地火那般,要寫成戲劇一樣,是非常大的挑戰吧!
註:
二○○○年~二○○四年的間斷,許多故事都由民國初年發展至抗戰,場景也都設定在上海。其中不乏愛情喜劇、悲劇,以及那一連串的顛沛流離。
導演:曹瑞原 編劇:蕭颯、陳世杰 原著:白先勇
演員:袁詠儀、李心潔、蕭淑慎、庹宗華、高捷
P.S
本來這篇文章是應該貼去官網,但我其實只想寫寫感想而已。打筆仗的事沒多看好像也戰不起來,只能很粗淺的寫些想法。
※行天宮,心誠則靈!
金鐘之前,在EMAIL郵件裡收到Linda的來信,『有金鐘的票,去不去?』我在電腦前,用力的點頭,大聲的叫好,當然要去,怎能錯過呢?11/4,台北夜飄著雨,我討厭這樣的細雨,心想,明晚(11/5)會不會也飄著雨啊?那星光大道怎麼辦?不管了,我往行天宮走去,說過要為《孽子》拜拜的。說真的,六年級生的我,平日拜拜都是媽媽帶著去,準備供品、水果等等的東西,而這一次,我什麼也沒帶,背著《孽子》的書包,走進行天宮。
行天宮內,或許是因為小雨飄著,當天的人潮不如我先前步入的多,右手邊的服務台,本來要走近請教這樣為《孽子》拜拜,該要有什麼行式?我止步,停在廟門口,觀望著!沒開口問,走到廟中央,看著拿著香拜拜的大人、小孩、老人們,點了三根香,跟著別人走,說真的,真怕沒有特定的儀式,祈福沒祈好。但,心誠則靈,我在心裡喃喃的唸著:『我要《孽子》得獎。』很好笑的願望吧!後來想想,這樣不夠,於是一個一個唸:『寶哥得到最佳編劇、曹導得到最佳導演,《孽子》得到所有的獎項。』(貪心嗎?有一點,但每個獎項都值得讓《孽子》獲得!)後來拿出《孽子》劇本第一集,雙手合十,將它緊緊的合在手掌裡,『神啊!請讓寶哥的《孽子》拿到最佳編劇吧!』(廟裡的氛圍,一切莊嚴!雖然我看起來有點呆呆的!)
離開前,我閉上雙眼,再默唸了一次:『我要《孽子》得獎。』張開眼:『所有的獎項。』小聲說:我還要《孽子》劇本順利上市!
※背著《孽子》書包去金鐘
11/5 晚上六點整一過,我站在光復南路上的麥當勞門口等一起參加頒獎典禮的其他三人,Linda、貝兒、佳盈。左右張望了一下,才發現人還滿多的呢!心想,除了《孽子》之外,不知道其他的人是為何而來。(哈)六點十分,Linda出現了,一身的行頭,讓我誤以為是跟哪個入圍者站在一起,Linda還說:『這妝是在飛機上畫的呢!』我驚奇的看著她,這,未免也太神奇了吧!(Linda剛從南台灣的高雄趕赴金鐘盛宴。)我看看自己一身的打扮,嘿嘿!還好我的墨鏡拿掉了,否則別人會說我是Linda的隨身保全。(哈)六點十五分,第一次見到貝兒,感覺上像是認識了很久一樣,胡亂的哈拉起來。此時,Linda開始急躁,因為佳盈還沒出場,手機又沒開,我也隨著Linda開始拉長著頸看,就在貝兒決定先去買瓶水的時候,佳盈才匆匆趕到。(貝兒,我後悔沒買水,喉嚨喊痛著。呃~~買水,還不如買喉糖!痛!)
題外話:台北的天氣是怎樣?一下冷一下熱的,我以為冷,穿著黑毛衣搭著卡其褲,外加一件襯衫式的黑外套,熱死人了!拍手很不方便。在場內一激動起來,熱到爆!
一進場內,三十排之後的中間地帶,被慈濟的師姑和師兄給占滿,清一色藏青服裝,雖然暗色系,但卻很刺眼,而且像小朋友一樣一個接一個的入座。我們四個人找好位置坐定位後,開始聊起內心的緊張和期待,手裡翻著大會發給的橘色金鐘系列書,光是看到秦楊和苗可麗頒最佳導演,我就傻眼!四個人放肆的狂聊《孽子》,前方的大螢幕播著星光大道的景況,我也不斷的看著現場,找著《孽子》演員,還有編導等人,人陸續的入場,還有世新一大票學生,眼尖的我,先是看著大螢幕上王玨王叔的身影,大叫著。後來發現有人做了《孽子》的大海報,想必也是《孽子》的加油團吧!很想問他們,我們要不要坐一起?
我們一時心動,想換位置到三十排前的空位還一堆,於是,我們向前進攻。在我們還沒換座位前,狂聊《孽子》的時候,前面坐了幾個《孽子》的親友團,本來要跟他們一起坐,不過後來被拆散了!他們聽了我們聊了很久的《孽子》,才跟我們說:『我們也是《孽子》的人!』會場裡椅子接著椅著的空位太小,進進出出的時候,根本就是跟別人擠在一塊兒,我們往前進攻的位置都是對號座位,坐下沒多久,就發現身後副導和一大排《孽子》的演員坐在我們身後,小阿青、弟娃、敏爸、趙無常(還有誰啊?我不記得了。)後來,因為是對號座位,很多人都是在晚會開場後才進場,於四我們四人還是回到三十排之後找座位,當時已是許紹洋開始唱歌了!(根本不知道唱什麼!)只是,三十排之後,剩的位置都是零零星星的,只有一個或是兩個相接的座位,我們四個拆成兩派,貝兒跟我、Linda跟佳盈。我和貝兒入座前,前排的兩個人看著我的《孽子》書包,還驚呼了一下,她們也是《孽子》的影迷吧!
※這獎,真是怪啊!
老實說,我心裡的目標只有三個『導演』、『編劇』、『最佳連續劇』,很貪心(雖然沒有拜拜時,那種貪心!)但我覺得這三樣大獎是鐵定是《孽子》的。不過,從一開始在頒攝影、燈光、單元男配角時,心裡那種『配票』的聲音越來越大,覺得有些獎會被分掉。接連四個技術性的獎,除以二,《孽子》拿了兩個,之後的頒獎部分,也都是平均分配的感覺。(雖然《孽子》是大贏家,但配票的意味濃厚啊!)等到導演這個獎項公布時,有點擔心編劇或最佳連續劇有一個會壯烈陣亡。(導演這個獎項為什麼放在那麼前面?應該穿插在中段的部分比較好。)一路擔心之中,所有入圍的、得獎的,都有《孽子》的影子,每每看見有參與《孽子》演出的演員上台時,台下的驚呼聲都會不斷,特別是《孽子》加油團的方向,從看入圍名單開始,就吼得特別大聲!曹導第一次上台時,我興奮的站了起來,那墨鏡就K到前座的觀眾。(真是不好意思呢!)坐下時,我決定把手上的手錶、手鍊給摘下來。手太大有時候還會打到手錶和手鍊。(痛!)
頒獎的中段,我都快睡著了,因為拍手拍得很累,又要盯著螢幕看《孽子》群入圍的人坐在哪裡?倒是佩服那堆見了面要講『感恩』的慈濟師姑和師兄們,從頭到尾,只要大愛有入圍的,他們聲音絕對不小,而且聲勢壯大不輸其它的加油團隊,而且,整齊劃一!(哈哈哈)只是,大愛這次是中了邪還是?居然只得一個戲劇類的獎項(啊!那個還是《孽子》的演員呢!)另一個則是廣告獎,入圍那麼多項,只得兩個。我都說今年的金鐘獎,不是在創記錄的方案,就是配票方案!
頒連續劇最佳女配角時,我居然篤定的說:『SAYA』,果真不出我所料。SAYA得獎時,讓我更擔心起後面屬於《孽子》的獎項!沒想到男主角、男配角還真的四四落馬(人家是雙雙落馬,《孽子》是四四落馬!)真的想都沒想到,各占兩名,居然一個也沒得。更誇張的是編劇,本以為《孽子》沒得,也該給《家》得,後來給了《名揚四海》,老實說,我很愛《名揚四海》,但我覺得《孽子》更該得獎!(後來看了評審不給《孽子》得獎的原因,簡直#$%&!@……無言以對!)我等待著寶哥上台領獎的時刻,沒想到上台時不是因為《孽子》而是因為《名揚四海》,草草的講了幾句話,就下台了!接下來頒的女主角和男主角,說真的,分票的樣子更明顯,《家》得男主角時,我也在猜女主角不可能再是《家》,果真又猜對了一次!(我承認,我故意沒風度,所以這麼說!我還是希望那獎是《孽子》的。)
補充:Linda跟佳盈在部分的獎項頒完後,我和貝兒的前方空出一大排的座位,她們也跟我們坐在一起,四個人,團結力量大,聲音真的很大!但是,最後一排的位置,我們再大聲,也壓不過別人!
※今夜,讓我們FANS到底!
如果要說FANS,我大概是這群人裡,最FANS的吧!特別是對寶哥。只不過,今鐘當晚,我看大家都成了十足的FANS了。從每個入圍名單公布開始到得獎尖叫聲就不斷,於是,撐到最後!一開始,曹導上台時,我還真不太敢喊,後來有一個操著不知道那個省口音的男子大喊:『曹瑞原,好樣的。』我就覺得那阿伯太神勇了,我也要喊!後來,連原先坐在我們前面那一群親友團,也開嗓了!(後來,結束時,我們才知道跟那群親友團坐在一起的,是曹導的媽媽、姊姊,她們說:『你們真是很好的《孽子》加油團啊!從頭喊到尾,謝謝你們!』我這才發現,原來前面那排慈濟的師姑們為什麼老轉頭看著我。聲音真的很大,呵~~~差點要拿擴音器去咧!)
曹導第一次上台,本來跟Linda分在兩頭的我,雙雙的興奮站起來高呼,我在這頭,Linda在另一頭。後來頒其他的獎項,我們的手已經拍到發腫,只能趁著中段兒童類或娛樂類的時間休息,中途我還因為太緊張,跑了廁所。等到寶哥因為《名揚四海》上台時,我管不了是不是《孽子》了,就先喊:『寶哥,你好棒!』,當場冷場(>__<|||),因為音樂剛好出來沒人聽見我們大喊。等寶哥講話時,我們又喊,還是沒人理我們。(真是冷到不行!)
在頒完『編劇』這個獎項時,佳盈沈默了很長的時間!等到『最佳女主角』柯姊上台,佳盈叫得最賣力,似乎要把之前『編劇』沒得獎的鬱悶給全喊出來,一直大叫著『阿母,妳好讚!』,(當時,我們根本打算爬上椅子學弟娃站起來叫:『阿母!阿母!』。)最後,重頭戲來了,『最佳連續劇獎』。原本我打算在頒編劇獎《孽子》得獎時,我就要大喊:『公視,請給我《孽子》劇本!』結果『編劇』這一項沒拿到,沒機會講,等到『最佳連續劇獎』,我不管了,田麗還沒拆開名單,我就先開始大喊『孽子!孽子!孽子!』然後坐在副導後面那群孽子FANS,也加入!(同事說,電視機前還能夠分得清楚哪一個是我的聲音。不,不會吧!-__-""")『孽子!孽子!孽子!……』(你們在電視機前,有沒有跟著我們的節奏喊,那一刻,我根本就是覺得,這個場子,是《孽子》的,還有電視機前,廣大《孽子》群的!)
《孽子》順利拿下最後一個大獎,有那麼個瞬間,我根本就是要把《孽子》書包拿起來甩,這像不像某一場演唱會裡,我們拿著螢光棒大聲喊叫的模樣?
※尾聲
離開國父紀念館時,人群已經沒有像傍晚時那樣多。我喜歡越夜的台北城,喜歡在安靜的氛圍裡,感受這個平時熱鬧喧嘩的城市!在那安靜的片刻,我回想,從電視開始播出《孽子》後的每一幕!『一二、一二』,我們一起往前……
P.S
※曹導,我們優雅不起來!
『我是台灣人,我一直覺得台灣人是很優雅的,不是在四處放火的。』曹導最後在台上說的話。那一刻,我們一直在後面胡吼:『曹瑞原我愛你!』、『曹瑞原,你是最棒的。』、『《孽子》是最棒的。』、『《孽子》我愛你!』。
你們說我們這樣會不會太不優雅了?會不會太張揚了?前面那群『感恩』的師姑們,好像要衝起來K我們了,管他的呢!今晚,我們是《孽子》的FANS,而FANS狂吼一下,有何不可呢?
『曹瑞原,我愛你、《孽子》,我愛你!』(本來以為最後這個獎項,可以看見全場起立鼓掌。有些小失望!)
『最後,我要感謝,上帝!』
給曹導:
你知道我看到你舉起手上的金鐘向天時,我有什麼感覺嗎?(呵)日前看了FACE OFF的重播(不是『霹靂火』裡的那個喔!)你就像尼可拉斯凱吉迎著風走在機場跑道上,風揚起外衣,然後一臉自信。帥、酷、有個性!(很想給您一個擁抱!)
※後記
我並不喜歡東森所主辦的金鐘,打歌的打歌、打片的打片、打書的打書、打電視劇的打電視劇!嘿~~什麼跟什麼嘛!真是糟糕的內容。得獎者只能講45秒,主持人和特別來賓居然還有一堆時間可以講到全場發冷!時間應該控制,但45秒的時間,會不會太誇張?而且還有些得獎者是一整組的,第二個還沒講完就幾乎沒聲音了。主辦單位是不是應該更尊重得獎者?
金鐘獎隔天,翻了報紙,看見評審說的『得獎原因』……
編劇這個獎項,評審因為『原著就很精采』,所以沒讓《孽子》得獎!我只想送給評審一句話:『不夠用心!』原著和改編之間的差異,是不能以『原著就很精采』的理由,而不給獎吧!那一句『天雷勾動地火』要用多少篇幅去舖排?那一段趙英和李青之戀,延伸到二○○三《傷心的歌》的MV裡,全都是『原著』嗎?不懂。讓人不禁懷疑評審到底有沒有看過《孽子》的電視劇?到底有沒有仔細的去感覺編劇的用心?(講了有些火氣,請見諒!)也或許是因為我是《孽子》的FANS,所以這麼說,只是我更認為評審對自己的專業不夠尊重!就像S.H.E在金曲獎獲得《最佳重唱組合獎》的理由:『全方位的表現。』讓人錯愕!
我猜想,如果我們有個『最佳改編劇本』,《孽子》還是會因為『改編過多』而被捨棄!(除了無言還是無言啊!)
評審們,加油吧!希望不要再有這樣令人錯愕的理由!

其實,我一開始很討厭阿鳳,
從他身上的那一片刺青,到身上火紅的衣,
就是看不順眼。
還有他那狂傲的態度!
直到後來,
我有一度的認為,馬志翔真的愛上庹宗華,
那種感覺,從阿鳳的眼中滲出,
我才發現那雙眼神透露出的訊息。
『我喜歡他,他喜歡我』
當阿鳳說出這句話時,我是用很驚喜的表情看著他,
原來,他也會這樣說啊!
總是有那麼一點感覺,像是龍子自己一廂情願的心情,
而在阿鳳的雙眼中,還是承載著許多的喜歡,
就連站在龍子母親及副官前,他仍舊是那一股狂傲,
因為『我喜歡他,他喜歡我』。
當他的眼,落下淚的時候,
似乎也看見他的軟弱、他的害怕,
龍子的母親說:『離開他吧!』
那一雙手,握著阿鳳,像是一種請求,
不知道阿鳳是怎麼想的,
但是,我的腦中,卻閃過梁靜茹的新歌《為我好》,
還有那一段在MV裡的對白,
『到底是為你好,還是為我好啊?』
於是,龍子的那一句狂吼:『把我的心還給我!』也輕輕浮現耳邊。
龍子的愛,是一種灼熱的,會將人燒傷的,
那樣的不顧一切,那樣的挺起胸膛,
我深知那份愛給人的壓迫,
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是那樣的追求幸福的愛情,
在內心深處的那份占有,卻是讓人無法喘息。
我想,最讓人難過的畫面,
應該不是龍子與阿鳳之間,
而是那一幕,母親握住阿鳳雙手時的懇切,
還有副官拿出錢塞給龍子的畫面。
愛情之於人類,是一種必須,
而親情之於人類,就是一種不能失去的存在!
『他喜歡我,我喜歡他』
有的時候,別人不懂,
但也有的時候,不說,別人更不會懂。
希望這世界的愛情,都不需要別人懂,
就只是一個眼神,將它放在心上,就夠!
導演:曹瑞原 編劇:陳世杰、王詞仰(原著:白先勇)
演員:范植偉、金勤、馬志翔、張孝全、楊祐寧、吳懷中、丁強、王玨、柯俊雄
柯淑勤、庹宗華、李昆、金士傑、沈孟生、夏靖庭、張捷、吳擎……
我看著那張照片,壓抑的情緒,無法收回。
四個人的照片,一家團圓的畫面,已經無法重演,
就連隔著不到半公尺的距離,連那一面,也見不到!
阿青的爸爸在簾外說著:麗霞,讓我進去看看你。
阿青的丫母在簾內喊著:你走啦!我這輩子沒有臉見你!
然後,父親的背影,再拉回那張照片, 眼淚就這麼止不住的流下來!
我不知道那一刻阿青心裡想的是什麼,
而我想的,是那張一家四口的照片,加上小敏說的:『你會不會想家!』
小敏高大的身材裡,隱著一顆很細小的心,他以為這輩子就跟著張哥了!
揉揉眼睛,腦中想著送便當到辦公室去給張哥的畫面,
沒有微笑,沒有感謝!換來的責斥,讓小敏的細心,成為一種錯誤。
老鼠的細心,是從來沒想過的,
我腦海裡,直呼著:哇拷!不會連食物都要偷吧!
當他靜靜的塞給阿青時,我才從那個眼神中,看到老鼠的心細,
以及被放在心上的感覺!
師傅說:有困難為什麼不找師傅。
八百塊的大鈔,塞往手中,那樣無助的心情,
僅在一瞬間就被了解。
阿青的哭聲,每次都讓人心碎!
阿母的悲淒,讓人不禁落淚!
父親的背影,有著無限的失落!
小敏的身軀,藏著讓人心疼的不捨!
老鼠的舉動,為心裡帶來一道暖意!
師傅的雙手,是最想望的支柱!
若問怎麼沒提到小玉,
我真想問,你那甩開老周那隻手的動作,
是看什麼學的啊!
真是『讚!』
你會不會想家?
今天的畫面,確實鮮明的演著,
每個人心裡那份思念,不論思念什麼!
導演:曹瑞原 編劇:陳世杰、王詞仰(原著:白先勇)
演員:范植偉、金勤、馬志翔、張孝全、楊祐寧、吳懷中、丁強、王玨、柯俊雄
柯淑勤、庹宗華、李昆、金士傑、沈孟生、夏靖庭、張捷、吳擎……
片頭的開始,父親一路追著李青跑,直到李青消失在巷子的那一頭。看見父親用手擦逝著淚水,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太專注的看著,藉著那雙眼滑落的淚水,在預言之後的眼淚。
兩個老部屬在口沫橫飛裡,描述著當年老長官英勇的事蹟。失落的、寂寞的,搭著廁所裡拍打蚊蟲的聲音,而那聲響,似乎與腦海中那段漫天炮火的過去形成強烈的 對比,當汗水淋漓的衣裳已不再是因為奮征戰而潮溼,湧上心頭的只剩逃離,再也沒有當時的英雄狀志。當他拿著勳章在夜空中晃動,而那一閃光亮,也消失在夜空 中!
『阿母!阿母!』弟娃叫著、喊著,是對母親的思念,是對母愛的呼喊,卻在真正見面那一刻,被母親的閃避,狠狠的,深深的刺向心中。弟娃沒有再提起母親,不是長大,那是一種不願面對被母親拒絕的痛!他將那份情感,寄放在心裡,就像是阿青只肯將淚水拌著水餃吞到心裡,細細咀嚼!企圖讓其他的味覺,掩蓋著心裡的酸楚,卻不知道越是遮掩,卻越難挑離。
很難形容阿青在病房裡那陣呼叫時,我臉上的表情。不知道是他們在哭,還是我在落淚,眼前的畫面就是這樣模糊了!阿青抱著父親,他用最軟弱的心,貼近父親;他依靠著父親的胸膛,流著那份屬於那個年紀的淚水!
父親、母親、阿青、弟娃,這四個人的淚水,應該是不同氣味的,卻在眼淚落下時,才知道這些淚水,都出於同一個源頭!
很喜歡范植偉的聲音,在安靜的氛圍裡,像是一個老朋友,在跟你說一個故事!一個屬於他最內心深處的那個故事。
導演:曹瑞原 編劇:陳世杰、王詞仰(原著:白先勇)
演員:范植偉、金勤、馬志翔、張孝全、楊祐寧、吳懷中、丁強、王玨、柯俊雄
柯淑勤、庹宗華、李昆、金士傑、沈孟生、夏靖庭、張捷、吳擎……

我在想,這篇文章一寫出來,不知道會不會替報台帶來太大的風浪,但我卻憑藉著我最真實的心,去書寫我對這一個世界的心情!
從國中開始,當同性的朋友談起戀愛時,我身邊開始包圍著一些同性的朋友,這種情形一直到高中,全校都是同性的同學,我更是他們眼中倍受矚目的人。我厭惡那種被同性矚目的感覺!但是,並不代表我排斥『同志』。因為我也曾經默默欣賞著同性的人!我的厭惡,不是來自於那種同性的戀情,而是那種總是縮瑟、總是逃避、總是怯怯、總是無法伸直胸膛的表情!
二十歲那一年,我沒有留意的,沈入這個世界裡。我不害怕!因為我一直認為『真愛』是需要被祝福的。不論性別!在『小燕有約』節目中,金勤(飾演孽子中的小玉)說:『我曾經嘗試著站在新公園裡,試著站在那裡,用一些眼神的交會,看會不會有那種呼喚同類的能量!』我在想,就我而言,那樣的『能量』,我是缺乏的,但是愛情來了的時候,不管是否有那樣的能量,就是愛上了!
飾演吳敏的張孝全說:『曾有個朋友說:「你們(異性戀)是幸福的,就算是吵吵架,也還是很幸福。」』他停頓了一下,接著說:『因為在這個世界裡,要找到一個伴侶,是多麼難?』其實我很想問那些排斥同性戀的人『為什麼?』就只因為『同性嗎?』我不以為意。因為他們的愛,正如妳愛妳的男朋友和你愛你的女朋友一樣自然。如果你覺得那樣同性的身體接觸,是髒的、是令人厭惡的,我卻用一雙眼,看著你用滿腦子『性慾』,汙染你自己!
也或許是因為媒體傳達出來的消息,給一般人錯誤的邏輯,才會讓人對『同性戀』有既定的印象,就像我最討厭的一部電影《男孩別哭》裡,呈現出來的畫面一樣。沈淪、逃避、謊言、墮落……我不喜歡這樣的畫面。因為我相信,就算是異性戀的世界裡,會有比這更糟的、更讓人不堪入目的畫面,然而突顯在我們面前的,只有異性戀的美麗、同性戀的醜陋!我一直在期待,有那麼一次,是讓人也看見同志世界中美麗的畫面!讓它不至於一直陷在那些既定的框框裡!
這一次,公視的大戲《孽子》讓我頗為期待,雖然《孽子》的小說一直都沒有看完,但我卻認真的等待著它的上演。幾年前的《逆女》引起不小的迴響,但我《逆女》依然行走著『同性戀』負面的步道,似乎『同性戀』的故事,都無法逃脫出那個沈淪的圈圈!我想《孽子》應該也會偏向這個航線,但我卻期待著,是不是我們能夠認真的從故事裡看待這些人帶給我們那豐沛的『情感』,而不是那些屬於『情慾』的畫面!
如果你問我,十七歲的我,為什麼討厭這個族群!我想,我最簡單的想法,就是不喜歡那種『因為很難遇到真心,所以珍惜;因為珍惜,所以緊握;因為緊握,所以讓人喘不過氣。』我相信,愛情是不會偏向某一個族群,它只會偏向『想愛、認真、用心、對愛負責的人』。
因為想愛,所以努力;
因為用心,所以付出;
因為認真,所以珍惜;
因為負責,所以不要傷害別人,也不要傷害自己!
我始終相信,陽光之下的陰暗,不會是這些人想要的,而陽光下的明亮,我願意給一份『祝福』。因為,想愛的時候,除了本身的勇氣之外,還要有支持的力量!然而在我們給予祝福的同時,也願看到這些人如陽的笑臉!陽光之下,不管同志或是一般人,都必須有著被祝福的未來!
《孽子》這部小說,不僅談的是『同性戀』,如果你也願意拋下那些腦中的既定印象,也跟我一同加入這場多情的故事!(愛情、友情、親情……)
一直記得新生代作家『孫梓評』替我簽名時,留下的那句話『在愛的面前,人們擁有相同的尊貴!』
男生愛女生=女生愛男生=男生愛男生=女生愛女生=尊貴!
介紹幾個我喜歡的同志故事:《藍宇》(有點灰暗,結果有些遺憾,不過感覺很讚!)、《夜奔》(讓我很心痛的結果,但是是我覺得最美的結束!)、《逆女》(不喜歡很暗淡的結果,但喜歡學校那部分的感情,不論是丁天使愛上女同學,或是男同學愛上丁天使的那些,我都喜歡!)
導演:曹瑞原 編劇:陳世杰、王詞仰(原著:白先勇)
演員:范植偉、金勤、馬志翔、張孝全、楊祐寧、吳懷中、丁強、王玨、柯俊雄
柯淑勤、庹宗華、李昆、金士傑、沈孟生、夏靖庭、張捷、吳擎……
P.S
上週末到台北國際書展的時候看到范植偉,這是第二次看到他!上一次匆匆的一眼(搭捷運時,他和豆導演還有劇組人員正要去拍『來我家吧!』),這次看了很久很久,還有金勤,拍照的時候,他對我笑了笑。如果真有男生愛上他們,沒什麼好意外的,因為有些人,真的可以擁有那種吸引同性或是異性的魅力。(金勤是照片最下面那個穿白衣服的男生。)
最近不太想說話,但是悶太久,好像腦袋又空空的。加班加太久,好像真的腦中塞不進去太多的東西。還好週末的時候,打了場籃球,血液循環變的比較好,腦袋能裝的東西又變多了!
祝福有愛的人,不管同性戀、異性戀,都能有屬於自己幸福的未來!